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的关系

2018-01-27于飞飞国华

校园英语·上旬 2017年16期
关键词:礼貌影响因素

于飞飞+国华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语用学已经成为语言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作为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使用间接言语行为是为了礼貌的需要,但并不完全是为了礼貌。所以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本文从间接言语行为入手,分析其与礼貌的关系,并简要阐述影响话语礼貌性的因素。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 礼貌 影响因素

引言

礼貌原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反映这一个人的交际技巧和应变能力,充分展示了这个人的良好教养和优雅风度。出于礼貌,人们往往会在交际中含蓄的表达自己,而间接言语就是通常被用以含蓄表达自己的礼貌的语言。所以,间接言语行为的出发点是基于礼貌原则的。

但间接言语行为是为了礼貌而存在的吗?很多语言学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Brown 和 Levinson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礼貌策略。刘国辉则认为言语是否礼貌,不完全取决于言语本身,关键在于人们的认知期待。侯国金则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很重要的一种求异手段,不单单为了礼貌。李怀奎和李怀宏则认为间接程度高的言语行为并不一定就礼貌。

间接言语行在在言语交际中的表达方式、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影响、制约间接言语行为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就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的关系作如下探讨。

一、间接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Austin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其中言外行为就是通过说话实施的行为,来达到各种目的,即言下之意。后来,在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Searle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他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施行另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施行另一个言外行为。”Searle把间接言语行为分为规约性的和非规约性的。顾名思义,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指那些一向被用来实施间接言语行为,已成为一种惯常使用的标准格式。如:can you open the door?根据表达习惯我们可以推断出这句话并不是简单地询问是否能“开门”,而是表达请求。而非常规性的间接言语行为,这种言语行为要更复杂和不确定,因为它主要通过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背景信息和语境来判断。

二、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

随着人们对于礼貌的重视,间接言语行为已经成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人们为何不选择直接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想法,而采取拐弯抹角的间接表达,其中一种普遍的解释是为了遵循 “礼貌” 原则,实际上也就是为了维系听者或说话人的“面子”。礼貌在社交中充当着润滑剂的角色。它的出现为交际双方营造了一种良好舒适的交际环境,使双方以一种轻松的状态投入到交际过程当中,保证交际高效顺利地完成。直接的表达方式显得过于唐突,没有考虑对方的面子问题,因此在交际过程中是人们最不愿意采用的。而间接表达则避免了交际双方的针锋相对,给双方留下了更多的空间去思考斟酌,即使没有达到双方的交际目的,也不至于太伤面子。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心直口快,他们的表达方式过于直接,因此,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1.礼貌是间接言语行为的首要动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表示对说话对象的尊重,往往会选择使用间接语言。所以,礼貌成了间接言语行为的首要动因。多用于对别人表示请求的疑问句或委婉地拒绝别人的陈述句中。看下面一则对话:

John:Are you convenient tonight?Lets go swimming tonight.

Mike:I have to prepare for my exam.

对话中Mike并没有直接回答John的问题,而是说要为考试做准备。虽然没有直接说去还是不去,但是已经间接地回答了John,因为一晚上同时游泳和准备考试,时间是不够的。别人对你发出邀请,是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如果直接回绝别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出于对别人的尊重,人们选择间接言语来回答别人。

2.使用间接言语行为是为了增加语言的趣味性。有时候,平铺直敘的语言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因此,语言的生动形象通常要借助于一些修辞手段,而间接言语行为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单调枯燥的语言更具幽默性。下面是一位工人形容自己老板的话:He is a so kind man. 隐藏在这句话背后的真实意思其实应该是He is so harsh. 而由于谈论的对象是自己的上司,尽管他对老板极其不满却又不敢直说,便采用了反语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比如“John is a tiger”,这句话传达了好几种可能的含义,但决不是字面意义,即“约翰是只老虎”。要弄清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是哪种含义,就需要考虑语境因素。如果说话人随后又说“he is always energetic and seldom falls ill”,那我们就很清楚说话人的意思是约翰像老虎一样健壮。采用间接言语行为,比直接说“约翰很强壮”,更能让人记住“约翰像老虎一样强壮”。

3.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其他目的。间接言语行为还有其他的功能,如暗示,强调等。

看下面一位女士跟她老公的对话:That ring is so beautiful! 这句话是针对她老公说的,所以,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夸赞戒指很漂亮,而是要考虑她是不是想买了。

当说话者觉得直接陈述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者为了强调他的真正思想,他就有可能说出话语含义和字面意义不一致甚至相反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真正想说的话,从而达到了强调或充分表达自己情感的效果。如:

A. Who doesnt know that the earth is round?

B. Everyone knows that the earth is round.endprint

A句是以疑问句出现的反诘句,B句则是一般的陈述句。很显然,疑问句更能强调事实,语气更为强烈。

三、影响话语礼貌性的因素

1.社会关系的影响。话语的礼貌性深受社会关系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交际对象上。交际双方的地位、年龄、关系等因素影响着礼貌语言的使用。一般来说,交际双方地位、年龄越相近时,话语的礼貌程度越低。反之,所需要的礼貌程度越高。例如,汉语中,跟师长说话的时候,更多的是用“您”,而英语中,没有体现“您”和“你”的词语,只能是在名词前添加修饰语,如”dear”,“distinguished”,“honored”等等。

2.文化背景的影响。由于历史、政治、习惯、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的评判标准是不一样的。在一种文化中被公认的礼貌的语言或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未必是礼貌的。欧美人比较重视自己的个人隐私,所以见面的时候,不会主动谈起自己的家庭、年龄、收入等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而中国人见面的时候经常直接询问年龄、收入等,并且认为是顺理成章的。所以,为了体现话语中的礼貌性,要事先了解交际对象所处的文化背景,才能避免造成误解。

3.个人心理的影响。个人心理也会对话语的礼貌性造成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在一个特别严肃的场合,你为了活跃一下气氛,讲了个笑话,而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庄重的场合,讲笑话是不合理的,是没有礼貌的。

礼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它又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间接言语是寻求礼貌的一种很好的选择表达方式,但应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交际环境做出适当的选择,从而使交际双方处于一种放松舒服的交际环境,保证交际的顺利完成。综上所述,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礼貌是间接言语行为的首要动因。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确实能达到礼貌的效果。此外,间接言语行为还有许多其他的作用,比如间接言语行为可以给语言带来趣味性和多样性,提高话语的幽默性,还可以表暗示或强调等。因此,间接言语行为不仅仅是為了礼貌,它的许多其他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

参考文献:

[1]Brown,P& S.Levinson.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Leech,G.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作者简介:

于飞飞(1993.10-),女,汉族,山东青岛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国华(1971-),女,汉族,河北武邑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美国手语语言学研究。endprint

猜你喜欢

礼貌影响因素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礼貌举止大家学 !
礼貌举止大家学!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