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新人及其培育:主体、主要内涵及培育着力点
——基于道德荣誉感的视角

2018-01-27龚鉴瑛

探索 2018年6期
关键词:荣誉感荣誉培育

龚鉴瑛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11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我们教育的根本指针,其中立德为先,这是成才的根本保证。因而,时代新人的培育首先要转向理想信念的培育,落脚点是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还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时代新人的主体

培育时代新人是当代中国的一个重大命题,其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毫无疑问就是解决时代新人的主体是谁的问题。只有明确了主体,即培育对象,并进而知晓他们的身心特点,我们才能进一步研究培育的方式和路径。

1.1 时代新人的主体

时代新人的培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的问题,是一代人又一代人的使命,那么,我们要培育的肩负时代使命的新人究竟是谁?

1.1.1 育新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培养人的问题,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就是帮助培养和教育劳动群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开放时期,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宣传思想战线始终牢记育人铸魂的重要职责,牢牢把握党的育人方针,注重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事业需要的各类人才,对推进党、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

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是决定性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迫切要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重大命题,把握新时代的特征和需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从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提出明确标准,反映了人的发展必须同时代进步相契合的根本规律。

1.1.2 时代新人的主体是青少年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这是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各项事业发展,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的重要任务。

从被塑造为时代新人的主体为切入点,即谁将成为时代新人,培育谁,其后才涉及如何培育的问题。教育要“因材施教”,不能明了培育对象,所开的培育药方就不一定对症。因此,时代新人的主体不是所有的人,而是那些价值观和人生观尚在形成中的青少年。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少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少年代表的性格。时代的变换,始终与青少年的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新时代的青少年只有在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导下才能健康成长,才能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承担应有的责任。所以,当前针对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因其所具有的现实的针对性而显得尤为重要。

1.2 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青少年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加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首先了解当今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然后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效果。

发展心理学表明,十一二岁至十五六岁相当于少年期,十七八岁至二十岁左右相当于青年初期。两者合在一起,即十一二岁至二十岁左右这一阶段为青少年期。而今天,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信息的发达,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有可能提前,所以十岁左右,即小学的高年级阶段就可能已经进入青少年时期。

青少年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要经历青春发育期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属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阶段。它既不同于儿童,又不同于成人,其最大特点是生理上的蓬勃成长和急骤变化。具体表现为身高体重迅速增加,身体机能与素质不断增强,脑机能尤其是认知能力显著发展,性机能逐渐成熟。

“青少年处在从儿童期向成人发展的过度阶段,这就决定了他们最根本的心理特点是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心理状态。”[4]9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2.1 生理成熟与心理滞后的矛盾

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思维由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转化和发展的阶段。由于青少年时期身体发育加快、尤其是性机能的快速成熟,使青少年从心理上产生自己已经长大成人的感觉,以为自己已经具有了成人的思维水平和行为能力,继而开始要求享受成年人的权利和社会地位,并以此来衡量自己是否得到了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是,当代青少年通常的情况是身心发展并不平衡。一方面,身体的日渐发育成熟,给了他们以成人的错觉;另一方面,由于家庭和社会的过度保护,他们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其心理发育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即成人感和半成熟之间的矛盾。这是人发展中必经的矛盾冲突,是青少年不能回避的基本矛盾。

1.2.2 独立意愿与心理依赖的矛盾

青少年自身的成人感促使他们强烈要求尽快实现独立,要求摆脱成年人尤其是父母的约束与管制,以使自己能够取得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但事实上,由于心理上其实尚未发育成熟,尤其是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也较为缺乏独自面对问题与困难的经验,因此,绝大多数青少年事实上并未真正实现心理断乳。一旦遭遇一些较为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许多貌似成人的青少年就会忘却了他们独立自主的愿望,依然习惯性地求助于父母或师长亦或其他信任的长辈,希望在精神上得到成人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1.2.3 闭锁心理与开放期望之间的矛盾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开始封闭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将许多心事隐藏在心里不再向父母诉说,并且拒绝父母的关心,开始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而不愿意向外坦露。导致青少年心理闭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成人感和独立自主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青少年认为与成年人无法沟通,不能相互理解,而且许多成年人的做法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不满和不信任,“容易在顺应环境与对抗环境之间进退失据,人际关系出现危机。这样会使人感到备受挫折和磨难,导致消沉和自我封闭”[4]10。但青少年在开始心理闭锁的同时,从未遭遇过的诸多烦恼又使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寂寞,如何面对与解决这些问题导致他们内心产生极大的焦虑。因此,他们又从内心里渴望能够有人可以共同分享、交流与沟通,并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理解。无疑,同龄人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于是,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他们愿意跟同龄人接触,并愿意向自己认为可信赖的朋友吐露心声。

