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古村落阮社史考

2018-01-27邱志荣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绍兴

邱志荣

(紹興市鉴湖研究会,浙江 绍兴 312000)

阮社是浙东运河和鉴湖相间,最精华的水乡平原古村落,其地以历史悠久,经济富庶,文化深厚,风情独特著称于世.

1 区域位置

1.1 风水宝地

阮社位于绍兴县西北部,其南面在绍兴境内的是会稽山的西干山脉,连绵起伏,形成整体之美.会稽山曾列中华九大名山之首,后又被定位为“四岳南镇”中的南镇.明刘基称:“语东南山水之美者,莫不曰会稽.岂其它无山水哉?多于山则深沉杳绝,使人憯凄而寂寥;多于水则旷漾浩瀚,使人望洋而靡漫.独会稽为得其中,虽有层峦复冈,而无梯磴攀陟之劳;大湖长溪,而无激冲漂覆之虞.于是适意游赏者,莫不乐往而忘疲焉.”[1]指的就是这一区域.

1.2 山水相间

发源于会稽山流入鉴湖阮社一带的河流主要有:

(1)秋湖江

嘉庆《山阴县志》:“秋湖在县西三十五里,广三顷.”源于福全镇豆腐尖,经王七墩、秋湖,在彤山东侧注入鉴湖大江.主流长6.6 km,支流长16.5 km ,集雨面积12.09 km2.

(2)项里江

相传楚霸王项羽早年曾活动于此,故有地名项里.有项王庙,陆游有诗:“西邻梅福隐,南望项王祠.”源于柯桥镇州山大洋水库冷水湾岗,经项里,在彤山西侧注入鉴湖大江.主流长4.7 km,支流长13.85 km,集雨面积13.78 km2.

(3)型塘江

据传大禹治水会诸候于会稽,长人防风氏后至,禹乃诛之,防风氏身长三丈,刑者戮不及,筑高台临之,故曰“刑塘”,后人颂禹王执法如山,留刑塘戒鉴,岁久谐音,亦避“刑”字,故取“型塘”地名,其江亦称型塘江.型塘江也是柯水的发源地.

其主流源于湖塘镇俞家山村九岭下,经潜家桥、型塘、出寿胜埠头注入鉴湖大江.另一支流源于干溪村,经丰里在寿胜埠头与主流汇合.主流长18.65 km,支流长16.6 km,集雨面积28.61 km2.

阮社面积约10 km2,水面率约在25%,多水域溇港,有“三湾十八溇”著称于世.鉴湖在阮社南缘蜿蜒而去,浙东运河沿阮社北界东西向穿境而过,著名的古纤道、太平桥都在其中.

阮社以多水网著称,但也有山闻名于世.境内的棋盘山有胜景“棋枰残雪”:“棋盘山有青石一方,相传为仙子下处.至今花飞六出之后,残痕万点,凝积石上,如作方卦样也.”[2]又有诗曰:

空岩棋石上,万点白模糊.疑是仙人奕,缘何黑子无?溪山留玉屑,猿鹤住冰壶.要倩蓝田叔,重描残雪图.

1.3 水乡明珠

阮社东靠著名的历史名镇柯桥,为柯桥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以汉末蔡邕避难会稽,留宿柯桥东北高迁亭(即柯亭),取用屋椽为竹笛之历史故事得名.《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第20条注引伏滔《长笛赋叙》曰:“余同僚桓子野有故长笛,传之耆老,云蔡邕伯喈之所制也.初,邕避难江南,宿于柯亭之馆,以竹为椽.邕仰眄之,曰:‘良竹也’.取以为笛,音声独绝,历代传之至于今.”其西南边为闻名海内外的风景名胜之地柯岩,有独特的“云骨”、“石佛”称奇.南邻舟山,是山水风光秀丽,人文历史深厚之地.西连湖塘,有“十里湖塘七尺庙”等胜迹.北接管墅,是经济发达、人才辈出的水乡.西壤钱清,是为运河风情重镇.

2 成名与沿革

2.1 社以阮名

阮社之起名缘于晋代“竹林七贤”的阮籍、阮咸叔侄,传两人曾居住于此,故有阮社之称.其人其事文史深厚,影响深远.

阮籍(210—263年),三国魏陈留尉氏人,字嗣宗,阮瑀子.齐王芳时任尚书郎,以疾归.大将军曹爽被诛后,任散骑常侍、步兵校尉,封关内侯.世称阮步兵.好《老》《庄》,蔑视礼教.纵酒谈玄,后期口不臧否人物,以此自全.擅长五言诗,风格隐晦,又工文,与嵇康齐名.[3]

阮咸,西晋陈留尉氏人,字仲容.阮籍侄.历仕散骑侍郎.精通音律.阮咸善弹琵琶,不交人事,唯弦歌酣饮,任达不拘礼法.阮籍与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称竹林七贤,常聚会把酒论诗,畅谈诗文,表现嗟世忧时,苦闷彷徨、愤愤不平的心境.

关于竹林七贤在会稽的活动多有记载,在今绍兴陶堰镇白塔湖东北有白塔山,西麓有白塔寺.现存明代建筑二进,据传该寺为嵇康(字叔夜),得《广陵散》之处.唐独孤及有诗曰:“贺监湖东越岺湾,地形平处有禅关.塔高影落门前水,茶热香飘院后山.幽谷鸟啼青桧老,上方僧伴白云闲.有人若问广陵散,叔夜曾经到此间.”竹林七贤到会稽之地,除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当时绍兴之地因鉴湖兴建,环境变好,北方名士多来会稽山阴之地优游或居住,正如《嘉泰会稽志》卷第一中所称:会稽“自汉晋奇伟光明硕大之士固已继出.东晋都建康,一时名胜,自王谢诸人在会稽者为多,以会稽诸山为东山,以渡涛江而东为入东,居会稽为在东去而复归为还东,文物可谓盛矣.”阮籍、阮咸为竹林七贤中人物.阮社原名为竹村,后又改名阮社.古代阮社人十分崇仰阮籍、阮咸,今尚存“籍咸桥”以纪念.区域内浙东古运河上的毓荫桥“一声渔笛忆中郎,几处村酤祭二阮”,上联写听到运河边渔笛声使人回想起柯亭椽笛的蔡邕,下联写见到这一带的村肆酒店便深深怀念阮藉、阮咸叔侄.

