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的探讨

2018-01-27王学民

农民致富之友 2017年13期
关键词:森林抚育间伐林分

王学民

一般在森林抚育间伐工作中可的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其内容都为对林木进行疏伐工作,为此在抚育间伐工作中其主要为,伐除森林中长势最好的树木,以此保证树木得以更好的生长,避免周边树木受到影响;伐除多余林木,在森林资源中,一些树木生长过于集中,使其养分争夺较为激烈,而采用抚育间伐的方式可以为树木创造更好的生长条件;伐除长势较差的树木,并清理周边,避免一些较差的树木传播病害等问题。

一、森林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错误

森林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全面的认识作为基础保障,若是在实际中工作人员对抚育间伐的内容理解错误将会造成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出现偏差,致使森林资源受到损坏,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第一,过度开采,这是在实际的抚育间伐工作开展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因认识偏差造成森林的过度开采,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环境;第二,抚育不当,为了使林木资源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许多工作人员只注重开发林木采伐经济价值,造成抚育工作不到位,破坏了森林培育的社会价值及生态价值。

2、有关森林抚育间伐的相关理论研究有待加强

理论知识作为实践执行的依据,其水平的高低关系着抚育间伐工作具体的开展,而理论研究的缺乏会造成相关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知识基础薄弱的情况,造成其在工作中更倾向于主观判断及经验推测等,在抚育间伐工作环节、流程的设计存在着科学性及合理性不高的情况,例如在森林抚育间伐中实践、位置、次数、数量等环节方案的制定中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严重的影响了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

3、因投资不足而导致难以达到抚育质量的要求

资金作为抚育间伐工作开展所需具备的基础保障决定了其开展及落实水平,而在许多地区的林业部门中存在着资金较少的情况,因此在抚育间伐工作的开展中需要以节约资金使用为要求。并且在一些地区为了减少林业开支,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对于抚育间伐工作也是区域形势,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资金投入,使得森林培育根本没有达到透光培育的要求,而且因为资金投入较少,工作不能够全面覆盖整个林区,导致抚育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为了能够为林业单位创造更多的财富,间伐工作不合理,并不是采小留大,采坏留好,而是对生长情况较好的林木进行采伐。抚育间伐工作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工作的落实进行监督和指导。

4、经营区域划分混乱,导致林分抚育不到位

对于森林的分类经营规划比较混乱,缺乏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禁伐区的划分不妥当。一些本来属于商品林或属于一般公益林区的林分,错误地纳入了禁伐区,是林业生产资源的正常采伐与利用受到影响。对于应该纳入禁伐区的林分,却错误地划分为商品林区,影响了森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对于一些林分而言,需要及时进行大量地抚育,却因为政策滞后的原因而导致抚育采伐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阻碍了林业抚育的发展,从而影响了林分结构的合理性,大大减少了森林的生長量,森林抚育间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提高森林抚育间伐质量的有效措施

1、提高对抚育间伐的认识,坚持以“伐”促“育”

对于抚育间伐的重要意义,必须提高认识,走出认识上的误区:一是坚持树立以“抚育”为根本目的,以间伐促进抚育,将间伐作为抚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间伐措施,将一些病态、枯败和生长过慢的小树木有选择性地采伐处理,从而增加森林的透光率,这些多余的树木被伐掉后,必然会增大树木对营养的平均吸收率,从而减少森林营养的流失,加速树木的生长速度。二是坚持以生态效益作为抚育间伐的第一效益。在确保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抚育间伐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抚育间伐的理论研究,不断完善抚育间伐评价体系

一是根据我国林区的实际情况,具备条件的林区应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间伐试验林区。特别是专业的植物保护研究机构,应该充分以当地的林区为依托,做好抚育间伐试验。通过试验,获取有价值的数据,探索出最佳的抚育间伐方案,为当地的抚育间伐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二是对于不同地区、不同林种应抚育间伐,应该着重研究间伐方式、间伐时间、间伐强度和间伐次数等,研究出一套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的成果,为当地的抚育间伐提高重要的参考依据。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汇总,最终形成面前全国范围的、权威的、统一的标准。三是不断完善抚育间伐的评价体系,提高抚育间伐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各林区抚育间伐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3、加大抚育间伐的投入力度,全面实施分类经营管理

一是加大对森林抚育的投入力度,按照实际作业面积和抚育作业质量拨付足够的抚育作业费用,抚育采伐生产出的“次、小、薪”材应充分利用,但不应进入木材“一本帐”。同时,加强间伐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力度,把新的试验理论及时补充并反映到间伐技术规程中,增加其可操作性,以便于掌握。专业人员应加强指导,强化“林业可持续经营”理念。二是科学进行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全面实施分类经营。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产经营的目的,科学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全面实施分类经营。

4、抚育间伐措施的发展方向

今后在理论方面,要研究间伐对林分的生长规律的影响、对林分自然稀疏的影响、对树冠光结构的作用、对林木的生理和生化过程的影响等。在经验上将提高间伐效应模型的精度和应用性。今后应加强间伐对森林景观方面、生态环境方面、森林的病虫害影响和森林野生动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完善间伐效应的研究工作。由于不能很好地评价间伐前后林分的其它干扰因素,所得出的各种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今后的间伐研究中要考虑其它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因子,以免得出以免得出错误结论。

结语:总之,抚育间伐是对森林进行管护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在进行森林抚育间伐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正确的理念,提高认识,坚持通过合理的间伐手段达到促进森林抚育的根本目的。endprint

猜你喜欢

森林抚育间伐林分
梨园间伐改形技术探索与建议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抚育间伐对油松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
4种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和酶活性特征研究
4种阔叶混交林的持水特性研究
森林抚育的意义及定向抚育模式的探讨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