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乒乓球活动效果与对策研究

2018-01-27李卫东余永帅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电子产品乒乓球亲子

李卫东 余永帅

在中国当下竞争激烈的社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愈发强烈,但苦于缺乏科学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孩子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有的家长与孩子交流较少,即使关心,也只停留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目前,亲子活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逐渐被教育者和家长认知,亲子活动可以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打造一个地位平等的平台,孩子可以和家长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孩子敞开心扉,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与父母成为真正的“朋友”。杨春霞(2017)提出:亲子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家长与孩子的双向互动,使孩子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快乐,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感,而且还能增强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的双向互动,使家长学到更多的教育技能。并且,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还可以相互交流,一起探讨孩子的培养方式、教育孩子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等,为彼此对教育孩子提供借鉴意义。此外,家长在参与亲子活动中,可以学习教师的专业技能,了解教师的日常工作,从而可以更好的配合教育孩子的任务。王赛(2014)的调查发现,很多家长都能认识到开展亲子活动的重要性,但是能真正投入到亲子活动中的却占少数,而且父亲的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相关学校教师参与亲子活动大多停留在表面形式,在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上比较单一。亲子体育活动不仅带给幼儿及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方面的提高,而是一种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上的改善。除了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幼儿及儿童青少年的团队意识,为他们塑造良好的性格,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带给他们一种多方位的发展。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亲子乒乓球活动,总结亲子之间相处方式的类型,研究解决亲子之间矛盾的新对策,开创以乒乓球为主题的运动型亲子活动新模式。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实验研究法,对40位年龄为6-12岁的少年儿童进行亲子乒乓球活动,调查孩子们在参加亲子乒乓球活动前后在体育活动参与、性格及团队意识和亲子关系改善等方面的变化。

2. 少年儿童参加亲子乒乓球活动的效果

2.1 亲子乒乓球活动可以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导致现在的孩子在形成自制力之前就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老师与讲师协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儿童由于对平板电脑和手机类电子产 品“上瘾”,正在逐渐丧失一些简单的动作技能——很多三四岁的小孩能够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却因为长时间“粘” 在平板电脑上而不能灵活地使用自己的手指。本次研究中,对“乒乓球运动型亲子活动是否激发了孩子乒乓球运动或其他运动的兴趣,从而减少了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这一问题询问了家长,75%的家长认为参加乒乓球运动型亲子活动确实减少了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间。由此可以看出,亲子乒乓球活动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在电子产品上的注意力转移到体育活动上,从而减少了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2 亲子乒乓球活动可以培养少年儿童性格、社交及团队意识

“小学阶段是孩童性格养成的关键期,这时候的孩童处在学龄期,课堂上他们在不断地接受新鲜事物,心智也在随着知识的积累慢慢变得成熟,这期间孩子的性格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锻炼大脑,而且也能锻炼小学生的性格和意志。孩子在与父母等长辈进行体育运动时,感受到了家长关爱和平等的对待,对孩子在今后的交友中能保持一颗平等友爱的心。在亲子乒乓球活动后调查发现,有65%的家长认为乒乓球类亲子活动使自己孩子的性格变得更为开朗;87.5%的家长认为活动扩大了孩子的社交范围,使其朋友增多;在团队意识方面,有45%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团队意识明显增强,47.5%的家长认为略有加强,仅有7.5%的家长认为没有变化。

综上所述,亲子活动带给幼儿及儿童青少年的不仅仅是身体素质方面的提高,而是一种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上的改善。亲子活动除了强身健体,还可以培养幼儿及儿童青少年的团队意识,为他们塑造良好的性格,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带给他们一种多方位的发展。