在阮社籍咸桥东侧的后庙中,有“晋阮会”碑,碑立于乾隆年间.其中前碑开首便记:“社以阮名”,是阮社得名的精准历史传记.

2.2 历史久远

阮社在东汉时属笛里*此内容主要参考今阮社阮三村村史村情资料.;唐、宋时属温泉乡怀信里;元时属十七都;清宣统二年(1910年),实行乡、村制,属开泰乡.

民国十七年(1928年),归属第八区柯桥里;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第八区阮社乡;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属开泰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柯桥区开秦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开亭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第二指导区开亭乡.

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属柯桥区开亭乡;1950年属柯桥区阮社乡;1956年属柯岩乡;1958年属柯桥人民公社;1959年属柯桥人民公社阮社管理区;1961年属柯桥区阮社人民公社;1983年属柯桥区阮社乡;1990年属柯桥镇柯西管理处;2001年柯桥镇分为柯桥、柯岩两街道,阮社属柯岩街道辖区.

阮社包括阮三、阮四、先锋、东江、茶浜、中巷,新风等村.

3 水利造就了鱼米之乡

3.1 沧海桑田

浙东原本“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支津交渠”之地.[4]在东汉古鉴湖建成前阮社一带多为沼泽之地,咸潮通过河流可溯于此,农田灌溉得不到保障.水环境的变迁对阮社的文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湖建成,西鉴湖中的蔡堰、叶家堰等堰闸可直接为阮社提供丰沛的灌溉与生活用水[5];之后西兴运河建成,水上交通四通八达,阮社成了鉴湖、西兴运河建成最早受益和发达的地区之一.可以想象竹林七贤时代阮社已成为较富庶之地,否则,阮籍叔侄不会到此隐居.之于后来的海塘,三江闸建设,水利基础保障条件更优越.南有鉴湖灌溉之利,北有运河交通之便;风调雨顺,旱涝无忧;得天独厚,人水和谐,阮社名副其实成为繁华的鱼米之乡.

3.2 戴水利德

笔者曾在阮社后庙中发现了“马汤会”碑,[6]主要内容为阮社民间对绍兴鉴湖的缔造者会稽马臻太守,和三江闸的建造者绍兴知府汤绍恩的祭祀活动及管理,其中说明了民众充分认识到水利对阮社发展的重要地位.“马汤会”碑开头便记马臻、汤绍恩的水利功德,以及给本地带来的恩泽:“越中素号泽国,言水利者,首鉴湖,次三江闸.此马汤二公之绪,亘千古而不朽也.”精准的记述了绍兴水利的沿革大势.又记:“吾里处鉴湖北,当诸水之冲,凡田而佃,宅而宅者,戴其德.”水利成就了阮社其地百业兴旺、人文兴盛.

据20世纪70年代时期的史料统计,阮社有耕地面积609.6 ha,为水稻作物区.1979年粮食亩产达1 943斤(是年全县平均1 668斤[7]),生猪饲养量11 660头,渔场水产量4 500担.

阮社之地灵人杰,正如六朝虞预《会稽典承·朱育》中所描述:“山有金木鸟兽之殷,水有鱼盐珠蚌之饶,海岳精液,善生俊异,是以忠臣继踵,孝子连闾,下及贤女,靡不育焉.”

4 黄酒发源地

4.1 酿酒历史源远流长

据对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遗存考证,当时的先民之酒已开始由“自然酿成”变为人工酿造.[8]遗址中发现的酒器陶盉[9],表明当时已有了酒并有了饮用的方式和习惯.到越王句践时饮酒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句践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中,又以酒作为奖励生育政策,规定“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10]此外,越国出师伐吴以酒“箪醪劳师”,胜利后“置酒文台,群臣为乐.”[11]

阮社是绍兴黄酒的主要发源、发展、成熟地之一.阮籍好饮酒,当时这里必定酿酒业兴盛,酒好酒多,环境优雅他才会来此定居.当然酿酒生产的主要条件是粮食多、鉴湖水好.以酿酒之好水著称的鉴湖三曲:第一曲为湖塘古城一带,第二曲为型塘、阮社一带,第三曲为杏卖桥、漓渚江口一带.绍兴民间一直认为这三曲在鉴湖上游之水和湖水的交汇处,其水清纯鲜活,软硬适中,最宜酿酒.

4.2 酒坊名扬天下

占得一脉好水,阮社自古以来就以酿酒为主要产业.在明代已出现了酿酒作坊,而到清代乾隆以后兴起大型酒坊,据民国资料反映,[12]当时有酿酒户四百多家,税务登记达三百多家,人家枕河居,家家酿老酒.又以章东明酒坊最为有名.由于运河交通的便利,约在道光年间(1821—1850年),章东明酒坊分别在上海、杭州等地开设酒行.之后,又由漕运、海运两条线把酒运到天津,逐渐在天津打开局面,设立酒庄.明清时绍兴师爷遍布全国,于是也成了绍兴酒推销和饮用的一个重要渠道.连北京同仁堂每年也要用绍兴黄酒来调制中药.据载: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五口通商时,章东明酒坊年酿6 000~7 000缸,销往香港、新加坡.[7]

由于章东明酒坊逐渐在全国展开了黄酒的销售业务,提高了绍兴酒的美誉度,进而促进了绍兴黄酒业的更大发展.1894年前,台湾曾是绍兴酒最大市场,阮社诸楚和等酿坊,年销台湾之酒占产量30%.

