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我国西北民歌与西南民歌之相同处及形成原因

2018-01-28程美华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350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0期
关键词:音阶西南山歌

程美华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 350000 )

中国是一个民歌大国,而西北民歌、西南民歌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北民歌指流行于新疆、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的民歌,这些民歌虽流行于西北的不同地区,但由于同处西北,彼此间难免会互相影响,因而形成了一些共有的特点。如作为山歌的“花儿”,不论是旋律高亢辽阔、跌宕起伏、节奏自由的,还是旋律平稳、节奏匀称、结构严谨的,在青海、甘肃、宁夏等地都很流行;又如陕西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以及与甘肃、陕西相邻的内蒙古西部的“爬山歌”,这三种民歌的演唱风格、曲调特点都有相似之处,有的连唱词都很相近,如信天游的:“牵牛牛花红通通,露水夫妻一场空”,山曲的:“冰凌盖房雪打墙,生下个大闺女不呀久长”,爬山歌的:“雪花打墙冰盖房,露水夫妻不久长”等。不过,西北各省区民歌的各自特点也很明显。如陕西的“小调”,这是流行于城镇的“里巷之曲”,反映的是小手工业者、小商人、小市民的生活情感,在西北其他地区很难见到;又如新疆民歌融合了中国音乐、阿拉伯音乐、欧洲某些民族音乐三种音乐元素,其独特性也很明显。

西南民歌指流行于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西藏的民歌。西南民歌的情感风格特别丰富。有的非常优美,如源于云南弥渡民歌曲调的《小河淌水》,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小夜曲;而流传于四川的《川江号子》,则音调激烈,阳刚有力,与纤夫的拉纤节奏紧相配合;此外,贵州山歌、苗族飞歌、藏族山歌、四川神歌、云南弥渡山歌、侗族大歌、布依族小歌等,在音乐曲调的特性方面,都既有清纯、明亮的风格,又都有自由、舒展的气度,其中《康定情歌》、《阿细跳月歌》、《桂花开放贵人来》等均为代表作。此外,白族、彝族的长篇叙事民歌,或歌唱民族的历史、或唱叙年轻姑娘的故事,也是西南民歌的一个特色。

然而,西北民歌与西南民歌,虽然一处西北,一处西南,但却有相同之处,下文仅就此作一分析。

第一,不论是西北民歌还是西南民歌,都以五声音阶为主,即以Do、Re、Mi、S0l、La五声音阶调式为主要的音阶调式,但同时又兼用七声音阶, 即Do、Re、Mi、Fa、S0l、La、Si为其音阶调式。

如上所述,由于这两个地区的民歌都是中华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因而她们必然具有中华音乐文化所固有的特点,即以五声音阶调式,即Do、Re、Mi、S0l、La为主要的音阶调式,这不仅体现于以汉族民歌为主的西北的陕西、山西、甘肃、以及西南的重庆、四川等地民歌中,如山西汉族民歌《人家都在你不在》、《绣荷包》、陕西汉族民歌《夫妻逗趣》、广西汉族民歌《唱歌要数刘三姐》等民歌,而且在这两个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的民歌中,也同样存在。如西北的甘肃裕固族民歌《裕固族姑娘就是我》、宁夏回族民歌《数花》、《乌云散了天晴了》、哈萨克族民歌《黑眼睛》、《小手帕》、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塔塔尔族民歌《婚礼对唱》、《果树》等;西南的广西、云南,贵州各少数民族音乐,因受汉民族音乐文化影响较深,故其民歌中的五声音阶调式均普遍存在,如广西壮族民歌《莲藕开花朵朵鲜》、云南彝族民歌《跳月歌》、贵州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等;而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等,其民歌个性虽比较明显,但也依然存在以五声音阶为其调式的作品,如藏族的《情人已去远方》、《择仁错姆姑娘》、门巴族的《酒歌》等。

丰富性、多样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比如中国古代的音乐作品,固然以五声音阶调式为主,但也不乏兼用七声音阶调式,即Do、Re、Mi、Fa、S0l、La、Si为其音阶调式的作品,此特点也同样体现于我国西北、西南的民歌中。如西北的陕西汉族民歌《骑青马》、《小路》、《拿上死命和你交》,山西汉族民歌《看秧歌》、《闹元宵》、甘肃汉族民歌《山歌》、青海汉族民歌《草原情歌》、宁夏回族民歌《场歌》等,均为兼用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又如西南的云南汉族民歌《雨不洒人》,西藏藏族民歌《甲仓郭仓》、《吉祥的好时光》、《我是日喀则人》、贵州侗族民歌《石洞山歌调》等,同样也是以五声音阶为主、又兼用七声音阶。此外,西北某些少数民族,他们在创作本民族民歌时,不仅采用本民族、及周边汉民族的民歌音阶调式,而且还吸收了域外阿拉伯民族、欧洲某些民族的民歌特点,但最终形成的民歌,依然是兼用五声音阶、七声音阶,如维吾尔族民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阿拉木汗》、《玛依拉》、《掀起你的盖头来》,哈萨克族民歌《嘎俄丽太》、《加依达尔曼》、柯尔克孜族民歌《献给青年》、锡伯族民歌《猎人之歌》、乌孜别克族民歌《一杯酒》等等。

