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子理惑论》补注
2018-01-28宝鸡文理学院陕西宝鸡721013
⊙陈 颖[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 宝鸡 721013]
一、引言
《牟子理惑论》普遍以汉末牟子为作者。根据作者使用的编撰素材和文中的诸多信息可知,《牟子理惑论》是佛教初传中国的重要资料,其内容以佛教为中心,叙述世俗对佛教的质疑以及作者对佛教的认识。这篇文章是典型的僧俗论辩之文,文中通篇以问答方式展开。面对质疑,站在佛教立场的作者利用道家、儒家等中原传统文化为佛教适用于中国的合理性给予辩解;同时,作者在调和儒、佛、道三家关系的基础上褒扬佛教,提高佛教的地位并向世俗宣扬佛教。此外,从中原文人角度看,《牟子理惑论》对研究汉传佛教早期中原文人如何认识佛教、如何处理佛教与本土文化冲突价值重大。目前,有关《牟子理惑论》的整理著作有:周叔迦辑撰、周绍良新编《牟子丛残新编》(下文简称《丛残》),刘立夫、魏建中、胡勇译注《弘明集》(下文简称《译注》),李小荣校笺《弘明集校笺》(下文简称《校笺》)。本文以这三部著作为核心,对《牟子理惑论》整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遗漏和不足给予补注。
一、注释
1.夫至实不华,至辞不饰;言约而至者丽,事寡而达者明。故珠玉少而贵,瓦砾多而贱。圣人制七经之本,不过三万言,众事备焉。今佛经卷以万计,言以亿数,非一人力所能堪也。仆以为烦而不要矣。①
“七经之本”,《丛残》《译注》和《校箋》中均未见注解。“七经”为七部儒家经典:《易》《诗》《书》《仪礼》《春秋》《公羊》《论语》。②“七经之本”当指《周易》。关于《周易》,最早有刘歆《七略》给以经典排序,《汉书·艺文志》得以沿袭:“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③汉代自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起,儒家学说独占鳌头,《艺文志》所引皆为儒家权威经典,可见,《易》在班固时就已被放在经之首位,但此处《易》之地位只在六艺之中,以此认定其经典权威地位似有欠缺。
但随后,其在《三国志》中得以充实。裴松之注《三国志·虞翻传》引《虞翻别传》曰:“经之大者,莫过于《易》。”④可知,《易》在汉末已有经之权威的明确说法。自汉之后,后人肯定并继承了这种思想,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中明确标示:“故《易》为七经之首。”⑤因此,《牟子理惑论》之引用确指《周易》。
2.昔齐人乘船渡江,其父堕水,其子攘臂,捽头颠倒,使水从口出,而父命得苏。夫捽头颠倒,不孝莫大。然以全父之身,若拱手修孝子之常。父命绝于水矣。孔子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⑥
“其子攘臂,捽头颠倒”,《丛残》未译。《译注》译“攘臂”为“抓住父亲的手臂”,有误。《老子校释》载:“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攮臂而扔之。”“范应元曰:‘揎袖出臂曰攘。’”⑦“捽”,许慎《说文》曰:“持头发也。从手,卒声。”因此,“攘臂”当解释为“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捽头颠倒”就是指:揪住父亲的头发,把身体翻转过来。儒家自古以孝为先,以长者为尊。在一个完整的家庭关系中,父亲所扮演的是家庭中的领导者角色,地位最高。这种角色定位要求在日常行为上必须严格遵守长幼尊卑的封建礼仪。牟子此例中,“揪父亲的头发翻转其身体”从儒家之礼来说可谓大不敬,但为救父命,其不敬亦属权变之法。儒家行事自然不可能如此呆板,但牟子此例既反驳了问者的僵化思维,又犀利地点出儒家自相矛盾之处。故,此句意为:捋起袖子,露出胳膊,抓住父亲的头发,把头和身子颠倒过来。