4.3 云集酒厂

地处阮社东江南岸闻名海内外的云集酒厂,始由周佳木在东浦东周溇于清乾隆年间创建,当时名“周云集酒坊”.取名“云集”,意为酿酒名师高手云集.之后历经周氏家族几代人的传承,直到中华人共和国建立前后的周善昌的“周云集亨记酒坊”,前后经历了208年.

清乾隆八年(1743年),创始人周佳木创建“周云集酒坊”后,周佳木的后代都继承他的酿酒业,开设酒坊.到周佳木第四代孙周玉山开设了“周云集信记酒坊”之后,周玉山的大儿子周葆堂开设“周云集元记酒坊”,二儿子周牧林开设“周云集亨记酒坊”,三儿子周叔循开设“周云集利记酒坊”,四儿子周幼山书名周清,开设“周云集贞记酒坊”.周清对酿酒业很专业,他制作了酿酒模具,图文说明和样酒等实物,到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览,周清酒评为金牌奖章.这是绍兴黄酒获得第一枚国际金奖.

周牧林的儿子周善昌继承“周云集亨记酒坊”,而逐渐扩大发展,成为东浦最大的一家酒坊,年产绍兴酒达300多缸.1951年12月12日,周善昌经营的“周云集亨记酒坊”由人民政府接收,并成立了“地方国营云集酒厂”.由于原周云集亨记酒坊厂基狭小,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加上厂址在东浦东周溇,河道窄小,交通不便,造成酿酒原料、用水、运酒等运输受阻,决定搬迁厂址在阮社一带.先于1952年10月间(即冬酿开始前)选址到湖塘七尺庙,当年生产黄酒1 932 t,白酒282 t.1953年,达到黄酒2 358.39 t,白酒489.9 t.1954年1月又确定云集酒厂先在阮社詹家湾(现新风村)的“孝记酒坊”地址中开办白酒车间,又在5月间选定阮社东江的对岸的“张记酒坊”旧址(当时此处只有7户人家)开办黄酒车间.这样云集酒厂有湖塘黄酒车间,阮社东江黄酒车间和詹家湾白酒车间3处,年生产黄酒2 745.64 t,白酒539.12 t.1956年,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示拨款,[7]于云集酒厂兴建绍酒陈贮中央仓库.“绍兴酒整理、总结与提高”项目,经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同意,列入国家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1956年共投资70多万元,批准征用土地4.6多ha,在阮社东江扩建厂房,中央仓库、道路等工程,不断向东部和南部扩展,与江头黄酒车间联接,云集酒扩大到20 ha有余厂基的规模,建造双跨大型发酵车间三幢,每幢1 123 m2.此年生产黄酒4 264.17 t,白酒570.47 t.继而1957年国家又拨专款扩建,又建造大型发酵车间三幢和中央仓库五幢(每幢面积1 800 m2),是年生产黄酒7 280.88 t,白酒1 039.38 t.以上,1956年中央拨款24万元,1957年中央及地方拨款81万元,两年共储存名酒3 150 t.*参考绍兴市档案馆“地方国营绍兴鉴湖长春酒厂1959年3月10日为绍兴酒储存问题的报告”.1959年绍兴县为发展绍兴酒及加强行业管理,决定由五家酒厂(即绍兴酒厂、云集酒厂、公私合营沈永和酒厂、柯桥酒厂、东浦酒厂)及一家坛厂(绍兴坛厂)联合组建绍兴鉴湖长春酒厂.云集酒厂改为绍兴鉴湖长春酒厂的二车间,是年生产黄酒16 967.82 t,白酒1 913.63 t.1960年改为“绍兴酿酒公司”.实现经济独立核算和对外业务.由于自然灾害,粮食减产,1960年冬酿投料减少,1961年黄酒产量仅2 140.15 t,白酒230.83 t.1961年起“绍兴酿酒公司”仅保留了绍兴、云集、沈永和三家酒厂.

1969年4月,云集酒厂改名为“绍兴东风酒厂”.1998年10月13日,组建中外合资“东风绍兴酒有限公司”.1998年10月15日,被中国清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兼并收购,变国有为集体企业.2002年10月28日又由浙江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入主控股清纺城集团,于2005年12月12日改名为“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关于云集酒厂资料除特别注明外,主要参考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情醉会稽山》2008年内部资料.感谢原东风酒厂金东海先生帮助提供相关资料.

5 名桥之乡

阮社多桥,遍布乡间.无论是浙东运河上古纤道上还是阮社境内都有着诸多历史名桥.[13-15]

5.1 纤道桥

绍兴古纤道以柯桥以西至阮社板桥7.5 km的塘路建筑最为奇特.纤道可分单面临水及双面临水两部份,单面的塘路依河平铺砌石,双面临水多筑于河面宽广之处,以北河道宽广,系主航道,称“外官塘”;以南河道相对较窄,称里官塘,旧时为风急浪大时小船避风之地;在阮社太平桥以西一线,又多以呈梁式平桥型的纤道桥形式设置,河中每隔约2.5 m置一桥墩,上架三块大小大致相同的大石梁,桥面宽一般1.5 m.因桥洞多少的几处纤道桥,在当地分别被称为“十八洞头”、“一百洞头”、“一千洞头”.

纤道砌筑技术也是当地石匠的杰出创造.纤道修筑于宽广的河道之中,古代的工程技术不可能在河中筑坝抽干水后再施工,而是直接于水中砌筑,如此长的规模,其难度可想而知.一般基础处理于水中采用或直接打木套桩,或水盘石压底,或条石排列的方法,必须技艺高超,熟习水性的专业石匠才能担当.

纤道桥犹如一条玉带蜿蜒连贯于运河之上,最长的一段纤道桥,全长386.2 m,由115孔石梁桥构成.其中有二孔建以稍高成平桥式,一般小船可进出.其余孔均接近水面约1 m,其桥孔数量之多、之长为国内仅存.

