APP下载

易道儒释和谐思想研究

2018-01-28厦门大学人文学院361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8期
关键词:学说儒家思想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361000)

一、易道儒释的和谐思想

从古至今,“和谐”一词都在我国的思想文化中占据着关键的一席之地,早在先秦时期,便见载于诸子百家的学术典籍。以它为内核的各种理念,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在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科学、政治经济、家国构建等多方面都有着长足的体现。而在成熟的和谐思想系统的逐步构建里,毫无疑问,易道儒释四家学说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下文便首先将对它们各自的和谐观进行阐述。

(一)易:爻卦与“天人调和”

易学是数部成书构成的体系,一般认知上的“易”,实际是《易经》与《易传》(孔子《十翼》)的统称,前者列举卦、爻的象数,以及各自的解释(卦辞、爻辞),后者则对《易经》的爻卦辞进行更深入的解释,即是广为流传的阴阳二元论和天干地支五行学说。

《易经》注重观察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尤其是天文变化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与人间的吉凶祸福联系在一起,通过观星堪舆等方式进行占卜,通过预言劝告世人,这无疑体现了一种顺从自然、天人相合的朴素和谐观念。如“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易•乾卦•彖辞》)中,就写明天气运作,日月周转,季节变化,万物与其相和,顺应规律,便会太平多产,和睦安宁。

此外,以易学中代表性的乾坤为例:天乾地坤,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卦•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坤卦•象传》),规范世人的德行;阳乾阴坤,乾健而刚,坤柔而顺,如男女婚姻之法。以拟人化的手法解析天地,好比将天地人放置于同一层面论断,囊括三者于共同的认知系统,这也是典型天人交感的“和、同、谐”精神的阐释。

(二)道:“统一”思想

道家,起源于先秦时期老子、庄子的学说,类别众多,后代又发展出黄老、杨朱之学,以及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理论,后世与儒与释并称为三教。可以说,我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代表性理念,受到其相当影响,“和谐”观念便是其中之一。

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三章》)。阴阳二气充斥于天地间,是一种相互平衡的内在机制,万事万物都有“阴”与“阳”的两面,它们相互对立,但同时又相辅相生,包囊在“道”这一终极共同体之内,和谐是“道”重要的特征,是在对立中妥协和相互转换,最终进入共生的统一。

道家贵和,划分为三个境界,自身的和谐,群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老子的学说看重柔性的德,主张无为不争,上升到社群之中,是一种朴素的化恶为善、以德报怨的观点,这就是“和”。而另一代表,庄子著作中,多次强调“齐物”、“同一”、“无用之用”等思想。朽木与嘉木、能人与庸才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相互转化,没有严格的高低优劣之分,没有某一刻板的标准,识人不急于下定论,实际上也对调和社会阶级和人际往来具有引导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影响最深远当属《道德经》中“道法自然”一言。顺应自然的常态,不去改变和破坏,盈则取,亏则休,避免过度和无节制的行为影响到了自然的发展,人仰赖自然而活,同时也回馈和保护它。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人与自然,“道”在天地,在草芥,在人心,人与道与自然和且同,本为一体。

黄老道家对治国的“无为而为”理念,乃至后世道学讲究的养德行、平和简朴以求羽化登仙等观念,在其中都可以找到前代老庄思想的变演之迹,三种和谐的思想贯穿其中,连接大道、外物与个人,构成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三)儒:仁和中庸,礼乐规范

儒家学说在许多朝代都作为官方正统受到推崇,而“和谐”的思想,又是其中毫无疑问的精髓。儒学大部分理念,都或多或少地融合了和谐观,例如其追求的最高道德准则——“仁”。

“仁”的内涵极为丰富,包含对各方面美德的要求,但孔子将它的根基定义为“爱人”,倡导亲善对待他人,始终保持着仁爱之心。孟子则对他的理念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等,都是对“仁爱”更深入的阐释。不难看出,“仁”本身就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或者说,某些层面与“和”具有近似的含义。儒家重视人际关系,上到君臣关系,下到亲朋邻里,都以和睦为贵。在政治生活中,也主张施“仁政”,甚至提出了朴素的民本思想,反对不近人情的严刑峻法。此外,面对冲突时,往往首选调解而不是斗争的方式,无处不体现着和谐思想。

人际关系外,儒家的和谐思想同样在自然观中得到了体现,与之前的各学派类似,儒家也尊崇四时节令,主张了解自然规律,从而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违农时,……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等句就以具体的事例劝诫了这一道理,点明只有在良性的生态循环圈中,才能够最终实现丰衣足食的目标。

中庸,也是儒家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的一环,介于美德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论之间。中庸之道,就在于不偏不倚,折中调和。正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礼记•中庸》),“中庸”与“和谐”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儒家认为做事应当留有余地,任何情况下都应该找到处理问题最合适的“度”,把握这个最恰当的度才能最完善地处理好问题,这个度就是“中和”之点,过则有余,缺则不足。“庸”则并非指庸碌无为,而是“平常1”,恒常之态,每件小事都能够做得恰到好处,将不偏不倚渗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这个人自然能够达到和谐的境界,这也是儒家追求的君子德行之一。

