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山西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8-01-27刘润民
刘润民
同志们:
今年山西省的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与省文化厅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一并召开,主题是一致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传达贯彻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部署要求,总结交流过去一年来全省艺术创作情况,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艺术创作任务,进一步组织和动员全省文艺战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创新时代山西文化建设新篇章。从今天起,山西省文化厅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就正式成立了,希望“艺委会”按照“章程”各项规定,做好全省文化艺术创作生产的规划引领、评选评审、意识形态导向把关等各项工作,团结好国内外、省内外艺术领域的专家,发挥好文艺智库的作用,力争把“艺委会”建成全国一流的专家委员会。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2018年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精神,五位代表作了大会交流发言,其他同志由于时间关系,进行了书面交流,提供了很多鲜活经验,很有见地,对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深受启发。下面,我讲两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2017年全省艺术创作情况
去年,全省文化系统和广大艺术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中国梦”主题,以极大的热情投身艺术创作实践,推动全省艺术创作繁荣发展,艺术活动精彩纷呈,展现了实力,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形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赞誉,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艺术创作取得丰硕成果。推出了音乐舞蹈史诗《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晋剧《党的女儿》《暖冬》《日昇昌票号》《唐宗归晋》《甄洛女》《孝庄长歌》、蒲剧《老鹳窝》《红色绝唱》《洪洞好人》《樱桃花开》《枣儿谣》、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两狼山上》、北路梆子《宁武关》《平城赋》、京剧《陈廷敬》、临县道情《吕梁护工》、话剧《热泉》及民族交响乐《山西印象》等一大批优秀剧目。这些剧目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很接地气。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和音乐舞蹈史诗《为有牺牲多壮志——右玉和他的县委书记们》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名录,这是文化和旅游部2016年实施该工程以来,我省连续三年上榜,在全国也并不多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党梆子《太行娘亲》以及2016年首批入选精品扶持的晋剧《于成龙》都是市级院团的作品,说明我们市级院团也完全有能力有实力打造国家水准的精品之作。同时,我省选报的大戏晋剧《暖冬》《泥火情》,小戏《懒三脱贫记》三部作品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剧本扶持名录。我省艺术创作生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继续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二是成功举办了首届山西艺术节。这是2017年文化工作的最大亮点。这次活动共由开闭幕式、表演类、展览类、群众主题性活动4大板块29项活动组成,历时40天。表演类活动包括47台省内剧(节)目、8台优秀国外省外剧目,涵盖了戏曲、话剧、舞剧、音乐剧、音乐舞蹈史诗等9大艺术门类,囊括了京剧、晋剧、蒲剧、越剧、黄梅戏、楚剧等14个剧种,24位省内“梅花奖”演员、10位省外“梅花奖”演员竞相献艺,为山西人民奉上了规模盛大的舞台艺术盛宴。其中的第十五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活动,共有28台剧目参评,14台剧目展演,评选出8台“杏花新剧目奖”,5台优秀剧目奖,30个单项奖,一批优秀剧目和艺术新人脱颖而出。展览类活动分为12类23项,中国画、油画、书法、篆刻、雕塑、摄影、壁画、精品藏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工艺美术珍品等万余件作品参展,其中既有首次公开展出的上起元代下至当代的傅山、张大千、齐白石、潘天寿、黄宾虹等巨匠的精品藏画,又有毕加索、达利、安迪沃霍尔等世界级艺术大师和众多国内名家的佳作,还有来自当代书画名家描绘山西的最新力作,以及广大网民、艺术爱好者的摄影、美术作品,较好反映了美术创作在当代山西的传承、创新和探索历程。
