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园害虫绿色防控试验报告

2018-01-27安哲宗庆波黄丹娟蔡智桂陈勋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24期
关键词:生物防治

安哲+宗庆波+黄丹娟+蔡智桂+陈勋

摘要:为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推广及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开展了茶园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防治田间虫量最少,防治效果最好,持续时间较长,对农药减量控害成效显著。

关键词: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24-4784-03

绿色防控指的是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导向为物理,措施为化学及无公害防治,以实现环境保护、病虫控制目标的一种新型病虫害防治技术[1-3]。近年来,以“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为主体的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中国各产茶区正在大力推广,这对于进一步减少茶园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茶叶中农药残留风险和提高茶叶的卫生质量安全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4,5]。

为评价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组合中的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性引诱剂诱捕、色板诱杀对茶园主要害虫的诱杀情况以及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对茶园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进一步优化集成茶叶减肥减药技术,确保英山县茶叶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2016年英山县开展了茶园害虫绿色防控(物理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太阳能杀虫灯、茶尺蠖诱捕器(全能杀虫平台)、茶尺蠖性引诱剂、黄色诱虫板、茶小绿叶蝉信息素。0.6%苦参碱、30%茶皂素、10%联苯菊酯。

1.2 方法

2016年5月4日至6月4日和8月10日至9月8日,试验设在湖北乌山春茶业有限公司基地,面积44 hm?,该试验茶园地形较密闭,与其他地块隔离较好,茶树为多年生,树龄10年,茶叶长势良好,茶尺蠖危害较重,地势为平地,黄棕壤,pH 6.6,土壤有机质26.8 g/kg,肥水条件较好,栽培管理一致。

1.2.1 绿色防控(物理防治)方法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太阳能杀虫灯按每1.7 hm?一盏设计安装,工作时间为5 h/d,用光控开关进行自动控制。

性引诱剂诱捕:每公顷安装茶尺蠖诱捕器(全能杀虫平台)15个,于发蛾初期5月3日安装性引诱剂诱芯,8月9日对诱芯进行更换。

色板诱杀:每公顷安装黄色诱虫板+茶小绿叶蝉信息素300片。5月1-2日第一次安装,7月12日害虫诱满后对色板进行更换。

1.2.2 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方法 在试验过程中,根据病虫监测情况,分别于5月4日、8月10日喷施苦参碱、30%茶皂素等生物药剂和10%联苯菊酯化学药剂,每小区面积0.3 hm?,并设置不防治空白对比区,面积66.7 m?。

1.3 防效调查

1.3.1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数量 在试验区随机固定一盏灯,并标记,分别于5月20日至6月4日、8月22日至9月6日每隔2 d收集标记的固定杀虫灯集虫网袋,将诱杀的害虫进行分类统计。

1.3.2 性引诱剂诱捕数量 在试验区随机选择杀虫平台2台,并标记,分别于5月20日至6月4日、8月22日至9月6日每隔2 d统计所标记的全能杀虫平台诱杀茶尺蠖成虫的数量,计算平均每台诱集数量。

1.3.3 色板诱杀 在试验区随机选择5片色板,并标记,分别于5月20日至6月4日、8月22日至9月6日每隔2 d统计标记的5片色板上诱杀的害虫数量,同时更换色板,并计算每片色板诱杀的害虫数量,分类记录。

1.3.4 田间虫情调查 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空白对照区于施药后每隔7 d随机选择3 m?,采用百芽调查法和拍网法,调查各区茶小绿叶蝉、茶尺蠖及其他害虫发生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种类和数量

由表1可知,杀虫灯在5月20日至6月4日16 d中共诱杀害虫42 974头,平均每天可诱杀害虫2 685头/盏。由表2可知,8月22日至9月6日16 d中共诱杀害虫36 098头,平均每天可诱杀害虫2 256头/盏,两次平均每天诱杀害虫2 471头/盏。

2.2 性引诱剂诱捕茶尺蠖数量

性引诱剂在5月20日至6月4日16 d中共诱杀茶尺蠖雄蛾178头(表3),平均每天每台诱捕器诱捕茶尺蠖雄蛾11头。8月22日至9月6日16 d中共诱杀茶尺蠖雄蛾241头(表4),平均每天每台诱捕器诱捕茶尺蠖雄蛾15头。两次平均每天每台诱捕器诱捕茶尺蠖雄蛾13头。

2.3 色板诱杀害虫种类和数量

由表5可知,黄色诱虫板+信息素在5月20日至6月4日16 d中共诱杀黑刺粉虱、白粉虱、茶小绿叶蝉等害虫759頭,平均每天每片色板诱杀害虫47头。由表6可知,8月22日至9月6日16 d中共诱杀黑刺粉虱、白粉虱、茶小绿叶蝉等害虫519头,平均每天每片色板诱杀害虫32头。两次平均每天每片色板诱杀害虫40头。

2.4 田间虫情调查结果

由表7可知,生物防治区5月4日至5月31日和8月10日至9月6日分别调查4次,田间茶小绿叶蝉百叶虫量合计分别为32、51头,茶尺蠖每平方米虫量合计分别为30、37头,其他害虫每平方米合计分别为5、8头。

化学防治区5月4日至5月31日和8月10日至9月6日分别调查4次,田间茶小绿叶蝉百叶虫量合计分别为44、77头,茶尺蠖每平方米虫量合计分别为40、57头,其他害虫每平方米合计分别为8、11头。

空白对照区5月4日至5月31日和8月10日至9月6日分别4次调查中,田间茶小绿叶蝉百叶虫量合计分别为74、148头,茶尺蠖每平方米虫量合计分别为67、106头,其他害虫每平方米合计分别为12、21头。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物理防治技术杀虫灯、诱捕器、色板诱杀害虫数量与田间害虫数量呈正比关系,同时与天气也存在一定的关系。

整个试验过程中,物理防治技术杀虫灯、性引诱剂、色板等对茶园害虫诱杀效果较好,能大幅度减少田间害虫数量,有效抑制茶园害虫暴发;生物防治区田间虫量最少,防治效果最好,持续时间长达28 d,对农药减量控害成效显著,逐步形成了一套茶叶绿色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同时,通过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茶叶品质、质量、效益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适宜于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育民.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6):45-46.

[2] 叶宗国.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控[J].湖北植保,2013(3):37-38.

[3] 黄丽琼.绿色食品标准化茶园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管理[J].北京农业,2012(2):29-30.

[4] 肖 强.“五个一”的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方式[J].中国茶叶,2015(4):4-5.

[5] 别宏道,王佰彦.无公害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生物技术世界,2012(5):62-63.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防治
植物内生菌在植物病害中的生物防治
黄骅市人大常委会 视察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暨城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生物防治活性物质在欧洲农药法规(EC)No.1107/2009框架下的发展
浅谈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园艺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研究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分析
园林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分析
加强有害生物防治,保护林木生态安全——方城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杨树种植技术与有害生物防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