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
——评《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
2018-01-27吴洪珍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吴洪珍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3年被誉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传统金融界从资源到技术、从人才到模式、从市场到权威,全方位地面临着互联网力量的蚕食。“颠覆”与“创新”并存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重塑了金融产业的参照和坐标——“互联网+”、“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P2P”、“众筹”、“金融普惠”等纷繁复杂的词汇扑面而来。新一代金融产业参与者面对欣欣向荣的市场格局同时,更多地则是内心难掩的忐忑不安。如果将“互联网金融”视为一个“新大陆”,能够越过风浪平稳着陆的毕竟是少数,现实中昙花一现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并不匮乏,人们如同雾里看花,对于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的认知更为迷茫。李耀东、李钧所著《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2月版)一书系统性地研究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热点、难点、疑点等问题,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手段,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一处,形成了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客观评鉴、意见和指引,描绘出一个清晰的意义建构框架,注重实践、逻辑严谨、案例丰富、数据详实,堪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圣经”;该书有四大特色值得关注。
一、注重实践,理论研究深入浅出
近年来,以“互联网金融”为主题的著作颇丰,一方面源于互联网金融现象的“井喷”,引发了与金融、互联网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希望通过研究来揭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以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不乏一些“跟风之作”,研究主要围绕着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差异、优劣、存在性等方面,同质性较为严重。《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一书立足实践,与同类题材著作相比,弱化了长篇大论的理论描述,对于必要的理论部分厚积薄发、深入浅出,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该书共计十三章,从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阐述角度出发,可归结为“颠覆模式”(第一章到第三章)、“理性模式”(第四章到第六章)、“技术模式”(第七章)、“结构模式”(第八章、第九章)、“价值模式”(第十章到第十二章)以及“预测模式”(第十三章)。结合全书内容分析,关于模式特征的讨论并不突出,更多地基于模式应用(实践)来表达,如第一章“搅局者”中,针对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所采取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展开横向对比分析,优势与劣势一目了然。进一步,该书对每一类模式获取支持的原因、资源、约束等进行了分析,帮读者“知其然”也能够“知其所以然”。又如第二章“补局者”和第三章“变局者”,分别代表不同力量涉足互联网金融领域而形成的模式。“补局者”中以P2P为主展开分析,将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资本与民间借贷资本区分开来,后者开辟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基于“补充功能”与“搅局者”不存在直接利害冲突。而“变局者”就目前来看,是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又一整体“撼动力量”,也可以视之为传统金融挺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重要模式。
二、逻辑严谨,互联网思维为主导
该书在理论层面的阐述较少,但并未影响逻辑思维的清晰度。首先,从宏观角度的“新局面”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后)工业时代和互联网时代的区别、共性、特征,并论证了中国由“工业时代”进入“互联网时代”的客观性、必然性,推导出中国实施金融改革是“梳理成章”的产业发展现象;其次,根据中国互联网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成就与挑战、现状与问题、新视角与新诉求等关联内容,引入新时期发展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合理模式,在第五章“互联网逻辑”中系统地进行了说明,包括“蓝海战略”、“长尾理论”、“web2.0”、“社交网络”等,可以看出该书仍以“互联网思维”作为主导;再次,通过互联网思维分析现实问题,说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结构,其中较为重要的论点包括“金融托媒”、“金融长尾市场”和交易技术、交易结构及权利契约的“三个层次”。
逻辑严谨是研究金融问题的基本要求,“互联网思维”则是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条件。该书通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历程梳理、结构演化、内涵分析等操作,论证了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针对传统金融产业,也涉及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领域。例如,第五章“互联网逻辑”中,结合“长尾理论”提出“中国人口众多,即使小众需求也会对应庞大的用户群”,互联网金融必然影响传统生产模式下“小众化”的生存形态,以此来肯定互联网金融在产品丰富度、市场挖掘度方面的有效性。
三、案例丰富,内涵深刻可读性高
客观上,“案例丰富”是《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最显著的特征,该书全文叙述基本上都是使用案例作为“跳板”和“平台”,综合横向、纵向对比方法,实现不同研究主题的有效拓展、挖掘和对接。相对于单纯的理论分析而言,案例具有较强的实证属性,在帮助读者了解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出现的“大事件”同时,内容呈现也更具有说服力,读者可以通过相关事件领会深刻的内涵,从而提高该书的可读性,也进一步挖掘出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在案例呈现手段上,主要包括两种表现形态:其一,以章节主题为依据,如第一章“搅局者”、第二章“补局者”和第三章“变局者”,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案例属性,以此来确定该部分研究主要内容及观点。其二,以内容涵盖为依据,该种方式在书中随处可见。如第七章“互联网金融的交易技术”中,在“直销银行”部分列举了“荷兰国际集团”、“肯尼亚移动运营商”、“simple公司”三个国际案例,并对国内银行进行了现状分析、问题归纳和原因探寻,又如第十二章“普惠金融与民主金融”中的“普惠金融”部分,分别列举了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果。显而易见的是,“案例”相对于理论更具有研究说服力,这也进一步强调了该书对互联网金融“本质”的探索。正如该书开篇所述,“我从不怀疑互联网会颠覆金融”,书中通过案例进行了思路投射、印证和核心特点揣摩,并否定了技术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革命性要素”定位,将其本质定义为“去中心化”的交易思想和结构。
四、数据详实,注重实用及操作性
《互联网金融:框架与实践》一书中对于数据供应是毫不吝啬的,数据一定程度上伴随着案例出现,但其价值更为重要、意义更为深远。一定程度上说,互联网金融就是建立在互联网与金融数据的“综合体”之上的,无论研究、评估、从事互联网金融行业,都需要强调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具体分析,该书在确保数据详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数据呈现方式转化三种类型:(1)时间类型。该书在阐述国内外重大的互联网金融事件、政策信息方面,均给出了较为准确的时间数据,如描述“支付宝”(2003年)的前身“诚信通”在2002年推出,2007年5月开始携手中国银行开通企业信用贷款制度、6月与建设银行推出“e贷通”、与中国工商银行签订合作协议,11月再次联合建行推出“网络联保”,一系列的时间数据支撑,帮助读者了解互联网金融实践历程。(2)比例类型。该书中比例类型数据的应用,用来表示互联网金融发展速度、所占市场份额、传统金融缩减比例等,给读者以直观的印象,对于研究人员也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具体形式如“百分比”、“倍数”、“几分之几”等。 (3)计量类型。该书中此类数据十分普遍,包括互联网金融整体数量、互联网用户群体数量、支付金额等。该书通过详实数据的提供,可直观地帮助读者理解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包括安全风险、投资风险、利率风险等。
通读全书,为读者勾勒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完整框架,阐明了有效的实践途径与方案,具有较广泛的适读性,不失为近年来研究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部佳作,该书可以作为政府机关、企业、金融机构等学习参考之用,也适合作为互联网金融科普类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