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型文化的校园文化构建
2018-01-27林慧敏
林慧敏
(南京市金陵小学,江苏南京 210034)
南京市金陵小学是一所由南京大学、南京市教育局、仙林大学城管委会与栖霞区人民政府四方联合创办的公办小班化实验学校。2012年9月开办以来,金陵小学居正持志,砥砺前行,始终坚持“走进儿童世界,培养世界儿童”的理念,秉承“为学生一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的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具有家乡情结、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世界儿童。
办学五年多来,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金陵小学通过顶层设计、特色群构、细节打磨,打造了集儿童性、教育性、艺术性和互动性于一体的“金小48景”物型文化名片,并依托物型文化,透过童心视角,构筑童化世界,打造童趣课程,让儿童在互动中增知益智,在体验中崇真尚美,在实践中长技提能,在创造中经天纬地,最终臻于世界儿童。可谓教育千古事,始于一景中。
一、坚守儿童性
金陵小学的物型景观不是器物的堆砌,而是儿童化视角的重新审视;不是浮华的秀场,而是深入儿童内心的巨大力量。儿童,永远站在教育教学的最中央。
1.顺应童心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儿童亦然。为了让儿童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金陵小学广开渠道,引入了多套科技体育装备,并对所有体育设施进行儿童化改造。金陵小学将篮球架全部替换为可升降式儿童篮球架,针对儿童年龄段设置不同高度。孩子们纵身一跃,就能体验飞人乔丹扣篮的乐趣。金陵小学还将攀爬架改造成一棵棵高低错落的攀爬树,片片绿叶对生交叠,形成科学合理的攀爬梯度。孩子们攀爬其上,手脚并用,乐在其中。
此外,金陵小学的乒乓球桌、网球架、羽毛球架、流星球、网格跳等设施更是基于儿童定制,都以其强烈的儿童性、专业性、运动性,让孩子们在玩中茁壮成长,在玩中自我实现。教育部在宁举办的全国装备会议中,与会代表被金陵小学学生呈现出来的良好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折服。全国科技体育特色学校专题会议连续三年在金陵小学召开,教育部技教司率领团队前来参观,央视五套也对金陵小学科技体育特色进行了专题报道,并这样评价:“这是一所最像小学的小学。”
2.生发童趣
陈鹤琴认为:“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金陵小学校园景中有故事,景中有趣味。作为一个个开放的课堂,移步换景,每一处景都如同流动的文字,让孩子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仁园中央有一座木香亭,亭子以南京市花梅花为造型,四块巨大的木质方凳置于亭子四周,玻璃制成棋盘镶嵌其中,既有中国围棋,也有国际象棋,如同一个棋韵游乐场。金陵小学还聘请有资质的家长,定期为孩子们授课。每到课间,孩子们在此对弈,在探索棋类游戏的趣味中,品味中西棋局中的文化底蕴。
桂山茶苑,坐落在桂山脚下。茶苑旁侧,有一座牧童短笛塑像。牧童短衣紧袄,骑坐牛背,手握横笛,令人自然联想到“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诗句,这是学科知识的物型映射。孩子在茶园里种茶、养茶、采茶,以后金陵小学还会建造焙茶坊,让学生体验亲手焙茶的乐趣。金陵小学还会开设茶道课,让袅袅茶香浸润童心,让悠久的茶文化萌发新芽。金陵小学开展多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寓教于乐,将气象、农业、科学、文化等糅为一体,将茶苑变成了天然的学习工场,多维体验,童趣盎然。
3.启迪童智
陈鹤琴说:“好奇心是儿童学问之门径。”校园文化以儿童性促进孩子善学、乐学、智学就格外重要。联合广场有一块“行万里路”浮雕。浮雕如同书卷般展开,跨越时空,将世界各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一一展现,而在众星拱月的正中央,则是万里长城。学生伫立其前,历史的沧桑厚重、多元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观世界,而后有世界观。放眼世界而不拘泥园囿,行历天下永葆中国情怀,这就是世界儿童。