纤道桥是浙东运河的标志性桥梁,我国著名文物专家,中国文物学会原名誉会长罗哲文先生有赞美诗[16]:

天下古桥说绍兴,八字立交负盛名.

最是纤桥世罕有,悠悠千载运河情.

前两句写绍兴八字桥,后两句赞古纤道.

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5.2 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阮社的西兴运河上.桥重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太平桥多被认为是绍兴水乡桥与风景结合的典范,为人们所推崇.太平桥景观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桥体

系南北跨向拱梁组合石桥,主桥为单孔半圆形石拱桥,高6.6 m,拱高5.3 m,跨经10 m;引桥为8孔石梁桥,依南向北逐渐降落,连接以北河岸.

(2)桥亭

原在南岸桥西侧,为一古朴小石亭.

(3)北岸小广场及庙

桥北岸有数百平米大的广场,并有一低平小庙.

古代在西兴运河之上太平桥高、长都居首位.主桥孔端庄秀美,古代水运繁忙,有舟船穿梭其间,由于桥顶高耸,一般帆船可直接穿桥而过.桥洞有纤道路穿行,纤夫鱼贯而入.而一般小船亦可从引桥出入,井然有序.太平桥的主桥孔圆,引桥方;主桥高,引桥低平,形成了方圆画图,以及高低错落之美.太平桥、运河水网、附近的田野、村庄构成了一幅水乡泼墨画.桥在河上有一种凌波漂渺、清奇和谐之美.

太平桥桥饰雕刻精美,寓意深刻.桥上望柱顶上的4只石狮,形态各一,活泼可爱,彰显威武神态.主桥斜坡八根望柱雕刻着精美的“暗八仙”、“八音”、“佛八吉祥”、“琴棋书画”图案.拱桥拦板的“万字流水”、“万象如意”、“马到成功”等图案,整齐美观,表示连绵久长、万事如意、吉祥欢乐之意.此外如人物浮雕、如意兰草抱鼓、万寿伴菊都或传神,或栩栩如生.是一幅综合多样传统文化,精美的艺术作品.于1989年太平桥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5.3 阮社桥

阮社桥位于太平桥东首,为运河直通阮社的水上交通要道.始建于宋嘉泰年(1201年)前.宋嘉泰《会稽志》载:“阮社桥,在县西北三十里”.清嘉庆《山阴县志》记有“县西北四十五里曰阮社桥.”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阮社桥系浙东运河古纤道上的石拱桥之一.

阮社桥系东西跨向单孔马蹄形石拱桥.桥面长2.50 m,桥面宽2.70 m,桥东置24级石台阶,长7.20 m,桥西置24级石台阶,长7.40 m,桥上无桥栏.桥高3.80 m,拱高3.40 m,桥跨径4.80 m.拱券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桥上有龙门石刻一幅.拱脚处有纤道.桥额上题有“阮社桥”三字.拱墙上有一石碑,上面刻有“民国三十六年岁次丁亥七月立,柯桥区□□官唐委员会兰亭乡办事处经募重建.阮社匠人吴金瑞造.”由此桥也可见阮社石匠之精湛的建桥水平.

阮社桥上原有精致桥栏板,现已不存.

5.4 得胜桥

得胜桥又称浪桥.位于原阮社永进寺基庄村.始建年代不详,至迟在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已出现,现桥为清咸丰三年(1852年)重建.

得胜桥南北跨梅墅江,全长56 m,由3孔主梁桥和7孔引桥组成.主桥在北,引桥在南.

主桥长24 m,中孔跨径5.36 m,南北两孔跨径3.45~3.67 m.实体桥墩,用条石一顺一丁叠砌.桥面平铺并列石梁4根,宽2.6 m.中孔石梁西侧阳刻楷书“得胜桥”桥名.桥面两侧置实体素面石栏间望柱4根,中孔石栏外侧阴刻“大清咸丰贰年桂月吉旦重建”字.主桥南坡设踏垛13级,后设一长方形平台,平台南端与引桥相接;北坡设踏垛11级.桥畔有后福庵.

引桥长32 m,面宽2.05~2.17 m,平面略呈“S”形弯曲.实体式桥墩,用条石一顺一丁叠砌,孔径在1.95~2.78 m之间.由于桥孔低矮,贴近水面,舟楫难通,仅起调节水源等作用.引桥南端通往绝倭涂.桥墩顶端挑出石梁达0.7 m,上承石板桥面及石栏,这在绍兴石桥中尚属少见.

得胜桥之名,是为纪念明姚长子绝倭殉义事.前后两桥分别命名为得胜桥和万安桥,并立祠祀之.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又在万安桥畔建姚长子纪念碑.该桥与万安桥、绝倭涂、姚长子纪念碑交相辉映,成为一处颇具历史纪念意义的代表性建筑遗存,得胜桥于2002年被公布为绍兴县文物保护点.

5.5 信公桥

信公桥位于阮社阮三村与先锋村之间,清代建筑.信公桥由单孔石梁桥和廊屋两部分组成,南北跨项湖两岸.桥名是为纪念明代抗倭英雄汤和而命名的.

信公桥是绍兴现存典型的水阁桥.全长9.7 m,跨径3.8 m.桥台用条石错缝叠砌,桥孔内壁紧贴3~4根竖梁,上托横梁,伸出桥台.桥面长4.3 m,宽2 m,用4根石梁铺设,西侧石梁正中阴刻楷书“信公桥”三字.桥南北两坡各设踏垛10级和11级.桥上建3开间硬山顶房屋,通面宽10 m,进深5.56 m.

水阁桥也是一个进入阮社村内河道的重要关口,具有防卫功能.桥顶设方形石柱两根,上镌楷书楹联一副曰:“浙水壮文澜,摛藻扬芬沾帝德;阮川留正气,伏魔荡寇仗神威.”显示了阮社人热爱文化,忠诚国家,抗击外来侵略的豪迈正气.2006年,信公桥公布为绍兴县文物保护点.