1.2.4 情感自制与行为冲动之间的矛盾

青少年在独立性、成人感逐渐显现的同时,自觉性和自我意识也得到了加强。青少年时期是情感充沛的时期,但又是情绪发展的不稳定期。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主观上希望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好自己的感情,能够随时自觉地遵守规则、履行义务。但是,在客观上他们又往往难以如自己所期望地那样控制好自己的情感,有时会鲁莽行事,使自己陷入既想自制,但又极易冲动的矛盾之中,“表现出敏感、不稳定、缺少弹性和易于失控的特点”[4]10。

2 时代新人的基本内涵及培育时代新人遇到的主要问题

2.1 时代新人的基本内涵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5]

2.1.1 时代新人应该有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育新人,目标是新,具体表现在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等方面。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希望、向往和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和人生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标准,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6]85青年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还要有高尚的道德理想、为民服务的职业理想、健康向上的生活理想、符合时代需要的素质理想。

1835年,年仅17岁的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7]459正因如此,马克思才成为千年伟大思想家、革命家,并以自己的思想和实践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

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对北京大学的青年学子这样讲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广大青年的肯定和期待,也指出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发展的方向:青年是人的一生中思维最灵活的时期,最敢于打破现状、创新创造的阶段;青年是开创事业的黄金时期,更需要努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8]116。

2.1.2 时代新人应该有本领

青年没有本领,理想便是空想,本领是实现理想的基础。因此,青年人必须要有适应时代需要、肩负时代重任的各项本领,包括通用能力、专门技能、再造能力、创造能力、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决策和执行能力等。本领如何来?一要善于学习;二要勤于实践;三要勇于创新。勤学方成栋梁,苦练方成大家,创新方能引领时代。

1969年,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延安梁家河村,开始了7年多的知青生活。到农村插队后,习近平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他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他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除此之外,每天晚上和午休间隙,习近平最喜欢在窑洞里看书。书是他下乡时带来的,满满一箱,借着墨水瓶做的煤油灯,一读就是许久。正是这些时光,使他积累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帮助他树立起了为国为民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

2.1.3 时代新人应该有担当

有担当就是认真负责、勇挑重担,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时代新人是民族复兴大任的担当者,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担当者,是完成祖国统一的担当者,也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者。有担当者必是牢记使命者、居安思危者、脚踏实地者、不懈奋斗者。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强调,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9]。

2017年10月31日,当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们一起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他说到,“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这既是对全党的嘱托,也是对青年人不忘初心、勿忘历史、方能赢得时代的嘱托。没有1921年那样一批坚信马克思主义的新时代新青年的努力,就没有共产党的诞生,也不会有今天的强大中国。

2.2 当前培育时代新人遇到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施行多年,这使得我国的青少年群体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点。虽然已经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是从当前现实情况来看,我国青少年大多仍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中孩子数量较少,即便是非独家庭的孩子,受大环境的影响,仍然表现出其独特性。这一代青少年自我意识增长,竞争意识较强,富有包容心态,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2.2.1 道德修养底蕴不足

中国是一个注重道德传承的国度,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国民的道德修养问题。但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人们日渐注重眼前利益,人心浮躁,诚信缺失,各种社会问题引人关注。青少年一代成长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利益导向色彩非常浓厚,急功近利,忽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他们更习惯的是依托于人工智能的碎片化阅读,更熟悉的是快节奏高效率的竞争模式,更崇尚的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的行为方式,而这些都导致了他们在道德修养问题上的底蕴不足,既缺乏理论认知的重视,更遑论行为层次的践履。