首届山西艺术节汇聚了近年来我省艺术发展的主要成果,是全省文艺战线的一次大集结、大检阅,创造了参评参展艺术作品最多、艺术种类最全、艺术水准最高、活动规模最大、群众参与最广等多个“山西艺术活动之最”,实现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节宗旨,圆了全省几代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抒怀、为山西放歌”的梦想,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三是“山西文化走出去”迈出坚实步伐。我省是文化大省,如何讲好山西故事,宣传展示好山西形象,是我们的重要职责使命。2017年我们通过保利院线这个渠道,开展“山西优秀舞台艺术中华行·全国保利院线巡演”,组织舞剧《粉墨春秋》《吕梁英雄传》《千手观音》、说唱剧《解放》、晋剧《日昇昌票号》、话剧《甲午祭》、民族管弦乐《丝弦鼓韵》7部优秀舞台剧在上海等15个省区市的36家剧院演出71场,是近年来我省规模最大、演出覆盖最广的文化“走出去”活动。这次巡演以市场化形式走向全国,迈出了“山西文化走出去”的坚实步伐。同时,我们组织开展“山西艺术精品新疆行”活动,晋剧《于成龙》《日昇昌票号》赴疆演出,反响热烈。京剧《陈廷敬》参加第八届中国京剧节,成为连续八届参加中国京剧节的唯一省级院团。舞剧《粉墨春秋》、山西民间歌舞等剧(节)目赴比利时、瑞士、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交流演出。我们创新思路,整合资源,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参与“山西品牌中华行”“山西品牌丝路行”,参与举办山西文化精品演出。这些重要艺术交流演出活动,加快了我省对外开放步伐,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山西的新面貌和山西艺术发展的新气象,树立了良好的山西形象。
四是圆满完成了“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任务。“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是2017年省政府六件民生实事之一,全省全年调动近200个各级文艺院团,深入农村、企业、厂矿、学校、社区等基层一线,广泛开展送大戏、送新戏、送好戏、送名团、送名角、送名剧下乡演出活动,全省全年完成免费送戏下乡演出15349场,极大丰富和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向往和新期待。送戏下乡工作注重与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注重为基层为乡村送文化、种文化,取得很好效果。张复明副省长在省文化厅报送的“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年终总结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是一项很受农民欢迎的惠民工程,去年的工作做的不错,值得肯定,今年的工作要做好做实,让农民群众更满意,更有获得感”。此外,围绕中心工作和重大时间节点,省、市、县各级文化部门广泛开展惠民演出,元旦春节期间组织举办以“塑造山西新形象,文化惠民进万家”为主题的新春新创优秀剧目展演,共有100多场剧(节)目进行文化惠民演出,营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省城的“长风之夜”“周二剧场”、晋中的“十台大戏闹新春”、运城的“四心剧场·天天有戏”、长治“送戏下乡·传承文明”等品牌活动深入人心,高雅艺术进校园、精品戏曲进校园、文艺精品进景区等品牌活动有序推进,大大提升了文化艺术的影响力。
五是文化扶贫取得新成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讲话精神,我们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创作了一批扶贫扶智的现实题材作品,如上党梆子《第一书记》、临县道情《吕梁护工》、晋剧《暖冬》、曲艺剧《爱呦》、话剧《太阳照在南阳河上》等剧目,艺术地表现了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扶贫力度,激励贫困地区广大群众攻坚克难,谋求脱贫新路的光辉历程,极大振奋了全省人民打赢扶贫攻坚战的精气神。省文化厅和省扶贫办组织这些剧目以“聚焦深度贫困,凝心聚力攻坚”为主题开展的扶贫剧目展演,形成良好影响。
六是国家艺术基金的申报工作稳健有力。五年来山西共获得资助资金近1.5亿元,很不容易。这些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山西文化艺术创作生产、演出活动和艺术人才的培养成长,特别是在我省前几年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对文化事业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山西在舞台艺术方面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国家艺术基金居功至伟。希望大家继续做好相关工作,每个市每年要争取策划申报项目达到30个以上,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形成优势。
总结2017年艺术创作工作,态势好,成绩多,可圈可点,这是我们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度实践,也是我们落实践行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的积极作为。在此,我们要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感谢全国各地文化专家们给予我们的鼎力帮助,也要特别感谢全省文化战线特别是从事艺术创作生产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个领域的工作者,我代表省文化厅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谢意,也请大家转达我们对全省基层战线同志们的致意和感谢,谢谢大家。
回顾一年的工作,成绩不少,但问题也比较明显,突出的有以下几个:一是缺乏扛鼎、高峰之作。明年就是新一届的中国艺术节盛会,我省选哪几台剧目去亮相?我们有没有底数,有没有底气?大家要认真盘点,更要积极做好准备。二是人才问题。山西的舞台艺术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缺编剧、缺导演、缺舞美、缺作曲,核心竞争力弱;我们的人才队伍工资低,待遇差,流失严重;我们的艺术院团市场化之路走得比较艰难,尽管这两年有政府购买演出服务,有各种资金支持,但日子依然过得不够好。这些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核心问题。三是发展不平衡。我省的舞台艺术在全国拥有一席之地,但我们的美术、书法却是个短板,与全国好多省市相比差距较大,这与我们文化资源大省底蕴、文化强省建设目标是很不匹配的。艺术创作生产要实现全面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将行之不远,必须要思考怎样才能让两条腿都有力、都能迈出坚实步伐,这需要我们形成应对之策,找到长久之计。以上问题是目前最急需解决、急需改进加强的。
