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道疾病内镜治疗中的应用
2018-01-27郑连鹏马骏王天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天津300480
郑连鹏 马骏 王天雄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 (天津 300480)
内容提要: 消化道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治疗主要采用氩离子凝固术。氩离子凝固术属于非接触性电凝固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凝固深度,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应用,很多专家学者针对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道疾病内镜治疗中的应用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关于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道疾病内镜治疗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消化道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为一种非接触性凝固技术,1991年Grund等首先应用于消化系疾病的内镜治疗,吴云林将此项技术引入我国[1]。在我国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在消化道息肉、消化道出血、肿瘤、血管畸形、Barrett食管、疣状胃炎、胃黏膜异位症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将APC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APC的原理
APC装置由高频电能发生器,氩气源及探头,远端管口内装有钨丝电极的可屈式纤维Teflon管和脚踏开关组成。氩气是一种无毒惰性气体,易于在高频电场电离,产生一个稳定的等离子体。电离状态的氩气导电性极好,可将热凝所需的高频电能传导至目标组织,产生凝固效应。氩气流是散发的,因此可产生轴向及侧向传导。由于产生离子化的方向上电阻最小,氩气离子束可自动导向未治疗的组织表面,且治疗深度能被表面组织脱水而形成的电绝缘层所限制[1]。
2.APC的临床应用
2.1 消化道息肉
消化道息肉是常见消化道疾病,可分为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三类,其中腺瘤性息肉恶变率高,属于癌前病变。内镜下APC治疗需要根据息肉大小、部位及性质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直径0.5cm以下多发、无蒂息肉可直接烧灼;直径0.5cm以上的息肉,常作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后残端处理或辅助止血。陈小芳等[2]对经病理确诊的消化道息肉132例(共195个)行APC治疗,其中胃息肉58例,大肠息肉74例。132例195个息肉中176个行APC治疗成功;19个带蒂息肉直径10mm经高频电圈套电凝治疗后残留部分再行APC治疗残端,治愈率为100%。
2.2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为消化内科急危重症,需紧急处理。APC对非食管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尤其是大面积渗血疗效较好,但对较大口径动脉出血不如硬化剂注射和钛夹止血术有效。尚瑞莲等[3]应用APC技术对94例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治疗,包括消化性溃疡14例,食管炎并出血7例,晚期肿瘤溃烂出血10例,胃黏膜糜烂出血33例,基底较大的消化道息肉切除残端出血2l例,Dieulafoy溃疡3例,消化道憩室炎并出血6例。止血成功率为94.6%,5例于治疗后反复再出血,转外科手术或行腹部血管栓塞介入治疗。
2.3 消化道肿瘤
APC在消化道肿瘤的应用主要为消化道良性肿瘤、消化道早癌、消化道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方面。良性肿瘤和早期恶性肿瘤常可单独应用APC或APC联合EMR或ESD治疗;对于晚期恶性肿瘤APC主要应用于消化道肿瘤引起管腔梗阻的姑息性治疗。吴文朝等[4]将39例食管乳头状瘤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患者行APC治疗,并加服雷贝拉唑肠溶片;对照组11例患者仅服用雷贝拉唑肠溶片。治疗组均一次性成功,而对照组内镜下无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胜炳等[5]选择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并能够耐受APC治疗的患者37例,共行48次内镜下APC再通治疗,效果肯定,无严重并发症。
2.4 血管畸形
消化道血管畸形是指消化道血管管壁变薄、血管扩张、扭曲,主要累及小静脉、毛细血管及小动脉。它可以是血管本身的病变,也可以是系统性疾病在消化道的表现。内镜下APC治疗可有效处理病灶。卢嘉臻等[6]对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13例应用APC治疗,13例患者中11例为单发,2例为多发,均成功治疗,术后随访1~32个月未见出血发生。
2.5 Barrett食管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或不伴有肠上皮化生,其中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属于癌前病变。邓全军等[7]对经胃镜、病理诊断证实为BE的216例患者行无痛胃镜下APC治疗,其中全周型29例,舌型44例,岛型143例,术后应用奥美拉唑口服维持治疗。216例患者共接受218次APC治疗,214例患者1次APC治疗即获得清除,2例患者为全周型,需2次APC治疗获得清除,成功率为100%。
2.6 疣状胃炎
疣状胃炎属于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可为两型:(1)未成熟型:主要是组织炎症水肿引起,病变可在数月或数日内消失;(2)成熟型:主要为组织增生所致,不易消退。成熟型疣状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前病变。杨小英等[8]将264例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46例在内镜下给予APC联合抑酸及抗HP治疗,对照组118例给予抑酸及抗HP治疗,疣状隆起清除率治疗组为93.8%,而对照组为31.3%;治疗组上腹痛、烧心、反酸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7 胃黏膜异位症
胃黏膜异位症常位于食管上段,常单发,也可多发,因病灶分泌胃酸,可导致胸骨后疼痛不适、吞咽异物感、食管溃疡等,极少数可癌变。尧登华等[9]选择胃镜检查中发现并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39例上食管异位胃黏膜症患者,在内镜直视下行APC治疗,术后1个月行内镜随访,36例为磷状上皮替代,3例仍见异位胃黏膜残留,再次行内镜下治疗,1个月后复查为磷状上皮替代。半年后复查39例均为磷状上皮,内镜下治愈率为100%。
3.APC并发症
APC常见并发症为消化道穿孔、胃肠胀气、局部炎性肉芽肿形成;在治疗食管疾病时可发生吞咽痛、咽下困难、食管狭窄、食管出血、胸骨后疼痛及发热等。冉军等[10]统计经APC治疗的各种消化道疾病患者14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7%(11/142)。其中痉挛性胃痛6例(4.2%),黏膜下气肿2例(1.4%),溃疡样病变2例(1.4%),消化道穿孔1例(0.7%)。
APC应用于内镜下治疗具有以下优点:(1)非接触性,避免因接触引起组织粘连;(2)自限性,组织凝固深度限制在3mm以内,不易发生穿孔;(3)连续性,治疗后形成结痂均匀牢固;(4)无气化现象,能保持较好手术视野;(5)无碳化现象,有利于创面愈合。APC可用于多种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临床实践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