3.观三代之遗风,览乎儒、墨之道术,诵诗、书,修礼节,崇仁义,视清洁,乡人传业,名誉洋溢,此中士所施行,恬惔者所不恤。⑧
“视清洁”,《丛残》未译。《译注》译“珍视清洁”。“崇仁义,视清洁”转引自《老子指归》“崇仁义,祖清洁”。《老子指归》云:“三代之遗风,(褐)儒墨之流文,诵诗书,修礼节,歌雅頌,弹勤瑟,崇仁义,祖清洁,追观往古,通明数术,变是定非,已经得失,身宁名荣,乡人传业:中士之所道,上士之所废也。”⑨根据《上德不德篇》载:“上德之君,性受道之纤妙,命得一之精微,性命同于自然,情意体于神明,动作伦于太和,取舍合乎天心。”⑩
此句讲崇尚仁义,效法高尚朴素的行为,是中等资质之举,德、道相合者鄙弃这些做法。“上德”当与“上士”同,皆品德上等者。“祖”为“效法”,“视”亦有此意。《尚书·太甲中》:“王懋乃德,视乃厥祖。”孔安国传:“言当勉修其德,法视其祖而行之。”⑪“祖”“视”同义。故,《牟子理惑论》“视清洁”应译为“效法清洁之仪”,与上文“崇仁义”相连。《牟子理惑论》引用此句,以删繁就简为原则,引用《老子指归》为己用,句末改“上士”为“恬淡者”,当是寻找佛道相似之处,融此句原意入自己的论断中,为自己的观点提供理论与文化支撑。
二、标点补注
1.久之退念,以辩达之故,辄见使命。方世扰攘,非显己之秋也。乃叹曰:“老子绝圣弃智,修身保真,万物不干其志,天下不易其乐,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故可贵也。”⑫
“久之退念,以辩达之故,辄见使命”,《丛残》作“久之,退念以辩达之故,辄见使命”⑬,《译注》作“久之退念,以辩达之故,辄见使命”⑭。结合上段可知,州牧希望牟子为他做借道的使者,但因牟子母亲去世不行,此时牟子应一直在州牧官署中的,但本句之后,牟子离开了州牧官署致力于自我修养。因此,本句应起转折作用,“久之”当是时间状语,译作“一段时间后”,为牟子自从其母过世在州牧官署又呆了一段时间作限定。“退”当作“离开”讲,与“久之”相连。“念”当与下一句构成直接关系,做“牟子离开后自己在心里反思”解;“念”字之后为“念”之内容,应与“退”字隔开。“以辩达之故”当与“辄见使命”连,解作“因自己为辩达之人而接受使命”,而非“以辩达之故”使自己“退念”,与下文“方世扰攘,非显己之秋也”构成并列关系。故,此处断句《丛残》 《译注》 《校笺》当是理解错误导致断句不精确,故原文当为:“久之,退。念:以辩达之故,辄见使命;方世扰攘,非显己之秋也。”
2.假形于白净王夫人。昼寝,梦乘白象,身有六牙,欣然悦之。⑮
“昼寝,梦乘白象”,《丛残》做“假形于白净王夫人昼寝,梦乘白象”⑯解,《译注》做“昼寝梦乘白象”⑰解 。“昼寝”此处为时间状语,为下文的梦做时间限定,当与前后句断开,原文句意为:“白净王夫人昼寝之时,梦到长有六颗象牙的白象,于是内心非常开心,这实际是佛假托形体于白净王夫人之时。”《丛残》本当是误解原文逻辑关系,原文“假形于白净王夫人”是佛的来历介绍,下文“昼寝,梦乘白象”,是对佛的降生给予详细解释,并非“假形于白净王夫人昼寝之时”。《译注》当是标点不精确。故《校笺》标点最为确切。
3.作《咸池》,设《大章》,发《箫韶》,咏九成,莫之和也。张郑、卫之弦,歌时俗之音,必不期而拊手也。⑱
“张郑、卫之弦,歌时俗之音”,《丛残》作“张郑、卫之弦歌,时俗之音”⑲,《译注》与《校笺》同。⑳“弦”“歌”二字当分开解,“歌”为动词,与“张”相对,都为动词,故,此句为对偶句式,“郑卫之弦”与“时俗之音”同义,呈并列关系。《丛残》当是断句错误导致句意不通。《译注》与《校笺》标点正确。
4.问曰:“道家云‘尧、舜、周、孔,七十二弟子,皆不死而仙’,佛家云‘人皆当死,莫能免’,何哉?”㉑
“‘皆不死而仙’,佛家云”,《丛残》作“七十二弟子皆不死。而仙佛家云”㉒,《译注》作“七十二弟子,皆不死而仙。佛家云”㉓解。“仙”“佛”两字当分开解读,问者以道家之事质疑佛家之说,并非以道佛之说质疑孔子七十二弟子,故《丛残》因误解原意而标点不当,“不死而仙”当是问题陈述结束,因此“仙”字后应为句号,《校笺》标点不够精确,《译注》标点最为确切。