二、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努力开创新时代山西艺术创作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我们工作的行动纲领,是我们有力的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工作的强大动力。省委骆惠宁书记指出:山西人民在文化自信上有足够底气,在文化发展上更应有大的作为,我们要努力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转化区、革命文化保护弘扬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新发展区,为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做出更大贡献。当前全国全省经济稳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繁荣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可以讲,当前全省的文化艺术创作,迎来了美好的春天。目前中央、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化方面的支持措施、扶持工程、孵化计划等,有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支持戏曲进校园、进乡村的,有文化艺术人才培育的,这些工程、项目已经不再是发出的信号,而是实实在在推动文化建设繁荣兴盛的具体行动。文化工作者身处这样的时代,既是一种荣幸,更应有一份担当和责任。我们一定要树立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模范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践行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的战略布局,主动扛起旗帜,逐级夯实责任,搭建好文化强省建设的大格局。2018年全省的文化艺术创作必须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和总基调,以人民为中心抓好艺术创作。要围绕“四个重要时间节点”,即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100周年,同时抓住2019年中国艺术节契机,安排部署我们的各项工作。
一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艺术创作导向。文化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讲政治、讲大局。我们要旗帜鲜明,态度明确,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正确导向自觉贯穿于我们文化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山西省委宣传部原部长王清宪曾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深入体悟生活才能引领时代》的文章,就是讲怎样以人民为中心,怎样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怎样创作才是接地气的,我觉得讲得很好,建议大家认真学习一下。在座各位都是多年从事文化工作的老领导、老艺术家,应该始终保持这种高度的政治自觉。
二是要始终坚持“二为”方向不动摇。社会主义的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我们文艺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要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人民需求,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山西故事,用真情实感创作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符合美好生活需求的优秀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使我们的创作更接地气,作品更有生气,演出更聚人气,有效发挥好文化艺术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三是要以“四个重大时间节点”为契机,掀起文艺创作新高潮。山西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大量的英雄人物、典型形象,如刘胡兰、申纪兰等,培育了大寨精神、吕梁精神、太行精神、右玉精神等,在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中我们也有很多的典型,比如“煤老板”群体中也有很多正面典型,这些都是我们搞好创作的重要资源和素材,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创作、引导发展,弘扬正能量。我省是戏剧大省,群众有喜欢看传统戏的欣赏习惯,对优秀的传统剧目,我们要传承好、发展好。同时我们要高度重视新的现实题材剧目创作,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伟大时代,山西正进入一个深化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将奋力建设“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我们要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面对新时代发出我们文艺领域的最强音。所以我们要全省上下一盘棋,按照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今天的会议部署,紧扣“四个重大时间节点”,抓好艺术创作的规划和生产。省文化厅制定的2018年至2021年艺术创作规划已印发给大家,请遵照执行好。各市、各艺术院团都要有自己的创作规划。特别是文化大市,每个节点都应该拿出几台有基础的现实题材剧目,文化资源少、基础较差的市,至少也应该拿出一至两台,我们要集中掀起山西舞台艺术创作的新高潮。同样,美术、书法方面也要积极作为,奋力赶超。