第二,不论是西北民歌,还是西南民歌,均既有单声部的,又有二声部的。

我国各地区的民歌一般说来,以单声部为主,但不论是西北民歌还是西南民歌,均于单声部之外,尚有不少二声部的,这在我国其他地区的民歌中,是颇为少见的。这些二声部民歌有重唱、合唱两种形式,其中高音部大多由一人担任。西北某些少数民族民歌,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还受到周边汉族、及域外阿拉伯民族、欧洲某些民族音乐的影响,因而出现一些二声部的民歌,如塔吉克族民歌《向往自由》、流行于内蒙古西部阿尔泰一带民歌《旭日般升腾》,新疆俄罗斯族民歌《沿着街道》、《渔夫之歌》等。而西南地区的汉族、及各少数民族音乐,在他们自身的民歌发展过程中,也创造了不少二声部的民歌,如重庆、四川的汉族的《川江号子》、广西壮族的《绣幅壮锦挂山中》、毛南族的童声合唱《不怕大老虎》、云南瑶族的《蝴蝶歌》、纳西族的《窝热热》、佤族的《芭豆开花》、景颇族的《舂米歌》、哈尼族的《竹筒舞歌》、贵州侗族的《蝉虫之歌》、《拦路歌》、重庆土家族的《长声歌》、《哭嫁歌》,此外尚有云南、四川的彝族的歌舞、白族的“打歌”、佤族的“玩调”等。这些二声部民歌,或为高音部、低音部同时并进,或以高音部为主旋律,低音部为衬托,或者一人领唱,众人和之,或为低音部起唱,高音部稍后加入,形式多样,声部丰富,这种单声部之外,更兼有二声部的现象,使得西部民歌更显丰富多彩,更动人心魄。

第三,不论是西北民歌,还是西南民歌,其旋律结构都比较简单洗练易唱。

民歌是以口头流传形式出现于历史与现实中的,按照口头流传的规律,旋律简单易唱的,比旋律复杂多变的更易于口头流传,故不论是西北民歌,还是西南民歌,其旋律绝大多数都比较简单易唱。

西北民歌中,如陕西汉族的《二月里见罢到如今》、《赶牲灵》、《绣金匾》,《揽工调》、《人人都说咱们俩好》,山西汉族民歌《夸女婿》、甘肃汉族民歌《刮地风》、宁夏回族民歌《黄河岸上牛喝水》、《赞颂歌》、鄂尔多斯蒙古族的《金杯》、新疆乌孜别克族的《人没来》等。

西南民歌中,如重庆汉族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广西汉族民歌《天国起义在金田》、四川汉族的《秀才过沟》、贵州布依族的《好花红》、云南傣族的《跟鼓调》、哈尼族民歌《我的情人比谁都美丽》、广西壮族民歌《柚子龙眼颗颗甜》、西藏藏族民歌《啰啰》等。

上述民歌曲子在节拍上,或以 、或以 为旋律拍子;节奏上每小节或以四分音符组成,或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组成,或配以切分音,旋律简单易唱,也易于流传。演唱这些民歌,一般都会给听者以朴实、真切的艺术感受。此外,另有一些旋律稍显复杂的民歌,则是在每一小节的组成音符中,除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之外,再添加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或配以切分音、附点等复杂的节奏旋律,如西北民歌中回族的《抹青稞》、汉族的《尕老汉》、维吾尔族的《亚鲁》、乌孜别克族的《亚里亚》,再如西南民歌中的汉族的《猜调》、藏族的《秀玛之歌》、《我唱支八片花瓣歌》、《今日吉时良辰》等,这些旋律稍显复杂的民歌,对一般的演唱者来说,并未添加多少困难,这种旋律较之专业作曲家谱写的运用各种歌唱技巧的曲谱,仍然是易学、易唱、易流传的。

如果与我国中部、东部民歌相比,同处西部的西北民歌与西南民歌的旋律结构简单易唱的特点就越发明显。中部、东部民歌由于较早受到新音乐的影响,其旋律结构固然也有简单易唱的,但旋律复杂的民歌也不乏其例。如河北民歌《捡棉花》、北京民歌《对花》、河南民歌《对花灯》、辽宁民歌《瞧情郎》、山东民歌《包楞调》、江苏民歌《姑苏风光》、湖北民歌《哪有空闲回娘家》、湖南民歌《刘海砍柴》等等,这些民歌不仅旋律复杂,而且有的篇幅还很长。

[1]罗艺峰.中国西部音乐论:生成与前景[J].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

[2]李小峰.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歌曲赏析[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3]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教程[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4]杜亚雄.中国民歌地图(北方卷)[J].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5]杜亚雄.中国民歌地图(南方卷)[J].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

[6]赵哲亮.百唱不厌中国民歌[J].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音阶西南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潮州乐调的音阶流变梳理与分析
古城西南两座桥
大小调五声音阶,来了解一下
对称音阶(Symmetrical Scale)解析
“潮”就这么说
山歌
传承千年文脉,匠筑美好西南
苗山歌
Country Dr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