三、典故出处
1.牟子曰:不可以所习为重,所希为轻,或于外类,失于中情。㉔
此句出自于陆贾《新语·术事》:“世俗以为自古而传之者为重,以今之作者为轻;淡于所见,甘于所闻;惑于外貌,失于中情。”㉕《新语》为治国理政之作。为劝谏刘邦,陆贾言:“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故原文当为陆贾回答刘邦“试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㉖的劝诫之语。王利器认为“世俗”出自荀子“又以说之未尽也,于是列举世俗之为说者,论其乖谬,作《正论》以正之。于此,又有以知陆氏之学之出于荀矣”“今之作者”应出自荀子“荀卿‘法后王’是也”。故,原文“世俗以为自古而传之者为重,以今之作者为轻;淡于所见,甘于所闻;惑于外貌,失于中情”㉗当统归于陆贾主张的治国理政所遵循的内在义理,《牟子理惑论》属化用此句,化思辨方法为己用。原文中“自古而传之”“今之作者”“外貌”分别被改为“所习”“所希”“外类”的用意在于将佛道和佛道以外道派形成对比,批评质疑者见识浅薄。
2.立事不失道德,犹调弦不失宫商。天道法四时,人道法五常。㉘
此句出自于陆贾《新语·术事》:“立事者不离道德,调弦者不失宫商。天道调四时,人道治五常。”㉙此句上文载:“述齐桓、晋文之小善,鲁之十二公,至今之为政,足以知成败之效,何必于三王?”㉚其主旨讲治国不必一定以尧、舜、禹、汤为借鉴,春秋战国兴衰变化也能提供经验,就如同上天与人世间的运行一样,只要明白事情内在依从的法则,哪怕是近世的经验,治理国家一样富有成效。原文有四处改动,“不离”“不失”“调”“治”为原字,四字皆为动词,标示其四种行为都是依理而行,侧重点在于启发君王,而《牟子理惑论》将原字改为两个“不失”、两个“法”,并采用《术事》篇的推论方法,侧重点在于批评质疑佛教者与大道背离,并以此为基础,引出符合究极之道的佛教,反驳质疑者关于佛经“不见其意,不指其事”㉛的困惑。
3.道为智者设,辩为达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㉜
此句出自于陆贾《新语·术事》:“故怀道者须世,抱朴者待工,道为智者设,马为御者良,贤为圣者用,辩为智者通,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文选》录范蔚宗《二十八将传论》:“‘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者,何可胜言。’李善注:‘《论语》:阳货谓孔子曰:怀其宝而迷其邦。’《淮南子》曰:‘今至人生于乱世、含德怀道而死者众,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㉝从首句可知,此句原意为有才能者还需外在的客观条件才能使其才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事物的内在道理只有遇到通达者才能显现。
《牟子理惑论》当是化用此句,贬儒扬佛,从“渴者不必须江海而饮,饥者不必待敖仓而饱”㉞可知,牟子答疑时设下对比,将佛经比作江海、敖仓,故,下文当是讲佛经只有通达者方能明了,佛经之深渊广博非《诗》《书》可比。牟子在于使用《术事》篇辩解之法反驳质疑者,同时抬升佛经地位,借中原固有文化扩大佛经在中原的适用性。
4.夫长于变者,不可穷以诈;通于道者,不可惊以怪;审于辞者,不可惑以言;达于义者,不可动以利也。㉟