金陵小学生态农业园毗邻仙林高压变电站。高耸的电塔,精密的变压设备,一排排耸立的充电桩,都是难得的实景资源。金陵小学还配以非物质展板,详细介绍电的产生和传输、电的历史、用电安全等知识,通过物态和非物态相结合的模型展现,改进知识的呈现方式、表达方式和传导方式,让学生物知映证,演绎归纳,提高心智。
仁园东南角,是受孩子们欢迎的“亲近母语吧”。可爱的长香蕉书桌,把孩子们自然分成了一个个读书小组,便于孩子们阅读交流。图书漂流站可以赠书捐书、以书换书,让孩子们学会分享、共同成长。每周由一个班级负责图书管理并进行好书推荐,让孩子们读好书,好读书。汩汩的智慧泉下,同学们在温馨的气氛中亲近母语,用“母乳”滋养童智。
儿童,是金陵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顺应童心,生发童趣,启迪童智,儿童永远置身于学校的最中央。
二、彰显教育性
1.物教触及学生灵魂深处
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马斌处长曾说:“树木是最具人文意象的植物,让每一种植物都成为知识源。植被配置应做到丰富而有意境,使教育能触及学生灵魂深处。”自强不息的石抱树便是金陵小学师生的精神图腾。“树,据石而生。石,抱树而立。石在坚硬中蕴含温柔,树在柔软中彰显力量。”在石枹树精神的激励下,短短五载,金陵小学已获得全国足球实验学校、全国科技体育特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校园、平安校园等近十项荣誉称号。与美澳英芬港澳台等国家地区的31所学校缔结友好学校。金陵小学的语文、数学和信息教师团队,相继获得全国网络大赛一等奖。金陵小学昆曲社团的小花旦唱响美国北加州华人文化体育盛会,花游队的小天鹅们在澳门、香港奥林匹克赛场两度精彩亮相。可以说,石枹树精神已然根植到学校每一位师生的心中,内化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她是金陵小学发展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爱是人类的普世价值,也是金陵小学的永恒主题。金陵小学将爱化作满天星,撒遍校园的每个角落。俯瞰六大解放浮雕中央,大心连小心,心心相印,筑梦起航;博爱广场艺体楼外墙,大笔如椽,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爱满园里,师生相偎,爱意流长;仁园一角,母鹿教子,舐犊情深……校园里满心皆爱意、处处有温暖。
“天地有大道,不言而自明。”金陵小学选取充满精神张力的物型景物,突出主体,大力弘扬;金陵小学将人类普世价值化作一个个物象,散于各处,遥相呼应。孩子们观之赏之,定会天人交感,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2.名人名言指引学生前进
名人名言,充满哲思,给人启迪。用名人故事熏陶人,用名人成就激励人,用名人名言引领人,用名人品格感染人。在金陵小学,名言景观也是一片独特的风景。
金陵小学名人大道一侧,矗立着一排古今中外的巨人头像。碑正面镌刻着名人名言,大道上铺设着名人名言。学生漫步其间,读名言,知名人,学名人,循着名人的足迹走好人生之路。
师生心语,由心而发,感人至深。金陵小学还在廊道里悬挂出一块块特殊名言的牌匾。创作者都是金陵小学老师和学生,质朴纯真的话语,或抒发理想,或讨论人生,或励志学习,因为零距离,所以感人心。
在博爱广场上,金陵小学有意将名言砖相互离散,空出大片空间。金陵小学与孩子们约定,再过二十年,母校再相聚。母校将会选择在各行各业有突出贡献的学子,将其名言刻在母校的广场上,填补广场的空白,与名人比肩,用以激励后来者。此举让孩子们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
“言为心声”,名言就是名人心灵品格的自然折射。学生在校园里仰望名人、走近名人、学习名人甚至最后比肩名人。名人名言、师生心语就像一盏盏明灯,指引孩子前进的路途。
3.生活化教育彰显教育的真谛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启人深思。边看边学、边学边做,在金陵小学这个奇妙世界里,一定有所收获。
金陵小学东侧的樱花大道,是春季赏樱的好去处。朵朵樱花迎风摇曳,展现圣洁之美。不仅于此,金陵小学还在大道旁安置了交通指示牌,在路面画上了交通指示线。课上,老师们带着孩子们认一认指示牌,扮演汽车走一走不同路线,扮演行人走一走斑马线,扮演交警指挥交通。学生在认一认、演一演、走一走的实践活动中,夯实了对交通标牌的认知,加深了对交通规则的理解。行为知之始,知为行之成,最终达成知行合一。