5.6 籍咸桥

籍咸桥位于阮社阮三村小九坊自然村.始建年代无考.现桥为清代重建,民国十四年(1925)修缮,是为当地民众为纪念魏晋时阮籍、阮咸叔侄曾隐居此地,传承文化而建.桥东堍及南首尚存前后二庙,亦为乡人奉祀二阮之所.

籍咸桥系单孔石梁桥,东西横跨诸家溇.桥长11.55 m,跨径3.8 m.桥台用条石错缝叠砌,上置横系石.桥面长5 m,宽2.6 m,用4根石梁铺就,两侧设实体石栏,高0.52 m,厚0.2 m.石栏外侧阴刻楷书“籍咸桥”,落款署“民国十四年立,里人公修”.石栏两端各立望柱一根,柱头雕琢蹲狮.望柱两端用卷草纹抱鼓石收尾,起着稳固栏杆的作用.桥东堍毗邻后庙,因空间受限,故采取避让手法,在东坡下7级踏垛后设一平台,经平台再折向南北两面落坡.桥西坡下12级踏垛可直通宋家弄.籍咸桥结构稳固,设计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做到建桥时不拆庙、不改道.

6 名士之乡

宋陆佃在《适南亭记》中认为:“会稽山川之秀,甲于东南.自晋以来,高旷宏放之士,多在于此.”早在魏晋时期,阮社一带就是当时名士游历之地,最著名的当是“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咸叔侄.

地灵人杰,阮社是崇尚德义、乐善好施;求真务实、农商并重之乡,人文荟萃之地.

6.1 姚长子

姚长子(1522—1554年),为山阴独山人(今柯桥西独山村人),出身贫苦,以打工谋生,为人正直仗义,又好武功,因其身材高大伟岸,人称“姚长子”.

据《绍兴县志》[17]记载,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联合山贼,从诸暨突入山阴境内,到达柯桥西南部,准备烧杀抢掠一场.倭寇在行进途中遇上了正在打谷场劳作的姚长子,姚长子对倭寇深痛恶绝,立即挥稻叉只身与倭寇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被擒.倭寇残忍的以藤条穿贯其肩骨,强迫其当向导.此时姚长子已身负重伤,血流满身,他以必死之心,想决不能让这批贼寇危害乡亲和脱逃.便佯装带路,把倭寇等引入四面临水的阮社化人坛,暗中用方言告诉乡亲:“等我等过桥,你们把前后桥都拆掉,断其归路,把强盗困在水中央.”村民立即动员,按其所说,一边报官府,一边把桥路断绝,使倭寇无路可走.当时是,倭寇惊慌失措,不辨东西南北.之后,官兵迅速赶赴现场,战斗中官兵勇敢杀敌,阮社及附近乡民渔夫千船围捕,取得全歼倭寇之胜.

除地处阮社的万安桥边有姚长子纪念碑交相辉映,今绍兴西鉴湖景区也有姚长子先烈石雕像耸立.

6.2 罗家伦

罗家伦(1897—1969年)字志希,笔名毅,[18]阮社乡江头村人.[16]1897年12月21日出生于一个小官僚家庭.其父罗传珍(字霈乡)民国后曾任江西省进贤县知县.罗家伦参加过北伐战争,担任过多种公职,但志趣一直在教育与学术,历任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武汉大学教授、中央大学校长等职.在他的主持下,清华大学由教会学校转为国立大学.在执掌中央大学期间,他提出了建立“诚朴雄伟”的学风与安定、充实、发展的治校方略,成效明显,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罗家伦学贯中西,广涉群籍,才思敏捷.作为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直积极倡导国家现代化,同时他又十分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中国的伦理道德,提出要用新的科学方法来估定中国文化的成就.

罗家伦毕生膺服蔡元培先生.1940年蔡元培去世后,他写了《伟大与崇高》一文,对蔡元培“柔亦不茹,刚亦不吐”的风骨倍加赞扬.1968年,蔡元培诞生100周年,罗家伦写《蔡元培先生与北京大学》一文,对蔡先生在北大的功绩作了全面的评价.此文发表后的第二年,罗家伦就去世了.

罗家伦著作等身,除译作外,著有《新人生观》《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史料考证》《逝者如斯集》《新民族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科学与玄学》《疾风》《耕之集》等.1997年,学林出版社出版了《历史的先见》散文集.

6.3 章培恒

章培恒(1934—2011年),阮社人,是当代我国古代文学研究大家,复旦大学教授.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誉满学界.他是国家教育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委员会主任,于本世纪初曾应邀到绍兴市参加过学术讨论会,为绍兴文理学院越文化研究学术文库顾问.

6.4 阮社永安救火会

阮社曾有一个奉献社会,远近闻名的英雄集体,——“阮社永安救火会”.[19]阮社的“救火会”很有名,在远近许多村庄城镇都有他们的足迹.据当时龙兵之一的许阿水(时年88岁)回忆:阮社的“救火会”在东江村河沿,那里有一个建筑叫“水龙局”,里面备有两只水龙船.东江有一大户叫章瑞年,人称“五店王”,他因酿酒家庭富裕,于是就组织了“救火会”.会里有严格的组织,有董事、理事、监事,有管理机器和维修的专门人员,还有专职的账房先生.“出龙”的时候,董事、理事、监事都要身着蓝衣服,龙兵要身穿黄马甲,头戴藤帽.每只船还配两名泥工和木工,泥工善于上屋,掌握水龙苗子;木工带斧,顺势破门而入.当时救火会有两水龙,一只名掀江龙,另一只是德国进口的机器龙,马力大,性能好.救火会大多由章瑞年出资,当地民众也乐于资助.俗话说“贼偷一半,火着全完”,所以大家认为救火是最大的善举.