2.2.2 自我中心意识过强

自我意识是人在参与社会生活时对自我的认识、发展和完善,是对自我主体价值的肯定。社会转型为青少年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创造了外在的条件和机遇。他们注重自我,关心自我发展,追求自我实现;独立意识强,希望得到成人的尊重和认可;注重自立,不迷信权威,喜欢独立思考,希望得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但是,过多地关注自我常常带来个人中心主义的倾向。当代青少年在家庭里多数被关心过度,许多家庭是几代人围绕一个或两个中心,这使得他们从小习惯了自己就是家庭的中心,习惯了在处理各种关系时也强调以个人为中心。“我选择”“我喜欢”成为其生活的口号。个体成长需要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若自我意识被过度强调则会走向反面。

2.2.3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社会责任意识是一个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状况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密切相关。然而,在社会现实的熏陶下,理想、追求等本为青年人谈论的事情却成为学生们的忌讳[10],他们过度追求个性与自由,过度重视物质生活,而这些特点又进一步导致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对理想信仰的追求日益迷茫,不讲诚信、无视契约等行为屡屡见诸于报端。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无法兼顾的时候,许多人本能地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集体协作观念、服务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也较为缺乏。

2.2.4 是非观念相对弱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个体在思想上的自主,也日益尊重和承认个人的利益、价值和人格。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以更加宽容的态度接纳一切没有危害社会和他人意图的东西,允许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包容心态的形成,其呈现出普遍增强的趋势。与此同时,由于青少年本身思想发展并不成熟,宽松的社会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他们的是非观念,致使一些青少年“对一切都无所谓”,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糟粕过于宽容,善恶边界不清,好坏不分,以至于在一些重大是非善恶面前表现出毫无原则的宽容与接纳,甚至是迎合与模仿,缺乏基本的是非判断标准,判断力和选择力低下,从而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为走向。

2.2.5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则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法则也日益广泛地进入了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导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现实。伴随社会转型进程成长的青少年,一方面已经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社会竞争的快乐与痛苦,另一方面又由于他们大都成长在物质生活较为富裕和关爱较多的环境中,经受生活磨难的机会较少,意志力相对薄弱。在当代中国公民道德状况调查中,青少年认为自身弱点中所占比重较大的就是怕受挫折。这一点在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各个年龄段都较突出,9~10岁怕受挫折的比例是34.38%,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比例也呈现逐渐扩大趋势,19~20岁的青少年怕受挫折的比例达58.33%[11]233。

3 培育时代新人的着力点:荣誉感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荣誉感是人们所特有的情感表达形式,它与人们的道德责任、道德良心和人的精神存在本质密切相关。因此,培育时代新人的着力点其实就在于荣誉感的培育。

3.1 荣誉感的涵义

荣誉感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或与他人的特定互动关系中,自觉意识到并履行其相应责任,继而从社会或他人那里得到的肯定性评价在道德主体内心的反映。荣誉感的实现,既是道德主体对作为特定人格存在的一种现实体验,也是其道德主体尊严的真正实现,体现了行为主体对自身存在本质的理性自觉,荣誉感也因此成为人们的精神存在方式的体现和展示。

荣誉感是道德良心的外在展示,道德良心是荣誉感的内在呼唤。良心是人格的守护神,是善在人心中的自我确信,在道德实践中发挥着决策、监督、评价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的内在机理,就在于人内心深处的荣或辱的道德情感体验。当人们为自己的精神意识或行为感到欣慰、自豪、平静,即会获得肯定性的荣的道德情感体验;反之则会获得否定性的耻或辱的道德情感体验,荣誉感或羞耻感即相应而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良心是内在的荣誉,荣誉是外在的良心。即便是那些违背良心做出不道德选择的人,也可能在其内心的某个角落隐藏着荣誉或耻辱的情感体验,并保留有可能向善的种子和对道德荣誉的渴望,因其“睡眠做梦时,良心的声音常是响亮的,永远不能被遮掩”[12]323。

荣誉感是道德责任的内在动力,道德责任是荣誉感的外在显现[13]9-11。道德责任是个体将外在道德要求转化而成的内在道德需要,是人们主动意识到的道德义务,是对道德义务的升华。正所谓“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14]38。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个体顺应社会的道德要求,自觉履行其应尽的道德义务,主动承担其应有的道德责任,积极彰显自身的道德信念,并得到社会积极、肯定的评价时,就会产生因履行责任、义务而感到光荣和荣耀的情感体验,即荣誉感。这种强烈的内心体验会进一步推动人们去主动、自觉地承担对社会和他人的道德责任。在这种相互作用下,自觉承担道德责任成为了主体内在荣誉感的外在显现,荣誉感构成了主体履行道德责任的内在动力,二者构成了一个相互推动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3.2 荣誉感培育的原则

