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8-01-27干诚
【摘要】随着“中国梦”思想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正与世界其他国家一道开创出属于自己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国家对语言人才,尤其是外语人才的需要备显突出与重要,这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中国梦 一带一路 大学英语教学 机遇 挑战
一、引言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的思想与理念深入人心,已成为全中国各族儿女為之奋斗的目标。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加深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已然成为世界各国瞩目的焦点,中国的对外合作与交流需求不断增加,这对我国语言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和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受众面最广的语言教学,理应为我国语言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语言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我国资深外语教育专家文秋芳教授(2016)指出,我国语言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诸如“缺乏非通用语专业布点顶层设计机制”等问题,然而,一味扩大非通用语专业招生并非良策,因此,作为世界通用语的英语仍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大学英语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有可为,也应大有所为。然而,要让大学英语教学为我国在新时代作出更大贡献,培养、输送更多优质外语人才,首先必须正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挑战和问题,革故鼎新,方能建功立业。
在我国与世界各国加深交流与合作,密切联系与纽带的背景下,语言的实际使用能力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立足培养学生的实际英语运用能力。但现状往往并不能让人满意,马武林,胡加圣(2014)在探讨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产生重大冲击时,指出国际MOOCs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质量、课程内容及评价方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他们还特别指出“学生用大量时间备考四、六级,机械背单词,做阅读理解,练习标准听力”的弊端,并说“习惯于四、六级标准听力的同学在MOOCs面前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可见,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一定要走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长期以来给教学所设定的应试怪圈。要调整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构建适合新时代需求的课程体系,就必须废除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在此之前,也要采取措施尽可能淡化这一考试的社会影响力。新的时代背景需要我们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因此,将大学英语教学仅仅局限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狭隘视域里,会造成学生只满足于在这一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这与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需要背道而驰。胡开宝,谢丽欣(2014)探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他们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而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因为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教学能实现三大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人文素养提升与心智发展。重视人文素养,重视通用及通识英语教育,与目前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举措是相符的,而加强通识教育也是当前世界许多高校普遍倡导的。陆道坤,蒋叶红(2016)在探索一流本科建设这一问题时,以西南联大的通才培养和通识教育理念为例,指出其对目前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可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作为通用、通识课程的地位不应受到动摇、质疑,甚或是否定,不应将大学英语课程贬低至完全是为其他专业服务的一种工具,也不应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率挂钩,这些理念和做法都是错误并且有害的。构建新时代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我们应大力倡导人文素养的提升,注重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拓展国际视野,改革评价体系,以便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栋梁之才。
三、结语
“中国梦”思想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全世界刮起一股中国风,让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国家的对外合作与交流需求,面对我国参与国际事务、参与国际竞争的需求,语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被再次突显出来。作为世界通用语,英语一直以来都在国际交流的世界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对英语教学的需求也再次被突显出来。然而,大学英语教学虽然肩负为国培养优秀外语人才的大任,自身却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并需解决诸多困难。新的时代、新的背景赋予大学英语教学更大的使命,然而,长期存在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却与新的时代、新的历史使命背道而驰,严重影响了我国优质外语人才的培养,因此,应该努力淡化这一考试的影响,让教学回归到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上,而非应试解题的技巧培训中。虽然存在颇多困难和挑战,但新的时代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发展的新契机,围绕国家人才培养目标,整合各方技术和资源,革新教学体系,开发、完善新的课程,建立、建构合理的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学终将焕发出新生机,展现出新面貌。
参考文献:
[1]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界,2014,(3):12-19,36.
[2]陆道坤,蒋叶红.从通识教育到一流本科建设——基于西南联大的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6,(5):94-100.
[3]马武林,胡加圣.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J].外语电化教学,2014,(5):48-54.
[4]文秋芳.“一带一路”语言人才的培养[J].语言战略研究, 2016,(2):26-32.
作者简介:干诚(1980-),女,浙江宁波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