阮社“救火会”,长年有值班人员,一接到火警,就亮起红灯,马上敲锣,“救火会”旁边开小店的,立即敲二楼,两个人一个向南,一个向北,到村中报警.行走都有规定的路线.听到锣声或者见到红灯,龙兵和村民飞快地集合.每只龙船两旁有七八个人划脚,前哨、后哨、中哨都有明确的分工,特别是前哨,划桨最吃力,一般由章瑞年站在河哨头,高声呼喊,“用力摇,用力划”,“救火不用力,要生黄胖病”.所以全体龙兵无论出龙路途远近,近到柯桥、新塘、型塘,远至萧山、西兴等地,均十分尽力,不避艰险,赴汤蹈火,勇往直前.一次柯桥当铺“德兴当”着火,救火会花了半天功夫才把大火扑灭,当铺得以保存.又一次柯桥大寺着火,也全力灭火把寺院保住.有时候路窄,龙船摇不到,龙兵们就背着机器走,肩背手提,绕田畈走近路,越快越好.每次救火回来,一个龙兵能得到两角钱,这是很薄的补贴,因为当时一石米要六块大洋.为保一方平安,这支救火队伍做出了卓越的奉献.

7 民俗风情之乡

7.1 居民建筑

阮社的居民建筑颇有水乡独特的风格.有三湾、十八楼、二庙、五祠堂、六庵等美誉.民居往往依河建筑,一河一街,一河两街.居民一层楼和地面,公共场地,沿河道路,多用著名的东湖、柯山石铺筑,品类不一,按大小尺寸分为二尺板、三尺板、四尺板、八尺板;按工艺分为细缮光、中缮光、粗缮光;按用途分为条石、板石、石础、石柱、石萧墙;与工艺结合的有石窗、石树池、石凳、石桌.此外,石碑、石像等文化产品遍布乡里;沿河石板路宽阔大气,无路不在;沿河踏道遍布,无家不有,尤以池湾中的八字新踏道规模最大、标准最高,20世纪70年代电影《祥林嫂》部分场景就是在此拍摄.阮社还有石萧墙建筑为人称道,那是用平整的石板作为房子的基墙,高约1.5~2 m左右,在石萧墙之上,再砌砖头墙面.这种石萧墙坚实耐用,防潮安全,池湾东侧的酒弄堂以石萧墙高达4幅、长有近百米而远近著名.阮社可谓石文化打造的世界.

阮社独多台门,许多台门几乎是平行而建,全乡台门百余多.台门往往临河,特别在河湾之处,出门称便.台门大小不一,除石萧墙外,台门之前往往是石库门,并置精美石凳,石凳上多各式传统棋盘,多为老人、小孩游乐.又有在2进、3进也用石库门,台门朴素、严谨,构架简洁,不事张扬,又具有阳刚之气.台门中往往用石窗,窗上石雕精致,历史人物、花卉鸟兽栩栩如生.还有祠堂、天井、水井、道地公共设施,有的多至4~5进,如大夫第、诸家台门等都以规模大,建筑美、文化深著名.

7.2 民间祭祀

阮社民风淳厚,人多以感恩图报,向往从善乐施为荣,而历史上的公众文化信仰、道德化育又多以乡间传承着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祭祀活动为载体.

阮社至今有“两庙一庵”,均座落于该街道阮三村居内.两庙:即前庙与后庙,一庵是福潜庵.后庙祭祀的菩萨是阮籍,其庙的西墙紧依藉咸桥.前庙祭祀的菩萨是阮咸,附近有南阮桥、信公桥和戏台等建筑文物(戏台20世纪70年代拆);后庙与前庙也有道教文化内容,二庙内有明、暗两口古井,中间被庙河所隔,呈现了S形,明、暗井应是八卦图的鱼眼.福潜庵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今已270年历史.庵内观音等佛象系清代文物,其保护得益于尼德意师傅.她持有民国时期的尼姑职业证.

据笔者和张钧德先生2016年11月9日考证,阮社的后庙墙体上镶嵌有6块碑,分东西2组,其中西部一组有3块,分别为“前阮会”、“马汤会”、“文武会”;东面为“泰青会”、“晋阮会”、“岳隍会”等.以上碑均立于乾隆四十二年春(1777年).

阮社前庙主要保存有“龙华胜碑”两块,分别为清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乾隆十五年(1750年)所立;“兰盆会公助碑”一块,立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

以上庙中碑文所记主要内容为祭祀的缘由、目的意义、会员姓名、以及本会人员如何以酒捐、田捐等形式开展祭祀资金的分担和管理办法.这“会”应主要是以庙为依托,开展文化相关活动的民间组织.

后庙中的“晋阮会”、“前阮会”是对阮社的先祖阮籍、阮咸的来历考述和祭祀;“泰青会”是对东嶽圣帝的祭祀;“岳隍会”中祭祀的岳隍是传说中的土地神;“文武会”是祭祀孔子和关羽两帝;“马汤会”祭祀的是绍兴鉴湖的缔造者马臻和三江闸的建造者汤绍恩.

“前阮会”碑,碑立于乾隆年间.其中有碑文:“因立南北二社,北祀大阮;南祀小阮,由来旧矣”.这应是后庙祀大阮(阮藉),前庙祀小阮(阮咸)的由来.

阮社民间对阮籍崇仰与精神依赖之深,还可在阮社当地至今仍延续习俗中得到证明.据阮三村村史记载,当地人在亡故后的一个小时内,要立刻到阮籍庙(后庙)报死.报死的形式,往往由族中长辈领着亡者的长子到庙中点香烛跪拜,烧点纸钱之类然后离去.数天后,亡者的直、旁系亲属又一起到阮籍庙点香烛,当地称呼“行道”.

