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双语语义通达机制效应试验探讨
2018-01-27周云锐
【摘要】通过有效的利用加工水平不同的词汇判断任务,通过对启动刺激对于目标所起到的刺激性启动效应,来有效探头中英双语语义之间的通达机制。本次研究通过选自35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当英语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联想关系,那么就明显的出现了启动效应;当中文启动刺激与英文目标刺激之间,存在一定的语义联想关系,那么就得出了较为明显的跨语言启动效应。而这也更表明,对于中英双语来讲,第二语言的语义词汇表征,可以直接经由语义概念完成表征,也可以通过借助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作为中介再通达语义概念表征。
【关键词】中英双语 语义通达机制 效应实验
引言
语言的存在是由社会发展中,人们主体所特有的高级功能。而双语掌握者的语言掌握功能如何在该主体的大脑中进行表征,第二语言的语义概念又是如何实现语义之间的通达?该问题在近些年来的语言研究中,一直是针对双语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对语言研究的逐渐深入,有相关研究学者指出:两种语言信息的词汇表征都是独立存在的,而两种语言的概念表征又是存在共同性的,那么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如何共通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就成为了现如今语言学者所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相关学者提出,通过构建两种结构:单词联想以及概念中介,在第一种模型中假设词汇的表征以及概念表征之间是存在不同联系的,那么第二语言词汇表征要得以表达,就必然要经由第一语言的词汇完成间接性的表征;而第二种模型中第一语言以及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是与概念表征存在直接共通新的,那么在完成跨语言的沟通加工时,两种语言的词汇表征都需要经由概念表征完成其中的转换。我国当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尚且较为浅显,尤其是汉语以及我国的多民族语言所展开的实验相关研究更少。基于此本文通过针对中-英双语语义通达机制效应完成实验探讨,以期能够为我国的语言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依据。
一、实验研究方法及结果
1.实验一。
(1)实验的设计、材料以及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探究当对英语的启动与目标刺激之间所存在的语义关系进行联想时,对于被诊断的具体目标词,是否是对动物名称的词语表示,对启动刺激能否对于目标刺激产生一定的语义启动效应。在本次实验中设计在两个单因素水平内,水平1中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存在语义的联想关系,在水平2中两者之间不存在语义关联性。所有本次研究的大学生视力均正常,并且中文为母语,英语为第二语言,参加本次实验的大学生中男性24人,女生11人,均是正常参加本次实验。将实验过程中的项目分为两种,实验以及填充,前者项目的开展主要是36对英语与英语的词对,第一个词为英语启动刺激,第二个刺激则为目标刺激,18对英英词对中所在的实验组具备了一定的语义词汇联想。比如“grass-flower”,而18對英英词对所在的控制组并不存在语义的联想关系,比如“sky-hair”。对于启动词汇以及目标词汇的选用都是大学生所应当掌握的基本词汇材料。
(2)实验步骤。本次实验均在计算机上完成,通过使用VB6.0的试验程序,被试者正直坐在距离电脑屏幕之间有75cm的地方,被实验者将左手的食指放在计算机的“F”键位上,之后右手的食指则放置在计算机的“J”键位上,所有的实验过程中都采用单个测试。对于每一次的刺激,都需要在计算机的屏幕中央出现“+”,时间的间距保证300毫秒,之后完成启动刺激,(比如grass),之后将启动刺激间隔目标刺激保证在300毫秒,紧接着出现目标刺激(必须flower),要求实验者可以快速的将所显示的目标刺激,判断是否该词汇是对于“动物名称的表达词汇”,如果确定则按“F”,如果不是则按“J”。实验者应当在每次目标刺激出现的3s之后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反应,否则就被认为错误的反应。之后进行下一组词汇刺激呈现,在电脑中快速的记录实验中的反应错误率,将精准程度达到1Ms.在每次实验之前都会进行8组词汇的练习,在保证实验者的熟练程度之后再次开始正式实验。
(3)实验结果分析。本次实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依照上表可得,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间存在较大的联想语义关系,那么就可以得到较为显著的启动效应。具体的启动效应可以解释为三种:其一就是第二语言的词汇直接与双语者对语言的概念达成互通;其二就是第二语言词汇信息是经由第一语言的语义从而表达的;其三就是以上两种情况均存在,也就是第二语言词汇表征连接了语义概念层。
2.实验二。
(1)实验的设计、材料以及目的、步骤。本次实验的考察目的是与实验一的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对等,也就是中文启动刺激与英文目标刺激之间所具有的语义联想关系,此种情况下跨语言的启动效应。实验的设计同实验一、实验的被实验者也同实验一、实验的材料也同实验一,只不过将实验中的英语启动刺激完成中文的对等更换,比如:flower-草。具体的实验步骤也等同实验一。
(2)实验结果分析。本次的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依照上表计算数据可得,当中文启动刺激与英文目标刺激之间存在语义联系时,那么就会产生较为明显的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该实验结果与他人相关实验结果一致。通过将实验一与实验二中启动值完成t值的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二、讨论
在实验一中,英语启动刺激与英语目标刺激存在语义联系时,实验结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启动效应。由于实验任务的开展是基于语义的定义范畴之内完成的作业,主要要求实验者将刺激语义完成了加工,以此来保障语义的通达概念有所表征。而这正是对于所提出的三种可能启动效应的合理解释。那么在实验二中,通过对与实验一的跨语言语义启动效应对等,也就是中文启动刺激与英文目标刺激之间所具有的语义联想关系,此种情况下跨语言的启动效应。发现实验一和实验二两者之间的启动值并无明显的差距,由此发现第二种可能性是不合理的。
综上所述,实验一的启动效应只有第三种可能性解释才能正确。对于中英双语者来讲,第二语言的词汇表征,也就是与语义概念表征是直接通达的,并且也可以借助第一语言的词汇表征,达到中介作用,作为语义概念表征的再通,与上文中提出的构建模型研究结果相符。
参考文献:
[1]赵雪艳.双语语义表征及通达机制的实验范式和研究方法[J].知识文库,2016(18):15-16.
[2]李利,张扬,李璇.三语者语义通达中的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J].心理学报,2016,48(11):1401-1409.
[3]Wang X L.The Effect of the Phonetic Similarity on the Mechanism of Semantic Accessibility in Chinese English Bilingual[J].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2016.
[4]张积家,刘翔,王悦.汉英双语者语义饱和效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46(3):423-434.
[5]王柳琪,傅蓓,康丽英.不同二语水平者的多义词表征通达机制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2):45-49.
[6]王柳琪,苏海丽.二语水平和词汇语义关系类型效应研究-一项基于英汉翻译词汇表征通达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2015,36(2):52-56.
作者简介:周云锐(1979-),男,汉族,山西忻州五台县人,硕士研究生,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英语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