四是要以冲刺中国艺术节为目标,打一场艺术精品的翻身仗。要有的放矢,早动手、早准备。要有重点、有流程、有办法,既要抓好专业艺术,又要抓好群众文化,双管齐下,齐头并进。这是一个硬任务,我们要全力以赴,力争有好的成绩。
五是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省群众文化活动为重点,更好地丰富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向往新期待。我们要让文化活动成为百姓生活的自觉,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内容。今年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总工会共同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持续四个月的时间,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活动数量2900余项,预计参与人次数将达270余万。当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很多很丰富,广场有,公园有,农村有,社区有,但大多是群众自发的,是无序的松散的活动,我们要以“系列活动”为抓手,推动各类型文化活动整齐化、规范化、组织化,形成全省大合唱、全省大联欢,为新时代充分展现文化的正能量,发挥以文化人、艺术养心的良好效果。在座的都是各市的局长、副局长,我再强调一下,“系列活动”是五级联动,重在基层,省级23项活动是示范项目,有残疾人的、有老年人的、有少年儿童的、有农民的,但是重在基层,重在县、乡、村和社区。我们建起了覆盖全省的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活动站,要真正用起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起到引领的效果。究竟有多少群众参与了这个活动?参与率是多少?群众的反响评价如何?这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一个主要考量指标,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办好。
以上是今年关于艺术创作、艺术活动方面的五个主要事项。要完成好这几项工作,要以目标、问题为导向,通过构建“三个体系”积极推动,争取更好地解决完善。一是要构建文化晋军人才的支持激励体系。文化活力源于人才,我们对文化人才的支持激励政策有一些,比如“四个一批”“千人计划”,2017年省文化厅联合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编办出台了《山西省文化晋军人才工程实施意见》,涵盖多层次文化艺术人才的选拔、引进、培养、激励、管理等工作机制,为“文化晋军”扬帆远航拉开帷幕。但客观讲力度还是有限的。如何来打造“文化晋军”,需要有系列的、健全完善的、力度强大的激励措施。所以我们要积极推动,争取得到省委、省政府更大的支持,力争构建一个与建设文化强省相匹配的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体系。二是要构建科学的艺术评价体系。艺委会今天正式成立了,要肩负起这个使命。去年艺术节开展“一剧一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艺术领域是个大系统,涵盖面广泛,包括人才评价、剧目论证、绩效考核等等,是个综合性的大工程,艺委会要着力构建好科学的艺术评价体系,评奖评论评价一起抓,多管齐下,组织起来,完善起来,营造出良好的艺术创作生产环境。三是要打造具有山西特色、全国影响的书画晋军崛起体系。我刚才讲这是我们的一个短板,与我们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不相匹配。文化的表现形式除了舞台艺术,还有包括书画在内的很多种形式。我们不能顾此失彼,要加强设计和规划,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做好振兴书画艺术的基础性工作、创造性工作,推动书画晋军崛起,这是我们这一代文化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切实承担起来,抓出成效。
借此机会,我想再强调一下今年全省文化工作的重点,总的思路是“133”,即一条主线、三件大事和三项重大活动。一条主线就是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三件大事分别是启动建设全国第一家全省域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推动召开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和升级改造山西文化云平台;三项重大活动分别是山西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首届山西非遗博览会和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文化旅游板块开展大型主题创作系列活动。“133”任务很重,全省上下必须形成“一盘棋”格局,才能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好。我相信,面对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我们一定会有新作为、新气象、新状态,一定能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好各项任务。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