据董自力对前庙中的几块碑考证,“龙华胜会”之“龙华”取自《佛教念诵集》里的《祝圣仪规》一书的佛经,“龙华三会願相逢,演说法真宗”语.阮社前庙的龙华胜会中的“胜”,有两层含义:一是庙内菩萨众多,二是原前庙沿河有“竹林胜景”石碑,把“三”改成“胜”是受“竹林胜景”的启发.龙华胜会之名呈现了阮社本土特色,有魏晋之遗风.

盂兰盆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救倒悬”.(这说法虽不符梵语意,但已在中国佛教界广为流传)盂兰盆会是佛教仪式.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在民间称中元节或七月半,是祭祀祖先,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

龙华会,盂兰盆会都属佛教仪式,“庙社”与“庙会”是教仪的组织机构,再落实到参会者诵经念佛敬神祭祖等活动中,提倡“依教奉行,乐善好施”的德行.

阮社的龙华会,盂兰盆会成立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前庙(即阮咸庙)内至今保存的三块石碑,均记录着“众道友”、“诵经福忏”、“敬助神鬼者”的活动日期,各时期参加者姓名和“社人”以及轮值负责、经办、仪规、仪式活动.祭祀日,河中还要点燃湖灯,夜间演目莲救母的社戏,传说孤魂野鬼随鬼王来看戏,于是民间百姓得祭自己的祖宗.这些仪规仪式明显带有阮社水乡的地域特色.

兴会的活动经费,要靠众人相助.更有那酒坊,鱼荡等大户人家挑来25 kg装的老酒,捕来孩儿般高的活鲜胖头鱼;又沿河戏台演出的铿锵锣鼓声,庙河边小伙子划龙舟的号子声,人声鼓声此起彼伏,比过年还热闹,人们无不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当时的庙会场面之大,热闹之盛,影响之广,名甲一方.

阮社庙会以阮社前贤阮籍、阮咸为光荣;以尊天地、敬父母,以善为本为道德思想;以热心公益事业“造桥、修路、筑凉亭”为行为榜样.庙会一直沿袭至今未间断.现在,阮社村落中的中元节,民间称七月半风俗仍在沿袭.庙会的生命力还在于广泛村民的参与,并从中受到教育.这一祭祀活动,体现了民间社会自我管理,井然有序的特色;自我教育,怡然自得,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生生不息的效能.

“马汤会”碑,反映了阮社人念念不忘马臻筑鉴湖和汤绍恩建三江闸的功德,便以祭祀方式感恩先贤并教育后人.碑中确定了三江闸、古运河等水利岁修、管护经费筹措需民间合理负担,并以粮、渔,酒、锡箔为主要征集对象.

值得赞赏的是阮社民间倡导以自觉捐款修水利为荣的义举.绍兴古运河上的多处桥路是阮社人士自发捐修,至今铭刻在运河古石之上.《纤道桥碑记》载:“自太平桥至板桥止,所有塘路,以及玉、宝带桥计二百八十一洞,光绪九年八月,乡绅士章文镇、章彩彰重修.匠人毛文珍、周大宝修.”[20]

碑文中十分珍贵的是其中记述了马臻、汤绍恩生日:“马臻诞辰三月十四日”;“汤公诞辰三月二十五日”,是为祭祀两位水利先贤的重要民间资料.历史上绍兴的民间水利碑本来就不多,经岁月沧桑、天灾人祸,留存的更少.“马汤会”碑无疑是绍兴古代重要的水利碑文和实物展示,其意义不仅是在清代,会延续到整个绍兴水利史、水文化的传承和印记内容.

后庙、前庙中碑文有着绍兴古代乡村文明、水利发展的重要史料价值,具有系统完整性的意义,和窥一斑见全豹的作用,尤喜为保存十分完好,是为绍兴文化的稀世珍宝,有待相关部门和各学科专家全面、深入、精准研究,充分挖掘其价值.

十分有趣的是笔者于2017年2月19日,在阮社东江村405号茅阿龙家的外墙上,发现了一组壁画.之后的研究认为:其中那幅三人壁画的故事:大茅君茅盈点化两位弟弟茅固和茅衷,使之一起羽化成仙,并从山中采药炼丹,济世救人的情景.茅盈在恒山修炼得道之后,泰山神东岳大帝拜茅盈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并赐给茅盈紫玉笏板和金板,上刻赏赐的九种器物目录,就是壁画中,茅盈手里拿的那两块板.五帝君给茅盈准备了官服,所以,他穿着官服,拿着双板,来点化两位弟弟.当时两位弟弟茅固为武威太守,茅衷为西河太守.看到哥哥飞天成仙,被金童玉女彩车接走,非常羡慕.他们俩辞官不做,求道于茅盈,但还是凡人,于是,茅盈传道并点化两人.阮社东江有泰青会,祭拜东岳大帝.茅盈是东岳上卿,这茅阿龙家与茅盈有姓氏关系,故在他家的外墙上绘有茅盈等道教人物的壁画.

关于阮社“茅”氏是当地的大姓,始居阮社甚早,今阮社章姓始迁祖章宗清,元末人,当时也是由诸暨徙居阮社(赘于阮社茅氏).

7.3 淳厚民风

阮社章氏先世章仔钧,世称太傳公,五代十国时闽国太傅,高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西北面行营招讨制置使,封金紫光禄大夫、武宁郡开国伯.宋庆历初追封琅琊王,谥忠宪;夫人练氏封了渤海郡君.太傅仔钧公有《家训》:

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奸”;亡家两字,曰“嫖”与“贱”;败家两字,曰“暴”与“凶”.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言,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

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非正,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友不患寡而患从邪.

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神昏如醉,礼懈如痴;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成业,辱父母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立于世而名人类乎哉?

格言具在,朝夕诵思,切记切戒.

可见其耕读传家、勤俭治家、忠厚兴家之风由来已久.

