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通识观的古今之变与现代使命
2018-01-28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350119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350119)
由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出,通识教育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成为许多中国高校探索实践与研究探讨的一重要课题。通识教育源于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称,“general education”相对“general education”而提出。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中指出:“教育广义地可被分为general和special两个部分……这两方面不能割裂或对立。”在如今的社会中,专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故此专业技术的人才值得全社会的关注,在教育机构中应该着重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不仅如此他在受教专业的同时,还要学会成为一个人,只有通识教育,专业才有用。通识教育,不同于偏向多才多艺的通才教育,而是通人教育,先成人而后成才。通识教育偏向为公民基础道德文化涵养教育,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自古就是通识之学、成人之学。
一、中国古典通识教育观的古今之变
(一)损益通变、与时俱行。在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实践方面,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传统文化中的文,教条的文被世人摒弃,然而能化的文更受人欢迎。孔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孟子主张“大而化之之谓圣”。不过从历史的角度上看,孔子淡泊六经,主授六艺,这正是淡化先王经典观念,推崇平民的通识文化经典;宋代理学家关于《四书》的批注主要是关于儒派的通识教育,使得《五经》在人们心中得到了新的认识,也是变相的拓宽了儒家学派的传授范围,经典中吸收外来文化,当两种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文化的真正维新。宋代儒家大夫以通识教育打通古今、疏中外、贯上下,成功完成中华文明传承的历史使命。
(二)知行合一,全人发展。中国古典通识教育在历史中与意识形态关系密切,偏重道德教育,特别是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中国人传统教育中,纯职业教育是缺失的。从上世纪初起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以来,国人精英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中国大学教育走向另一个偏颇,古典通识教育培养君子的传统中断,当代大学有两个显性目标:一个是传授技术,另一个是灌输意识形态。这种方式大概可以培养工程师或者是从政职员,但是这些都不是培养成君子的最终目的,自然在现今中国文明自觉的时代,有这君子观念的群体也无法养成。将视野放回到先秦时期,我国古典通识教育精神是四书五经为基础,以培养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独立人格的君子为目的。以孔子遗书《大学》阐述传统通识教育精神,其“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明大人之学在于先立德立人,革除自身的旧习恶欲,从而达到完美的道德境界。
二、中国古典通识教育观的现代使命
现代中国大学生们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对外开放科学进步是一种本能,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却很容易产生对内、对古代、对本国文明的封闭的本能。中国古典通识教育观需要逆流而行,重新塑造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自觉与敬意。在新时代下,中国古典通识教育有新的历史使命。
(一)中国传统教育发展到今天的目标应该注重培养内外兼修、文质彬彬的德性,而不是简单沦陷于虚伪的繁文缛节。前文所提早期的儒家学派经典的目标是培育“君子”,所谓君子是集合远大的志向、超人的修养、通达人文知识的人,其中的人文知识则是琴棋书画样样不得落后,下笔文章处处有神。在《大学》中描述的“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君子。而有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是君子理想。如果传统教育只有君子本质,难以践行,经典儒家还看重“文”和“礼”、内与外的合理结合。孔子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孔子的意思是君子首先是博学,在诗、书、礼、乐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将知识融入行为中,以礼待人。在《论语》中所述“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谈的也是君子要如何处理内与外、知与行的关系。孔子在《礼运》中有所感叹,故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古时代的明君圣主的治世之道需要的是简朴,相反春秋时代的繁华显得过于奢靡;再者,孔子又曰“齐一变而至于鲁,鲁一变而至于道”,先生还渴望春秋的霸主能够洗脱蛮夷的称呼,重新回归周文的境内。所以,孔子主张简朴却不简易,知书达理却不滥情造作,礼乐源于自然,这方能成为君子之国。
(二)中国古典通识教育可为今天培养与众不同的道德修养。尽管君子的境地难以达到,但是整个社会对君子的需求是源源不断的。在西方文明中,强调个人的权利和创造性能力,这种个人独特的个性可以促进西方社会的发展。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然光有个性的君子还是不够,这仅仅是“私德”,我们还需要有“公德”的君子。“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君子阶层,其中就蕴含着中国的人文主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古典精神,它将士阶层的君子视为能将天下为己任的人群,有保护社会秩序与富强的自觉性。
三、我国古典通识观演变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综合性本科院校由于专业设置全面,人文教育资源较多积累且丰富,对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较为方便展开与深入。反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多数起步较晚,由于学习能力高低自然分流,学生大多自身阅读能力差,文化水平较低,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上不以综合性为主,而突出职业教育,学制短,通识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是一块短板,总体上难以施行,人文素养提高不了,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人文教育是高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责任。
(一)在如今的高职教育中,教师的传授将人文素质的教育逐渐融入课堂,将“做事先做人”作为课堂的主要教育理念,使得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点点滴滴不违背社会培养人才的初衷,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与社会相接轨。重建人文教育教学系统工程,加强人文核心课程建设,可设立《大学语文》、古代原典精读等公共必修课,鼓励有人文特长的老师多开设人文课程,在专业教育中夹杂着人文教育,将课程中的技能与良好的修养一并渗透给学生。教师可在学校的支持下进行人文素质调研,得出哪些方面不尽如人意,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上课爱好合理加入人文教育,设立通识教育的总目标与分目标。
(二)鉴于高职院校的学生专业面较窄,本身的专业学习与实践时间较长,想要渗透人文一方面可完善主辅修制,鼓励学生多修人文学科,承认学分。另一方面要使专业老师也参与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并不全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责任。所有的教师都应树立育人职责。在专业技术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应该为学生设定自由自主的教学情景,师生能够相互信任,和谐的在课堂和生活中交流。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学到更多人文修养,将科学与人文淋漓运用,并且在学习蕴藏其中的背景、价值、观念,养成人文思考习惯。比如学园林技术的可多学习了解园林历史文化。
(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底子较弱,可以组织有通识教育关怀的学术专家,选编较浅近的古代诗歌、《四书》,举办学术讲座,增加有内涵品质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古典阅读量,培养阅读古典习惯,塑造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