2.3 亲子活动对亲子关系改善具有显著意义

赵文博(2016)的研究显示,亲子体育运动是父母与孩子最好的一种交流方式,亲子活动能够增加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时间,可以增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亲子活动也提供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多样方式,能够有效的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有利于家长和孩子关系的和谐发展。而6-12岁正在上小学的孩子正处于迈入学习道路上的第一道关口,这一关口也意味着一种身份上的转变,从上学前以玩耍为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变为上学后以学习为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在一时期,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也产生变化,对孩子有了不一样的期望和要求,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时间也会减少。因此,亲子关系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疏远。在分析实验前后两项对比数据后我们发现,在样本组参加乒乓球亲子活动前,有32.5%的家长平均一天会有1小时以下的时间陪伴孩子,55%的家长是平均每天1-2小时的时间陪伴孩子,12.5%的家长是平均每天3-4小时的时间陪伴孩子。在样本组参加完乒乓球亲子活动后,25%的家长是平均每天1小时以下的时间陪伴孩子,37.5%的家长是平均每天1-2小时的时间陪伴孩子,37.5%的家长是平均每天3-4小时的时间陪伴孩子。可以看出平均每天1小时以下陪伴孩子的家长数量以及平均每天1-2小时陪伴孩子的家长数量明显减少,平均每天3-4小时陪伴孩子的家长数量明显增多。由此可见,亲子乒乓球活动的确可以增加亲子的相处时间。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亲子活动不仅能增加亲子相处时间,同时也能有效改善亲子关系:有72.5%的家长认为参加完乒乓球亲子活动后,亲子关系更加紧密,22.5%的家长认为没有变化,5%的家长认为变得更糟。在亲子沟通问题上,除7.5%的家长认为沟通没有加强外,有57.5%的家长认为亲子沟通明显加强,35%的家长认为沟通略有加强;在亲子相互了解的问题上,有85%的家长认为参加活动后,自己和孩子之间彼此更加了解,比如有70%的家长发现了孩子的乒乓球天赋或者其他的运动潜力。这些都使得亲子关系得到 进一步的加强。尹芳认为亲子游戏是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之间以血 缘情感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亲子双方之间进行交往活动的一种 重要的形式。除了具有游戏的基本特征之外,自身还具有情感性、发展 性、互动性、随机性等独特性质。西方教育学主导家长要与孩子做朋友, 做朋友的前提是平等、相互尊重和互爱。亲子体育运动提供了一个锻炼 身体的平台,这个平台更加像一个平等互尊的交流谈心的平台使双方的 关系变得更加和谐。

3. 问题和不足

3.1 父母对亲子活动的不重视

在参加乒乓球亲子活动前,32.5%的家长没有参加过亲子活动,35%的家长参加过1-3次亲子活动,30%的家长参加过4-6次亲子活动,2.5%的家长参加过7次以上,家长参加亲子活动的次数普遍偏少。

3.2 家长信赖的渠道较少举办亲子活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长最信赖的举办亲子活动的机构主要有两个:大学(32.5%)和孩子就读的学校(37.5%)。但是这两种机构举办的亲子活动都比较少。家长信赖的渠道较少举办亲子活动也反映了目前我国的亲子活动市场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目前亲子活动市场还没有形成一个标准的行业规范,从事这一行业的商家也较少。这些商家大多为一些早教公司,质量参差不齐,价格相差也较悬殊,也存在着许多早教公司单纯追求利益,而不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高,甚至完全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能培训。同时,在关于家长可接受的亲子活动费用的调查中,有67.5%的家长选择的费用是在300块以下的,这个价格在商业化的亲子活动中其实是偏低,这就可能出现家长过于追求低价而选择一些质量较低的亲子活动的情况。

4. 对策与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亲子关系可能会越来越受到父母的重视,所以针对目前亲子活动领域所存在的问题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4.1 学校机构,尤其是小学,应该要增加举行亲子活动的次数,并引进相关专业的老师。

4.2 规范亲子活动市场,要满足我国的亲子活动需求,必须要依赖商业化的亲子活动,因此需要提升亲子活动市场的从业者的质量,强调专业要求,设置一定的专业门槛。

当前,亲子活动能够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改善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在综合素质方面,首先亲子活动可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能够提高幼儿及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和反应速度等身体指标。其次,亲子活动也能够通过组队合作等多种形式使孩子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其他基本素质,有助于孩子从小就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促进他们在以后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亲子活动在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过程中确实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电子产品乒乓球亲子
乒乓球悬浮术
正确使用电脑等电子产品
摭谈中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利弊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靠拢的乒乓球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