以乐善好施闻名的阮三村章荣生,人称“荣生店王”.这位民族工商业家生产老酒质量优、营销好,产业兴旺发达.他为人的重要信念就是与人为善,慈善助贫,因此他将两个儿子取名为毓善、毓本,就是做人要以善为本.他经常把几十年酿酒所得的财产捐助给公益事业和贫困百姓.无钱人生病买药他资助,人死了他施材,贫苦者有特发事件他出钱解救,在当时阮社的大户人家中他是慈善活动最突出最受人敬重的人,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给予“开明绅士”的称号.

又据章生建先生称[21]:

家有先祖阮社章氏家谱,其高祖公讳文锦,字锦堂,号彩彰.公生未满周岁而慈父去世,由其母躬亲抚养,家境困顿.长至12岁时,不幸其母又罹重病,于弥留之际,谆谆嘱咐高祖公兄弟兩人,务记克勤克俭、仁慈济世的家训,以振兴家业.公铭记慈母教诲,终身矢志不渝.16岁时,在族人帮助下,去宁波恒丰号酒肆学徒.期间,公虚心就教,任劳任怨,业务大有长进.劳作之暇,又悉心攻读文辞.其言其行,深受族人信任敬佩.在公等的努力参与下,原本惨淡经营的酒肆得以恢张兴旺,于是亲友纷纷推举公执掌酒肆.公不辞辛劳,不避嫌怨,兢兢业业,不负众望.在兵荒踵起的年代,公与其兄文镇公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由兄主内,在家主持酿酒业,公经理于外,开设店面,拓展事业.公长年走南闯北,遂在山东、福建等地添置诸多门铺,并设立酒局.于是家庭日渐殷实,臻于小康,终成世业.

彩彰公创业致富后,不忘回报乡亲.咸丰十一年至同治一年(1861—1862年),战事不断,民不聊生.公乃怀悲伤忧愁之心,将在外门铺尽托付亲友料理,自己毅然回到绍兴,接济乡亲.公终身秉奉慈母“勤俭”二字之家训,平时分文必惜,但对贫困乡亲却知无不为,乐善好施,有求必应.“舍棺椁,施衣食,耗资财,竭精力,不吝不倦,周恤备至”.同时热心桑梓公益事业,凡地方善举,必积极参与.光绪九年(1883年),公与长兄文镇公戮力同心,重修官塘纤桥数十处,及阮社荫毓、行义诸桥.融光寺为邑中名刹,毁于兵燹,阮社文昌水阁本已倒塌,公亦与兄各捐千金重修.又重建大小尖山灵峰、灵泉两寺.所有这些,一时成为乡间美谈.

家和万事兴,彩彰公事业有成,其贤内助功不可没.高祖太婆徐恭人在丈夫长期外出情况下,勤俭持家,亲自牵砻舂米,提水烧饭,带儿育女,纺织不懈,终使家境“积赀渐裕”.

8 文教卫之乡

8.1 阮社小学

阮社小学在民国时期颇有名.浙江大学终身教授,我国郦学大师陈桥驿(1923—2015)曾在1940年代任阮社小学校长.他晚年在自传性著作《八十逆旅》[22]中说:

这是一个富裕的大村,所以这个学校在当地的最后优势是经济宽裕,而教师的待遇也比较好.学生只收书籍费,不收其他费用,比当今义务教育制度下的小学收费要低.经费的来源是两项,最大头的是酒捐,因为这里是著名的酒乡,每制一缸酒除了正规的捐税外,附加一点很少的教育费.另一项称炉捐,这一带盛行锡箔业,是一种用锡加工成箔供制纸钱的迷信工业……当时每炼一炉,抽取教育经费储备券一元,这对炼炉者来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负担,但对学校却很有用.

在学校经费充足的基础上,加上校长的努力,教师的敬业,学校办得很好,远近闻名.又称:

“阮社小学确实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1980年代以后,夏威夷大学教授章生道到杭州大学访问,……,他告诉我自己是阮社人,毕业于阮社小学.当他知道我曾任此校校长后,立刻把中午的放学歌和下午的放学歌唱给我听,让我仿佛回到了在那里当校长的年代.”

据钱茂竹先生回忆,[23]阮社小学在1960年为绍兴师范附小,由于学校的管理、教学能力很强,所以很快在全县出名,其各科成绩在柯桥区名列前茅.1970年前后,学校分散到各大队办学,同时创办了阮社中学.

8.2 绍兴师范

阮社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办过绍兴卫校,后来卫校迁至绍兴城,绍兴师范学校从1960年开始就搬至卫校原阮社校址,绍师在那里办学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搬到山区攒宫,但是阮社的房子校产仍然是绍师所有,直到1983年才由绍兴地区水利水电工程队接管.在阮社办学期间,是绍兴师范学校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其时绍兴地区、宁波地区约有8~9所师范学校,两地区统考的结果,绍兴师范第一.可以说是阮社这一方得天独厚独厚的宝地,哺育了绍兴一大批教育优秀人才.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学校不仅从中专改为大专,校址由山区迁回绍兴城里.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绍兴文理学院,成为一所著名的地方性综合大学.这座学校的发展也得益于在阮社办学期间所凝聚基础和经验.

8.3 浙江省第二康复医院

1952年10月浙江省第二康复医院建立在阮社,该院以良好的医疗环境条件救治疗养志愿军官兵而称誉浙江省.195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将第二康复医院划归地方,改名绍兴第四医院.其时面向农村,防病治病工作成效明显,1960年6月,获国务院表彰.1970年11月,绍兴地委发文将绍兴第四医院改为绍兴地区人民医院,并将绍兴地区卫校合并,作为医院附属卫校.1973年又恢复绍兴第四医院名.今医院院址仍在,老屋依旧,当地民众尤不忘当时的第四医院为村民带来的医疗福祉.

猜你喜欢

绍兴
鲁迅先生在绍兴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绍兴大闯关
瞬间
绍兴梅干菜
人文绍兴
走向绍兴的古代诗人
我眼中的绍兴性格
我的绍兴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