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猪”撬动一个产业
2018-01-27赵青
赵青
2017年12月20日,荣昌区荣隆镇。
凌晨3点,万籁俱寂。李英起床,洗漱完毕,准备清扫养猪场。
十年前,李英和丈夫开始养殖“荣昌猪”,创办起养猪场。对她来说,这家养猪场,这些“荣昌猪”是“宝贝”。它们,一头连着餐桌,一头拴着生计。
打造品牌
2017年9月20日,荣昌区高峰村。
阳光穿过浓密的树叶,洒落地上,斑驳相映。
重庆日泉农牧有限公司养殖的猪,正“听”着音乐,“漫步”在树荫下。
几年前,尹平安放弃在广东的产业,来到荣昌创立了这家公司。他想打破传统的养猪模式,发展种养循环的现代农牧业。“让猪听音乐”,便是其中一环。
这些年,在尹平安带领下,日泉农牧的现代猪舍、生态农业园,一点一点地建了起来。
公司副总经理刘钢说:“目前,我们已形成种养良性循环的系统。”
日泉农牧采用了高位发酵床,把回收的粪污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实现对猪粪的零排放。
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管网,将猪粪发酵产生的沼液,抽到高位蓄水池储存。然后,在周边种植果桑、葡萄等应季蔬果。一旦蔬果有需要,即通过水肥一体化管道进行浇灌。
这样的方式,科学地消纳了猪场粪污,也提升了经济效益。
在种养循环的背后,则是一套“公司+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日泉农牧算过一笔账:以农户到公司每批次认养500头猪为例,按照猪肉出栏体重230斤、上市率95%、肉料比在2.3至2.5之间、公司保底回收价每斤8元来算,农户每年可出栏两个批次肉猪,年收益将达18万元。除去土建、设备以及猪苗等费用,在正常情况下,3.5批猪出栏便能收回成本。
这是一种共赢。
像这样的养殖场还有许多,李英的家庭养猪场也正在尝试种养循环。
如今,荣昌区已经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种猪场、种养生态循环基地。“荣昌猪”已不仅仅是一个品种,还是一个现代品牌。
借助“东风”
2017年12月20日,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大厅。
巨大的电子交易屏上,生猪的价格、运输情况等正在实时更新。
这是全国最大的、统一的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平台。
无论是养殖场,还是散养户,只要实名认证,填报交易参数,通过这个平台,都能实现生猪的活体线上交易、线下交收。
每年,日泉农牧出栏的15万头生猪,有数万头会挂在“网”上交易。
这些养殖场、散养户,愿意让猪“上网”,是看中了它的“透明”。
过去,生猪交易,串联买卖双方的是猪贩子。在这种交易模式下,一切由猪贩子说了算,存在“打白条”“抬价格”“降品质”“盲目养”等诸多弊端。
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交易市场的建立,结合了生猪流通的特点,设定生猪交易标准,开启第三方支付,实现电子结算,打破了地域,联通了信息,提高了生猪交易的效率。
在这个平台上,养殖户能够及时地了解全国生猪价格走势,根据市场供求信息决定饲养规模和饲养周期,改变生猪交易价格波动较大的现状,“让生产不再跟风、让买卖不再盲目”。
就像小米手机的创始人雷军所说的,“站在风口,猪都可以飞起来”。
借助互联网,荣昌猪卖出了好价钱,而“荣昌猪”这个品牌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现在,这个交易市场,实现了年生猪在售量1亿头以上,占全国生猪年流通量的近30%;年成交量3500余万头,占全国生猪年流通量的近10%;交易商近5万户,交易范围实现全国覆盖。
而荣昌,不仅是“荣昌猪”的养殖基地,也成为全国生猪的交易中心。
延伸链条
2017年12月19日,重庆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监控中心里,中央电子屏正显示着车间生产的实时画面。
画面中,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60余名工作人员按照规范操控机器,生产着羊包虫病疫苗、猪瘟活疫苗等10余种疫苗。
澳龙生物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动物(猪、牛、羊)用生物制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世界上第一条年产10亿头份的羊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生产线就是其建成的。现在,公司的产品已经销售到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西部七个省市区,市场广阔,年产值达1.5亿元。
“每年,我们将利润的15%用于产品创新研发。”公司总经理伏刚说,打造百年品牌,是澳龙生物的目标。
像澳龙生物这样的企业,在荣昌区如雨后春笋,正在兴起、壮大。
养一头“荣昌猪”,再卖掉它,创造的价值是有限的。
围绕“一头猪”,延伸产业链,创造的可能是无限的。
这些年,荣昌区通过工业化、信息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式,打造农牧产业,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新兴业态,已经集群发展饲料加工企业26家,GMP医兽药企业18家。
现在,荣昌是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全国最大的饲料兽药生产加工基地、集散地,其生产的生物医兽药产品已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荣昌,正在用“一头猪”撬动一个产业。
品牌辐射
2017年12月20日,荣昌区板桥工业园。
中午,企业食堂里飘出阵阵回锅肉的香味。这是當地的一道美食。烹饪美食的主食材——猪肉,便是从李英那里买的。
养猪场创立后,李英在园区外租了个门面,卖起了猪肉。
每天,清扫养猪场、经营肉店,凌晨3点起床、晚上10点休息,虽说相当辛苦,但李英心里却是甜的。
“养殖‘荣昌猪后,收入比以前在外面打工时涨了一倍。”李英笑着说。
李英家的收入增长,是荣昌众多百姓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产业兴旺是振兴乡村的重要一环。一个地方经济的增长和百姓生活富足,离不开产业的兴旺。
借助“荣昌猪”这个品牌,荣昌成功地打造了生猪产业;通过养殖生猪,众多百姓摆脱了贫困,荷包逐渐鼓了起来。
未来,这里的生活将更加美好,“荣昌猪”的内涵也会继续丰富。
按照“坚持创新引领、突出工业重点、打造农牧特色、带动商贸繁荣、促进三产联动”的思路,荣昌将加快国家高新区建设,推进“中国现代农牧科技高地”的建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