荣誉感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不能遵循正确、科学的指导原则,很难顺利施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总的来说,荣誉感的培育应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3.2.1 强调淡泊名利的价值导向

淡泊名利是指个体不主动追求个人的荣誉和利益,这既是个体在荣誉面前的高尚境界,也是个体具有高尚德性和修养的体现。正如法拉第所说:“我不能说我不珍惜荣誉,而且我承认他很有价值,不过我却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15]11荣誉的获得并不是为了个人“知名度”的提升,也不是个人行为的终极目标,它标志着荣誉获得者对集体、国家和社会有所贡献。因此,在荣誉感的培育中,要秉承淡泊名利的价值导向,主动自觉地淡泊个人名利,即便得到了功名和荣誉,也会宠辱不惊、泰然处之。

3.2.2 秉承知荣明辱的教育理念

理论是行为的先导。荣誉感的培育,需要首先在理论认知上有所突破,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于“知荣明辱”的认知培育。荣与辱是两个相对的概念。荣是从应当的角度进行导向和激励,而辱则是从不应当的角度进行约束和禁止。当今世界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许多青少年在多元宽容的文化氛围中模糊了善恶边界,混淆了是非标准。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或错误,直接导致许多人的行为失范甚至于违纪违法。

3.2.3 坚持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奖励原则

生活在21世纪的青少年是一个多侧面的矛盾统一体,他们追求个性与自由,崇尚公平与竞争。对这一群体,我们既不能单纯依靠物质利益解决一切问题,也不能单纯依靠荣誉嘉奖空谈精神激励。我们必须坚持精神与物质并重的原则,一方面通过荣誉嘉奖实现教育学和长期性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物质利益达成实在性和强效性的效果。由此,使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既让荣誉激励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得以实现,又让物质激励体现和巩固其精神价值。

3.3 荣誉感培育的路径

荣誉感的培育路径多样,但最重要的是完善荣誉奖励制度、加大耻感教育力度以及重视荣誉观的引导与培育三个方面。

3.3.1 完善荣誉奖励制度

制度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我国的荣誉嘉奖并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带有地域性、部门性和个案性的特征,权威性、代表性和影响力较差。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国家荣誉制度的建立,包括荣誉档案制度和模范评选制度等。国家荣誉制度是“对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各类人才给予崇高荣誉并实行重奖的制度,是国家行政奖励制度体系中的最高奖励,是政府基于理性判断而作的制度安排,是国家实现行政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16]67。从制度上尤其是国家制度上对荣誉的标准、体系以及荣誉的认定、授予等予以明确和保证,并逐渐使之制度化、程序化,可以为道德荣誉培育提供正确方向引领和操作规范。

3.3.2 加大耻感教育力度

知耻是荣誉感的心理基础,知耻而后悔,悔而后明荣。“一个恬不知耻的人就无所谓荣誉感,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荣誉”[17]131,当一个人知耻并以愧疚、自责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代表了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向善的欲望。耻感是个体对外在否定性评价的主观感受以及对自己行为负价值的自我意识,是主体内省的结果。只有在意识到羞耻并产生内疚的前提之下,人们的心理和情感乃至行为才有可能向其对立面转化,产生趋荣避耻的欲望和冲动。因此,道德耻感的培育是道德荣誉感培育的逻辑起点。

3.3.3 重视荣誉观的引导和培育

荣誉观是外在教育的结果,更是来自个体对其内在道德荣誉感的总结、凝练和升华。荣誉感只是知-情-意-行道德链条中的一环,而荣誉观的形成,则是经过增强道德认知、磨练道德意志、凝练道德情感、实践道德行为的一个或多个循环,进而最终形成一个内在个体与外在社会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因此,我们应重视荣誉观的引导和培育,一方面注重内在道德自觉和理性思考能力的培育,另一方面注重外在社会的宣传、灌输和引导,双管齐下,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形成系统科学的道德荣誉观。

猜你喜欢

荣誉感荣誉培育
这是我们要的集体荣誉感吗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获得的荣誉
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农民文学奖”发起人张一一:农民文学奖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获奖荣誉统计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