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网围养蟹注意事项
2018-01-27陈庆艳
陈庆艳
1、网围的设置
湖泊网围养蟹,面积多大最适合.目前还没有什么标准,但从养殖管理是否方便、水域产出率的高低、对湖泊环境影响的大小等角度考虑,一般面积20~30亩较适宜。面积过大,尤其一些连年养殖的湖泊水域。由于养殖力式粗放,河蟹养殖的水域产出率低下,对湖泊的环境影响也较大,水域植被较难恢复,不利于湖泊的修复与生息,极易造成湖泊“荒漠化”,水生动植物品种与数量匮乏。
湖泊网围养蟹,不宜常年只在一个地方养殖,每隔2~3年就需轮换一次水域,使原来养蟹的水域通过水生动植物的自然繁衍,给湖泊恢复生息的机会。
网围养蟹的网围区不宜过密,网围与网圈之间间隔50~100米,这样便于水体自然流动,促进网围区内外水体交换,避免水富营养化。
網围以双层为好,内外层网围之间间隔5米左右,既可以保护内层网围免受损伤,避免河蟹外逃,又有利于间隔区内水草、螺蚌类的生长,为网围区提供新鲜优质的生物饵料。
2.蟹种的放养
网围养蟹要选择优质的正宗长江水系蟹种,蟹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敏捷、附肢齐全、指节无损伤、体表无寄生虫附着。不可投放早熟蟹种。
放养时间一般在3月上中旬,蟹种规格一般为80~100只/千克,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300只左右。不要因为网隔水体大而多放蟹种,稀放蟹种便于养成大规格成蟹,提高河蟹的规格。
网围养蟹最好先进行暂养,在网围区内再另设一个小的网围区,面积3亩左右,水深1.5米以内,蟹种应在暂养区养殖2个月左右。集中暂养利于蟹种的投喂和管理,提高蟹种的成活率。暂养期结束后把内设的网围拔去即可,不影响网围区的正常养殖。
蟹种放养前一定要消毒,有的养殖户拿到蟹种后.不进行任何处理立即放养,往往造成蟹种成活率低。一般采用10毫克/千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的食盐水浸泡3~5分钟消毒。
经长途运输的蟹种,要经过蟹种吸水过度再放养,具体方法是:将蟹种网兜放入水中后,迅速提出水面,放置3分钟左右,再入水半分钟左右,继续提出水面,放置3~5分钟后,将蟹种放到平板上,由其自主爬入水中。长途运输的蟹种须在第2次提出水后再进行消毒。蟹种放养应避开雨天、大风、雾气大的天气。
3.饵料的投喂
网围养蟹一般要求前期投喂精饵料,以促其尽快脱壳生长,提高成活率;中期饲喂粗饵料,使其长大壳、避免早熟;后期:再饲喂精饵料,促进蟹黄积累,提高河蟹品质。
网围区内要根据情况适时种植或移植水草、增殖螺蛳,为河蟹提供自然的生物饵料。水草品种要多样化,避免单一。网围区大最好是沉水植物、漂浮植物兼而有之,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芦苇、浮萍等各种水草相互着生,此消彼长,长盛不衰。
投喂饵料要定点,从蟹种投放时就要定点投喂,但须多点分布,投喂点间距约10米,便于观察河蟹的摄食情况,确定下一次的投喂量,也便于河蟹就近摄食,还可利于清除残饵,防止残饵腐败,消除水质污染。
饵料要经过适当加工后投喂,杂鱼等须煮熟并切成小块,大个体的螺蚌砸碎外壳,豆饼等饼粕类要泡透,小麦、玉米等子实类饵料要煮熟,土豆要煮熟并切碎,蚯蚓、黄粉虫等拌成混合饵料进行投喂。
投喂次数:一般每天投喂一次,傍晚投喂,次日早上检查,以便确定下一次的投喂量。养殖前期和后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占70%左右;养殖中期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植物性饵料占70%以上。夏季以各种水草和水域中的螺蚌类为主,投喂饵料要少,避免大量有机质积累造成水质破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