此外,在实践中,儒家的和谐思想,又以严格的礼乐制度加以规范。也就是说,礼教是儒家调和社会人际关系最常用的手段。孔子最为重视礼乐教化,“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记•乐记》),儒家用“礼”和“乐”的相辅相成来追求秩序与和谐的统一。所以,和谐的另一重要内涵,就是有序。孔子曾描绘出“天下为公”的颇具理想色彩的大同社会,而孟子更加务实地强调小民的衣食保障,因此可知,儒家的和谐社会,是以一定的物质水平、稳定的秩序保障以及教化作为根基的。

(四)释:平等共生,圆融和合

释教即为佛教,或说是由印度传入我国后经不断本土化而形成的派别。释教的思想既有着浓厚的宗教神灵信仰色彩,又在世俗化中产生了不少更贴近普罗大众生活的观念,是二者的融合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

佛教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即是“众生平等”,不论出身门第、贫贱与否,人与人没有高低之分,只要有一颗虔诚向佛的心,就能够得到超脱,被“渡化”而成佛。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出的行动——善因结善果,就体现了一种仁善的本质。而在佛教的体系中,“众生”的概念甚至远远超出了人类群体,普及到其余非生命的物体上,一石一木,一花一草,都能够具有“佛性”。因此,佛教所倡导的“平等”,实质上是劝导人们舍弃天地间万物的差等,追求蕴藏在万事万物中的某一种共性。

佛教非常讲究“缘起缘灭”,认为万事推因及果,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集,亦或是每个人一生的际遇发展,其实质都是前缘注定,都有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而这些千丝万缕的因果贯穿在世间万物之中,人与人、人与他物密切关联,构成一个“共生”的整体。正因为相信每一个举动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他们格外注重人际往来或是单纯为人处世中的和谐因素,例如“行善积德”、“慈悲为怀”等说法,都是这一点典型的体现。

另外,佛家同样也有着具有辩证思维的“圆融”观念,佛偈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认为善恶黑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各种矛盾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和谐整体,包含着彼此,这一点与上文中提到的道家思想具有相通之处。至于“和合2”(和谐)思想外在的阐释,则无疑是通过它的诸多教义和清规戒律体现出来的,本质是一种宗教修行的仪式,这里不对此多加赘述。

二、四者和谐思想的特色与融合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几乎所有流传至今的思想菁华,都不仅是一家之言,而是许多学说流派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借鉴、又不断另辟蹊径的综合成果,和谐思想也不例外。在漫长的发展中,四家理念中都留下了融合同化的痕迹,除此之外,又保留着一定的独特性,本节将对这一部分进行着重探讨。

易学中阴阳五行、太极等说法,原本并非源自《周易》,而是对先秦时期道家与阴阳家学说的吸取。儒家在《易》发展的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孔子的尊崇,《易》被视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后世的朱熹也曾作《周易本义》解读爻卦。到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时,易学已经被划分为“两派六宗3”。两派中的“义理”派,就是三国后支持用老庄儒家的思想解读周易的大类别;而“六宗”里则更详细地划分了“老庄、儒理、史事”,这三宗统称为“义理”,是很明显地对《周易》的改造,也确切地指出易学发展至今,它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嬗变。

儒释道三家,自魏晋南北朝至元明时期,经历了漫长的“三教合一”过程。儒学在汉朝时,就曾经历过一次大变革,自发地借鉴了先秦诸子、尤其是黄老道学的理念,使得学说更符合统治阶层的需要。到后来,由于道家与佛教思想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思潮,儒家学说不得不再一次与它们相互融合,适应社会的发展。当然,这一变更是双向的、互动的,在儒学自我发展的同时,另外两者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和谐思想就是被辐射的领域之一。

从上一节中对易道儒释和谐思想的列举中,不难找出其中相近之处。首先,在自然观上都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都认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有一种共通的“和”的规律,认为应当达到理想的和谐境界,但其中又有差别。易学与道家思想都注重阴阳调和,注重天与人的交感,《易》将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放在首位,作为占书更偏于技艺。老子的“法自然”,庄子的“坐忘”以及“物化”,都在追求一种唯心主义的“道”,由外物推入自身,削弱乃至于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相对消极和脱离实际的学说。而儒家的观念虽温和,在谈及自然观时,推崇的却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理念,以人的精神意志作为根基,强调主观性,顺应自然的最终目的是使民众修身养性、过上更好的生活,无疑是一种更加积极现实的态度。

此外,四家都认为人应当保持身心和谐,人与人之间也应当和谐共处,也就是群体间的和美。然而,儒家是入世的学问,追求的是“仁王治世”,所构想社会蓝图中等级差别明显,非常看重个人乃至社会的礼教德行,主张应该用伦理道德来匡扶和塑造社会群体,以便于管理。道家则反对这些伦理道德,反对用一种功利性的思维来处理社会人际关系,倡导回归本真,追求每个人天性的纯粹和谐美,极端如庄子,甚至反对一切文化道德的存在,偏向了虚无主义。佛家的思想由于自身性质决定,具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虽然在发展中受到务实理念的影响,仍然不可避免地保留了某些怪诞幽玄的因素,学说认为与人为善、与物为善都是一种修行的步骤,不是为了眼前现实,而是为了虚无缥缈的来生幸福,这就与易儒道(尤其是儒学)三家的思想又有本质的区别。

注释:

1.一说“庸者,明德也,用也。”

2.一说“六和敬”。

3.《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机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面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猜你喜欢

学说儒家思想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立天子以为天下”——周代“立君为民”学说的现代性观照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