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防治水土流失

2018-01-27郭疆

学周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生态环境

郭疆

摘 要: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来维持水土是针对当前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现状而提出一项科学、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有助于緩解当前严重的水土流失困局,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此,我们可以从生态自我修复的主要内涵和必要性入手,进一步总结了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防治水土流失的相应措施,以使防止水土流失落到实处。

关键词:生态环境;自我修复;水土流失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6-018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119

一、生态自我修复的主要内涵

以宏观视角来看,大自然的生态修复主要指利用生态系统自身具备的协调、整合功能来修复生态环境。一般状况下,为了推进生态环境的修复速度,还可以适宜地采用一系列人工干预来作为补充。生态自我修复理念的倡议与推进来源于可持续发展观,其核心在于依据生态系统自身所拥有的循环更生功能,加以适当人为措施的干预,继而把地域之内的生态资源有效利用,加快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创设人与生态融洽共处的良好氛围,将水土流失情况控制在预想范畴以内[1]。

二、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加强水土保持的必要性

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连同损坏植被、开拓耕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我国土地的水土流失问题不断加深,这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的后果。在愈来愈强调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当今社会,若是还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则局面将难以想象。针对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的实际态势而言,总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面积广,流失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较高比重,若是不加以足够的关注,及时采取措施防治,这个面积只会不断增大;其二,强度大,特别是部分流失现象较为突出的区域;其三,泥沙流失严重,影响地表径流的流通;其四,危害性强,水土的大量流失致使耕地面积急剧减缩,给大自然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2]。根据以上提到的当前水土流失的基本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促进水土维持保护工作是迫在眉睫的关键课题,而生态的自我修复这一全新、科学的生态维护措施自然存在其推行的重要意义,生态自我修复相关措施的推行具备合理、科学的理论前提,关键在于对各式各样的生态学、环境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合理运用,有助于确保生态自我修复的推行更具全面性和合理性,在具体推行生态自我修复的相关措施时,要以生态系统发展的基本定律为主要参照原则,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纠正错误认识,使生态维护、生态建设真正实现适宜、科学发展,由此可见,生态的自我修复同以往采取的生态维护方式相比存在诸多先进之处,于我国的当前的水土维持工作而言意义重大。

三、 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防治水土流失的相应措施

1.因地制宜,加以人工辅助。生态的自我修复总体来看重点在于借助生态系统本身的能力来达成的,落实生态的自我修复必须要提前拥有相应的自然条件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区域均可以采用同样的措施来进行防治,各个水土流失区域生态自我修复的内在潜能、期限存在差异,大部分植物成长情况也有所不同,因而必须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维护策略。此外,实行生态的自我修复方案如果只是依靠自然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单纯地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条件是很难还原植被原有的面貌的,还需要借助利用多种多样的人工手段,进一步增强生态自我修复的整体效果。由此可知,在生态自我修复过程中,有关部门除了要因地制宜落实生态修复的各项措施以外,还需妥善地协调好生态自我修复同人为手段辅助之间的关系,不能片面地认为所谓的生态自我修复就是要纯粹依靠自然生态的力量不借助任何外力,而是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

2.协调好小流域综合防治同大区域封育维护之间的关系。小流域综合防治应当在人口聚集、密度较高的水土流失区域来开展,比如说黄河中下游地区,可以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农业等多方面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来治理,与此同时在小流域区域内实施系统化治理,协调好当地居民的粮食及收入问题,从小流域进行开发,大区域实施维护,为后续大区域封山禁牧的推行提供有利的背景条件。我国大多数区域人口众多,土地面积少,土地资源开发使用的频率高,力度大,水土流失问题突出,一定要采用小流域综合整治的方式。其主要的特征表现为治理要求的准则较高,小区域之内整治的速率更高,效果更好,然而所需资费投入量大,耗费的劳动力也相对较多,整治的区域面积小,而在地狱广阔,人烟稀少的区域更适宜实行封育整治,所需投入的费用、劳动力均相对较少,修复面积更广,综合整治效率更高,推行大区域的封育维护,能够有效地推进整治维护的效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扩展防治的面积,实现初步防治的目标。这是现今状况下,推进防治水土流失的一条关键举措,由此可见,水土防治工作要做好抓一大一小的防治工作,在小流域区域内实行综合防治,在大区域内实行封育维护[3]。

3.要处理好封与用的关系。所谓的封山禁牧主要是为了修复优良的自然环境而推行的措施,在那些降水量丰富,植被修复速度快的区域,应当适当地运用生物条件,在整体条件更好的草原区域应当推行轮流封禁轮流放牧的方式,防止过度放牧,并准确地把握好植被生长的规律,以科学、可持续的手段开发当地的生物资源,进而让封育维护的成效可以有助于当地居民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经济收益,达到生态和经济的共赢[4]。

4.政策的约束功能。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保护水土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需要提供相宜的环境背景,植物的成长所需求的环境条件可概括为温度适宜、气候温和、降水充足,因而在实行生态修复的区域内,人类务必要采纳相应的措施来维持生长环境的稳固性,在限制人们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些政策来管束当地居民不合理的行为举止,必要时还要制定相应的惩戒机制,严令禁止人们过度损坏地表植被、破坏水土的一些行为,对于部分地表状况已经极为恶劣的区域,依靠生态的自我恢复已经无法起到作用,只能依靠采纳有效的工程手段才能防治水土的不断流失,在采用工程手段维持水土时,一定要严格地遵循有关的方针政策,避免二次损害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铁大梁.论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5):59.

[2] 潘竟虎,魏宏庆.区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及效果评价——以长江流域两当河上游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192.

[3] 戚世强,张芳.生态修复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优化作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7):10.

[4] 喻治水.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5(4):160.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