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温杯不是中年人的迷失

2018-01-27林栗

党员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黑豹保温杯恐慌

林栗

近日,保温杯突然成了热点话题:中年男人手拿保温杯,里边或许还泡着几颗枸杞,似乎成了“中年危机”的典型画面。

其由头是一位网友讲述自己朋友的经历。前段时间朋友去给黑豹拍照,回来甚是感慨:“不可想象啊!不可想象啊!当年铁汉一般的男人,如今端着保温杯向我走来。”

之后,黑豹乐队鼓手赵明义在微博上“认”下了自己的保温杯。这一事件被迅速地和“中年危机”联系在一起,一篇“10万+”的热文在细述了中年人的重重压力之后,表示:“记住,中年危机最后的倔强,绝不拿泡着枸杞的保温杯。”

听说我的保温杯

在微博上火了?

摇滚乐手手里的保温杯,引发了失望、自嘲、诉苦、恐慌等种种群体情绪。走进中年的人们似乎从中看到,自己曾经激情的青春与沉闷的现在,尚在青年的人们也仿佛从中辨识出自己的将来。

为什么?一种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品,何以承载了这么丰富的情绪?当人们感慨中年、恐慌中年,又是在恐慌些什么?怎样才是“理想中年”的生活?

保温杯之所以会成为一个“事件”,首先在于端着这只保温杯的,是黑豹乐队的鼓手赵明义。黑豹乐队——这个在上世纪90年代红遍全国的摇滚乐队,是那一代人难以磨灭的青春记忆。

在中国摇滚乐的黄金十年,从崔健到黑豹,摇滚文化承载的是一代人对于自由和自我的期待。

所以,当一头短发、略有发福的中年赵明义端起一只保温杯,意味着那种属于“反抗”的外在形式已经面目全非。

而且,保温杯也不只是保温杯。在中国,“喝热水”是代代相传的生活常识,也是所谓“养生”的入门级要求。

所以,当曾经叛逆的你,选择了随时喝保温杯里的热水,就证明至少在生活习惯上,你已经重新靠拢了“主流”。

但是,“青春”的逻辑永远与此相反。所以,一旦变任性为小心翼翼,就意味着老了,意味着一切年轻时曾经有过的硬气、嚣张、不羁,都已经丧失殆尽,向人生投了降。

自嘲和恐慌的,

到底是谁的中年危机

赵明义在微博上的反应,是平静中带一点淡淡的自嘲。事实上,真正在恐慌中年危机的未必是拿保温杯的赵明义,而是感叹“不可想象”的中年摄影师,和热传这件事的中青年网民。其中的主要力量,恐怕是“80后”甚至“90后”的青年人——那篇热文的作者,便在文章中说:“哥作为20岁就开始考虑40岁人生的老成少年,从被人称呼小兄弟,到习惯了被不长眼的孩子叫叔叔,血泪的经验告诉你,少年,过了20岁,眨眼25岁,秒过30岁,飘飘忽忽眼瞅奔40岁,不早做好准备,到时候哭的时间都没有。”这种焦虑感,显然是属于30岁上下青年人的焦虑。

遭遇“中年危机”的年龄段正在不断提前。2017年初,“88年出生的中年女子”和“‘90后步入中年危机”就一起刷过屏。是的,在城市里打拼的青年们,确实有很多理由焦虑。他们承受着快节奏的工作压力,疲惫地加班,却似乎并没有希望靠这些努力过上“想要的生活”,而是越来越深地陷入到租房、买房、还贷、育儿、养老的无休止战役当中。除了累,更令人心酸的是平庸感:曾经梦想过的一切,都渐渐在现实中被消磨掉了,似乎再也不会实现了。

想要认同这样沉重的现实,却又毕竟心有不甘。在心里感觉自己明明还是当初的少年,但年龄却不会骗人,那个数字和真实的身体感受都在提醒——你已经不再年轻。一方面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靠丰沛的精力和前方的希望来“折腾”,另一方面又无法在现实中及时拥有像父辈或兄辈那样看上去“完满”的日常生活。在这两者之间的夹缝里,不再是最年轻的青年人感受到了危机和虚无,他们借由每一个出口来发泄和疗愈自己,无论是“感觉身体被掏空”还是“我也端起了保温杯”,都是类似情绪的体现。

但这种被表达的中年恐慌,混杂了犹豫、伤感、不舍的情绪,恰恰证明其主体仍然是青年人。只有尚未真正迈进中年的深宅大院,只是在门槛上徘徊,才会用这些张扬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一种“后青春”的症状。真正的中年人在做什么?也许一部分早已在现实的战场中将这些情绪遗忘,而更多的人则把所有的心情都融入到了只属于自己的沉默。

什么是好的中年生活?

如果端着保温杯的中年生活不值得期许,那么怎样才是一个中年人应该过的生活?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对于“好生活”的想象总是狭隘的。我们不爽于父母长辈只认为稳定和按部就班的好生活,但与此同时年轻人对于好生活的想象也未必就宽广多少。能得到最广泛认同的或许有两种——一是关于青春的想象,如上世纪90年代摇滚乐手般张扬自我、激情四溢;二是关于成功的想象,事业有成,引人艳羡。换句话说,就是或者能拥抱“诗与远方”,或者生活在眼下却没有一点“苟且”。前者应该不分昼夜喝着酒,而后者,大概身边永远有人给送上一杯热茶。

2017年8月,导演诺兰来中国进行《敦刻尔克》的宣传活动,他也拿起了一只保温杯。相比于赵明义引发的唏嘘,诺兰的保温杯似乎引发了更多有喜剧感的调侃。

拿保温杯的摇滚乐手令人唏嘘,因为他不见了从前的青春,也并不是当下所谓的成功者。所以中年危机向低年龄蔓延,因为富有才华和勇气的毕竟是少数,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只属于金字塔尖的少数人。

但这是面对真实生活所应有的态度吗?无论是叛逆还是成功,都未必不是标签化的虚荣。一个比“中年危机”更需要面对的事实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学会如何在现实中建立好的生活,甚至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良好生活。

学者陈嘉映在他的《何为良好生活》一书中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把“德性”与良好生活关联到一起:“有所作为跟成功学没多大关系。今人把有所成就的人统称为‘成功人士,实则,成功人士和不成功人士一样,有的过着良好生活,有的品格低下、灵魂干瘪。”

这是理想化的范式。但是在唯成功至上、唯青春至上的社会氛围中,一个在事业上小有成就的中年男人,在工作中不擺架子、不提要求,而是带上一只自己需要的保温杯,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素养的体现。甚至,如果“当年的铁汉子不该拿保温杯”或“中年男人应该如何才不失尊贵”成为一种“准主流”的群体意识,那拿起保温杯的赵明义简直就是在20年后践行了另一种“反抗”。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被外界的标签和期待所左右,诚恳地对待自己的身体,认真地践行自己内心所信奉的价值,也许这才是足够好的中年生活。同样,能认同中年人如此生活的社会,也许才是一个更为成熟的社会(摘自《新京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黑豹保温杯恐慌
德国KF51黑豹坦克
“黑豹”呼啸,谁敢来战
“本领恐慌”与“看家本领”
设计保温杯
猎犬黑豹
绳短不能汲深井——保持“本领恐慌”
保温杯里,该不该泡枸杞
《黑豹》中的超级材料
保温杯托贴
MERS可防可控别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