金陵小学听雨廊前,矗立着拓印着古今大家书法的碑林。孩子们坐于廊边长凳,欣赏着楷书的工整严谨、行楷的结字精巧、狂草的飘逸洒脱。老师讲解书法要义,使学生了解汉字演变,知晓书法历史,认识书法大家。兴到笔随,还可以蹲下身子,蘸上清水,在书法地砖上挥毫泼墨,临摹名帖。这种自娱自乐型的廊道文化,给学生创造不一样的学习生活,带来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此外,古瓷博物馆的洋洋大观,长城烽火挺起民族的脊梁,万国旗飘扬着博爱和友谊。教育性,是金陵小学物型文化的宗旨。无声的润泽,谆谆的言传,生活的教育,都彰显着教育的真谛。
三、臻于艺术性
金陵小学在强调物型文化儿童性和教育性的同时,还十分注重艺术性。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格健全的有力源泉。”金陵小学通过富有美感的物型文化,润物无声,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使孩子获得审美愉悦,淬炼道德品质,丰富精神世界。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灵动秀美的地表景观悦耳悦目
漫步金小,有下自成蹊的满园桃李,有落英缤纷的樱花大道,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逸少苑,更有那“清泉石上流”的龙吟飞瀑。
走过迎客树,就会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她造型四方,端坐山前,飞檐凌空,透出古朴端庄之美。金陵小学取名方堂,既与“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相映,又寄望孩子们做一个堂堂磊落、方方正正的人。堂前方塘清澈可鉴,鱼翔浅底,野鸭凫水,勾勒出一幅江南韵味的水墨画。塘前有木质琴台,形似钢琴键盘。昆曲舞蹈社团常在此活动,水袖飘飘,舞姿蹁跹。塘边假山之巅,琢玉亭飞踞其上,悬楹联一副:“学无先后今日好,志有因果明天得”。孩子们坐于亭中,读古今名著,听昆曲咿呀,顿觉灵台澄净,也能更好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哲理。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朴雅致的方堂,小巧玲珑的琢玉亭,曲径通幽的逸少苑……金陵小学校园里步步是景,景中有情,悦耳悦目,给孩子美的熏陶,让他们举手投足间尽显世界儿童的优雅大方。
2.坚毅婉约的空间造型悦志悦神
审美教育归根结底是要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达到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校园里的美学教育能够培养和强化孩子的感知力、想象力,还能丰富孩子的情感,拓展孩子的精神世界。
在两株高大的芭蕉树后,逸少苑白墙黑瓦、飞檐翘角,典型的徽派建筑。门前的两根立柱上写着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在古圣寺办学期间,就居住在逸少斋里,逸少苑即得名于此。穿过梅花形的拱门,小径悠长,竹影横斜。回首一望,门后“万世师表”四个大字苍劲有力,烛照千古。清风徐来,树影婆娑,给人一种宁静悠远之感,怡人心神。
同属于中华文化长廊景观群的长城烽火,是金陵小学的标志性景观。马斌处长说过,现代建筑固然可以激荡人的情怀,古建筑中的美更令人怦然心动,可增强教育情感,触动学生灵魂,增加经典的文化底色。
金陵小学中的一景一物既含山的沉稳,又含水的灵动,既有江南园林的婉约秀丽,又有北方雄关的坚毅刚强。在多样美感的共同滋养下,学生可以净杂念、长智慧、出灵气、长志气,获得艺术的熏陶。
四、凸显互动性
校园的物型景观不应该仅仅是固化的静态景观,金陵小学还从儿童的情感和体验的维度,增强其互动性,让人与景观之间、人与人之间发生情感的、物理的、文化的相互作用。
1.在互动中动手动心
玩,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马斌处长指出,廊道文化,让学生感受与教室不同的张弛节奏,还要体现匠心之美、人文精神和儿童情怀,其关键在于要让孩子喜欢。在通往教室的廊道两旁,排列着立式三角体转轴,轴分七色,宛如七色长虹,通往知识的殿堂。金陵小学将之命名为智慧彩虹。转一转,美妙的诗词、浅显的英文故事和启动童心的故事就会映入孩子们的眼帘。金陵小学选取的故事,都与近处的诚真勤仁四园一一对应,有许多故事源自学校实际。如在勤园外,学校将教师团队全国大赛三天只睡八小时的故事写入其中,孩子们在转一转读一读后,“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的信念一定会深植他们心中。
马斌处长曾说,动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源泉。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选取贴近孩子的教育资源,无疑是开启儿童心扉的最佳方式。
