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合理性
2018-01-27韩俊
韩俊
摘 要:微课程( microlecture)的兴起和发展是教学中的又一次进步,它突破了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局限,翻转课堂,真正把课堂延展到了学生的生活中。文章通过从传统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教材、学生自身发展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等角度出发,简单分析了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微课程 翻转课堂 高中生物教学
教师把授课过程录制成一个个简短的小视频,让学生利用平时零散的时间反复地学习与复习、再把学习效果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就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再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优化教学效果。这就是微课程( microlecture),简称“微课”,是一种把传统的固定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了学生在走在路上都可以学的流动性的课堂。[1]
一、传统多媒体等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多元的,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教学方式也有了巨大的丰富和发展。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它虽然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单调授课的局限,增大了一节课内容的信息量,也为课堂带来了更多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但普通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比如文字图片信息较多且处于变换中,一节课的时间又比较长,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如有走神或者其他的突发情况离开课堂的话,会增大学生把握整体知识的难度;而且教师制作的ppt中一般都比较精简,对重点难点知识的分析一般也不能很全面地在幻灯片中凸显出来。而微课是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集成和同步输出,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通过翻转课堂有效地弥补了传统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不足。[2]
二、教材分析
高中生物知识在知识体系与结构上具有抽象性、微观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简单的几本教材不仅囊括了微观的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基因工程,也汇聚了宏观的动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等众多相关学科的内容,这里面所涉及的生物学概念名词、抽象而难理解的知识点、复杂的概念图等等都增大了这门学科的难度。此外高中生物中知识点比较零散和独立,有些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也不是很紧密,尤其是不同分支的生物知识似乎是毫无关联的,这就为微课的应用提供了可行性。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已经在教育领域中慢慢崭露头角,也逐渐被更多的学生所喜爱。
一般情况下,微课视频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不需要学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学生学习起来压力会小很多。此外,学生学习时间自由,它作为一种“流动性”的课,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里把学生集中在某个地点进行学习,学生在等车的间隙、在路上、在任何可以利用的散碎时间里,都可以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
微课利用活灵活现的动态视频和身临其境的音响效果,有效地向学生展示精彩的微观生物世界、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它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枯燥的学习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它有益于学生形成先进的学习理念,启迪学生的思维、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同时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它是学生课外延伸的一种个性化阅读,内容可以永久保存,可供学生随时查阅。
四、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在制作微课之前需要精心地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需要与特点,慎重地选题,广泛地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用精简的语言、清晰的思路、细致的图示完成教学视频的制作;此外教师还要建立一个适合与学生交流的网络平台,让学生在完成视频的学习之后,能及实地把学习效果通过网络平台反馈回来,从而让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可以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以及有效地开展教学总结与反思。这些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也能很好地激发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的加强。
五、例举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上的具体运用
細胞分裂(主要是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中的一个很抽象而复杂内容,这里面涉及了较多的生物学名词,比如染色体与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着丝点、纺锤丝与纺锤体、赤道板与细胞板、四分体等等。如果学生在听教师讲解的时候某个或者某些概念理解不清或者理解不对的话,会让其对整个细胞分裂内容的理解进入某个盲区或误区;即便是那些能够理解这么多的名词概念的学生,在学习细胞分裂,尤其是减数分裂的时候,仍然存在困惑。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准确理解知识点并有效地抓住重难点;再加上细胞分裂这个版块的内容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相对而言比较独立,故而适合把它制作成微课形式,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在课外进行学习。由于细胞分裂的内容较多,建议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别制作成微课视频,现以有丝分裂为例,简述微课的制作过程。
1.选题:《有丝分裂》。
2.针对教材与学情,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并形成教案。
3.利用黑板或者白纸展开教学过程,并利用便携式的拍摄工具(如分辨率较高的 手机)进行录像。
4.对所拍摄的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5.把所录制的视频上传到一个可以和学生交流的开放式平台,例如QQ、微信或者某个网站,让学生自行下载学习,并要求学生及时地反馈学习效果。
6.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优化教学效果。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并没有任何矛盾。微课虽然具备了很多的优势和一定的应用与发展前景,但它并不能取代其它的教学方式。每种教学方式各有所长,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也不能简单地使用某一种教学方式,而要根据具体的学情来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在教学中没有最好的方法,但有最适合的。针对现在高中生物学的特点,教师应掌握微课这门新的教学方法,多注重利用微课的优势来微分知识点、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发锡.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4(11)
[2]孙会利,黄威荣.微课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优势与策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