此句转引自西汉陆贾《新语·思务》。《思务》篇载:“夫长于变者,不可穷以诈;通于道者,不可警以怪;审于辞者,不可惑以言;达于义者,不可动以利也。是以君子广思而博听,进退循法,动作合度。”“黄震曰:‘《思务》言闻见当务执守。’戴彦升曰:‘《思务》篇言圣人不必同道。’唐晏曰:‘此篇义在知其所止。’”㊱此句为《思务》篇首句,旨在告诫世人如何立身处世,侧重于世人各有所长,相处方法千差万别。《思务》篇又讲:“是以君子博思而广听,进退顺法,动作合度。”侧重于人贵在广闻博见。《牟子理惑论》以此为回答之首句,当是断章取义之举,从下文引用《老子》之说可知,牟子侧重于世俗之人,强调不可与之语的观点。其答语在于说明世俗之人皆非“上士”㊲,纵是佛经再好,然而世人执迷不悟,故不可与之谈佛。
5.修闺门之礼术,时俗之际会,赴趣间隙,务合当世,此下士之所行、中士之所废也。㊳
此句出自《老子指归》:“闲居幽思,强识万物,设伪饰非,虚言名实,趋翔进退,升降貴集,治闺门之礼,偶时俗之际,倾侧偃仰,务合当世,阿富顺贵,下众耳目,获尊蒙宠,流俗是则∶此下士之所履,而中士之所弃。”㊴此句在于反驳当时儒生避人幽思、巧言饰伪,其言行只为迎合当时社会,这是下等资质的人才会做的事情,中等资质的人是对此鄙弃的。而《牟子理惑论》删去“闲居幽思,强识万物,设伪饰非,虚言名实”等句,当是佛家有此类部分相似言行,即是反驳之语,自然应单列对方缺陷之处,为避免辩论漏洞,因此删除。
四、结语
《丛残》《译注》和《校笺》在标点、典故、注释三方面有诸多问题不能统一,遗漏之处颇多,论文分别从三方面选择突出问题并结合三部校勘著作对《牟子理惑论》做补注工作。查阅资料过程中,尚有许多晦涩之处需要加以考校,但考虑到部分资料因时间不确定、是否为后人伪作等问题,需进一步查证,文中不与补注。
①②⑥⑧⑫⑱㉑㉔㉘㉛㉜㉞㉟㊲㊳僧佑撰,李小荣校笺: 《弘明集校笺》(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页,第18页,第 21页,第 23页,第 10页,第 45页 ,第 60页,第16页,第16页,第16页,第47页,第47页,第49页,第49页,第49页。
③〔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23页。
④〔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吴书十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22页。
⑤〔唐〕陆德明撰,黄焯断句:《经典释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⑦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2页。
⑨⑩㊴〔汉〕严遵著,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页,第3页,第13页。
⑪〔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卷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316页。
⑬⑯⑲㉒周叔迦辑撰,周绍良新编:《牟子丛残新编》,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第2页,第17页,第23页。
⑭⑮⑰⑳㉓〔梁〕僧佑撰,刘立夫、胡勇译注:《弘明集》,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9页,第10页,第10页,第51页,第69页。
㉕㉗㉙㉚㉝㊱〔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卷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页,第39页,第41页,第41页,第44—47页,第163页。
㉖〔汉〕司马迁:《史记》(第8册,卷97),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9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