2.在互动中动口动情
金陵小学有一处会客厅——觅町,名字来源于英文的音译“meeting”,译成中文是遇见的意思。中文名暗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发现,友人在此处的意味。如此命名,既符合马斌处长创意命名的要求,又契合金陵小学中西合璧的气度。金陵小学与友好学校的朋友们在觅町里畅谈,中文英文在这里交汇,茶香咖啡香在这里交融,中西文化融会贯通。
英语俱乐部墙壁布置了金陵小学友好学校世界地图,一缕缕红线跨越了万水千山,五湖四海,将金陵小学与海内外31座友好学校紧紧相连。这里还悬挂着各个友好学校来访的活动照片,将美好的瞬间定格成永恒,营造出一种四海一家的国际氛围。每有友人来访,中外小朋友都会齐聚英语俱乐部,我说几句英文,你学两句汉语,聊理想,谈风俗,说趣事,辅以体态语言,交流融洽。
3.在互动中动手动脑
美国有句名言:“告诉我,我将忘记;给我看,我可能也记不住;让我试试,我就会理解。”同样是在觅町,孩子们不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贵族,他们有机会走入工作坊,亲手DIY,亲手TRY。实践项目包括:蛋糕制作、果汁提取、蛋挞烘烤、果盘拼装等,配料、操作、加工,孩子们共同合作,不断尝试,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最后在展示区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并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在创物的过程中,知识在增长,技能在提升,情操在陶冶,人格在升华。
互动性是物型文化的最高境界,在情景体验、实践创造的场景中,孩子们解放了双手,解放了嘴巴,解放了大脑,释放了心灵。可以说,互动性是沟通人与物、人与人,达成物我合一的唯一途径。
物型文化不能只是形而上学的东西,它必须经过沉淀、提炼、整合,最终物化为系统性、科学性、人文性的校本教材。金陵小学的校本教材分为金陵情怀、中华文化长廊、阅读风景线、世界之窗、科技生态园、运动健康广场等六大板块,将金陵小学的物型景观连珠成串,聚点成面,形成集群效应。同时,教材又从景观内涵、儿童特点出发,介绍景观布局,呈现文化内涵,让学生进行综合的探索,实现有效的拓展。
(1)变被动参与为自我需要
“满园皆秀色,人在画中游”,孩子们学兹乐兹,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校园物型产生探究的欲望。编写组因势利导,启于愤悱,及时推出了物型文化校本教材。学生可以借此探其源、求其真、赏其韵,获得自我成长的滋养。
(2)变传授知识为提升素养
学校的校本课程不囿于知识的传授,而是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如金陵小学围绕“千校携手”项目主题,结合校本特有的科技生态园资源和学生特色实践,与清华大学青橙创客研究院共同研发的科技生态体验课程,将科技生态与人文艺术、生态工程、智慧生活、创客活动有效融合,打造独具特色的科技生态体验校本课程,给师生提供更多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动手操作、实践创新的机会,从而提升学生素养。
(3)变分科学习为跨界探究
金陵小学打破学科壁垒,将学科知识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引导学生开展跨界探究。金陵小学的STEAM课程的“S”代表科学,“T”代表技术,“E”代表工程,“A”代表艺术,“M”代表数学素养,充分体现了金陵小学跨界探究的理念。如教材《STEAM教室》“童心探索”板块,就引导孩子探寻投石机历史,了解其结构,按设计图制作,总结杠杆原理,开展对如何让石头投得更远等等的探究。这些探究活动,将使学生凝练出知识和能力的“合金”,迸发出创新创造的火花。
陶行知说:“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金陵小学从物型文化的生长点出发,将教育理念形象化地根植于物态景观中,物态化于校本课程中,过程化于校本实践中,积极打造地表文化、空间文化、学科文化、格物文化。金陵小学充分挖掘物型之道,将之转化为教育之道,从而内化为学生的做人之道,在“物道—教道—人道”的螺旋序列中,将物态文化景观转变为孩子体验的“境”、实践的“场”、创造的“器”、学习的“体”,从而认识世界、尊重世界、表达世界、创造世界。
真是教育千古事,始于一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