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融合转型

2018-01-27

中国新农村月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媒介传统媒体转型

融媒体时代的记者要树立融合思维、创新意识,结合所在媒体和自身实际,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建立融合新闻语境下的跨媒体思维模式,开拓新闻生产的“疆域”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和国外媒体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目前,无论从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宏观政策,还是从各新闻单位的现实需要和发展实际,以及受众信息获取与沟通交流需求,都预示着我国融媒体发展时代已经来临,且融合进程在不断深入推进。

关于媒体融合,学界的共识是它包括了体制、技术、管理、新闻生产等多方面的融合。其中最基本的融合当属新闻生产,因为在新的媒介生态下,新闻生产的社会环境、职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顺应这种变化,新闻生产的主体——记者,必然也要融合转型。

融媒体时代新闻生产趋势

随着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传统媒体要在融媒体时代中占有一席之地,要做的就是紧抓融媒体的发展趋势,认清形势对新闻生产模式进行变革。这些形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新闻传播生产的多元化。融媒体时代改变了传统新闻学、大众传播学自上而下单一的传播生态环境,呈现出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以多元化信息传播为关键、以沟通互动分享为目标的“大传播”方式,且这种方式还在持续不断演变。

多种媒介形态的聚合化。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是聚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态,在保持各自原有的传播语态和理念的前提下,选题、采访方式、报道手段上均有不同,各有侧重,表现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大媒介”形态,包含了各种媒体优势、媒介产品极其丰富的聚合化形态。

顺应形势实现记者融合转型

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新闻生产方式、多种媒介形态、时效性要求的提升,令记者的职业定位和角色不断发生变化,面临自身角色认知的困惑和全新的考验。

1.主动适应新形势,重置角色定位

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记者的职业定位随之发生变化,稿件采写已不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大量精力要用在对各种“碎片式”信息的整合、核实、解释分析、推送共享上。

这要求融媒体时代的记者,必須突破在传统媒体新闻报道中形成的工作惯性和认知障碍,重新进行职业角色定位,从新闻生产者转变为新闻服务者,将受众作为服务对象,提供优势新闻信息服务。同时,应具备理性的判断能力、清醒的新闻意识、不断更新的融媒体新技术理念,坚持发挥专业新闻判断的优势,运用更多元、更有吸引力的呈现方式报道新闻。

2.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提升创新能力

新兴媒体记者,由于媒体形态尚处于摸索阶段,且大多没有新闻从业经历,缺乏扎实的新闻采写处理能力,特别是在“把关”上缺乏判断和认知。所以,传统媒体时代形成的职业意识和新闻价值标准,在融媒体时代依然会起到重要作用,客观公正、注重导向、可靠信息源等新闻职业操守的基本原则不会过时。

结合所在媒体和自身实际,转变思想观念,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建立融合新闻语境下的跨媒体思维模式,开拓新闻生产的“疆域”。同时,提升业务创新能力,以创新推动融合,通过融合实现转型。endprint

猜你喜欢

媒介传统媒体转型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