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最美当属夕阳红

2018-01-27宁小倩

当代党员 2018年2期
关键词:养护中心医养养老

宁小倩

养老,既关乎民生,也关乎经济。

2017年10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重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较早较快的城市。据市民政局的最新数据,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704万,约占户籍人口的20.8%。

这组数据的背后,揭示了发展养老产业的巨大潜力。

最近几年,随着“医养结合”模式的探索和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的推进,相关部门出台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机构、社区等多级养老模式日趋完善。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如今,这一梦想照进了现实。

首创“医养结合”模式

璧山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杠老年养护中心。林木葱郁,鸟语花香,空气沁人心脾。

80多岁的邱婆婆正在康复器材的帮助下练习走路。去年,邱婆婆遭遇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出院后,还需要长时间的康复训练。然而,普通养老机构不能做康复训练,如果不住院,就要在养老机构和医院间来回奔波。

住进青杠老年养护中心后,邱婆婆的困难迎刃而解:“我平时可以住在养老区,需要康复训练时到中心的康复科,有医生护士照看,家里人也放心。”

在青杠老年养护中心,依托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和医护团队,恰好补上了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上的“短板”。

此外,它还有一套养老区、慢病区、医院本部之间的循环转区机制。当老人生病时,可立即转到慢病区;如果病情加重,通过“绿色救治通道”转往医院本部;待病情稳定后,再转回慢病区或养老区。

护士和护理员24小时值班,他们每天除了为老人做身体维护外,还要负责陪伴老人的生活起居。为了防止老人发生危险,每个老人手上都带有无线定位腕表装置。

从大学退休后,张爷爷原本和老伴单独住在一起,大儿子在美国定居,小女儿也早已有了自己的家。

三年前,张爷爷的老伴因病去世,他开始一人独居。张爷爷不愿意跟子女住在一块。他总说:“儿女有儿女的生活。”

在老同事的推荐下,张爷爷于2016年来到青杠老年养护中心,平时在养护中心生活,周末由养护中心将他护送回家。张爷爷对这样的生活节奏很满意。

2009年,青杠老年养护中心成立。它是全国首家大型公立医院主办的养老机构,全国最早探索“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之一。

由于公立医院具备良好的设施、技术、服务能力,其自办养老机构具有明显的优势。如今,“医养结合”模式已然成为老年群体选择养老的新趋势。

让“养老”变“颐老”

2017年12月13日,九龙坡区二郎街道科城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用。这意味着,整个社区老年人没地方居家养老的大问题得到解决,老人们从此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享受50多项养老服务。

科城路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由科城路社区原来的办公用房改建而成,为一栋三层高的楼房,总面积约600平方米,总共有十多个活动室。

68岁的杨富泉老人是科城路社区的居民,也是原重庆钟表厂的退休职工。

“十多年前就开始享受退休生活,太闲了。”杨大爷说,退休后,孩子平时全都去上班了,孙子和外孙都在上幼儿园,自己除了和老太婆一起去买菜,就只能在家里看电视。

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用以来,杨大爷便天天来这里的棋牌娱乐室跟人下象棋,多了一个交朋友的渠道。杨大爷说,自己的晚年生活才刚刚开始。

为了让老人们享受到专业化、高质量的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采取公建民营的模式,由养老公司的专业人士负责管理与服务。

比如,每周的活动和课程,都是由老年大学的老师和社工等专业人士授课,根据老人的需求安排课程内容。

以上只是重庆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缩影。除了机构养老,大部分老年人采取社区养老的方式。老年群体有养老需求,却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社区养老正好满足了老年群体对居住在熟悉生活环境的渴望。

通过推进民生实事社区养老服务“千百工程”,全市计划在三年内新增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

“我市将对社区养老服务实施规模化、连锁化、集约化营运模式。”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支持养老机构或养老服务企业运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这意味着,市场功能在推动社区养老服务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养老产业方兴未艾

从沙坪坝区歌乐山镇沿公路前行一公里,便来到以前的重庆机电校所在地。如今,这里是合展天池老年养护中心。

多年前,合展天池老年养护中心创始人郭彬的父亲得了脑梗塞,一直靠母亲照顾。2007年,郭彬开始考虑为父亲找个养老院。他走访了市内几十个养老机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许多养老机构感觉就像招待所”。

在商界打拼几十年的郭彬从中看到了商机。“为什么我不来做这个呢?”当时46岁的郭彬萌生了一个想法——开办养老院。

2012年9月,合展天池老年养护中心成立,投资2.3亿元左右。如今,它已经成为市内规模较大的民营养老机构。

合展天池老年养护中心也采取了与公立医院“牵手”的医养结合模式。重庆市人民医院歌乐山门诊部就设立在养护中心里。

“与医院合作,解决了养老机构只能养、不能医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社会养老院都无力自建醫疗机构。”郭彬说。

歌乐山环境清静,除了合展天池老年养护中心,还有一些民办养老机构临街而建,从而形成了养老一条街。

近几年,一些跟养老产业相关的企业和项目不断涌现,政府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市政府《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对依法设立的养老机构,将免征增值税;符合条件的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可同等享受小微企业税费减免、创业补贴、投融资支持等优惠扶持政策。

尽管前景广大,但养老产业目前仍处于试水期,发展中的诸多难题也亟待解决,诸如民众缺乏对民办机构的信任、医疗条件不足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尽管当前养老产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是,有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养老产业一定会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养护中心医养养老
医养当兴
喜迎国庆 为祖国喝彩
我为燕达代言
——记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成立10周年活动
黄凤林:甘作失能老人的“孝子贤孙”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