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缮工艺的侘寂与残缺之美
2018-01-27丁佳青
丁佳青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市,201620)
金缮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补瓷工艺,它是将天然生漆作为媒介,黏合破碎的陶瓷器物或裂痕,再用金粉或金箔对裂痕进行巧妙的装饰设计,让器物由残缺涅槃重生,并赋予其独特的沧桑之美。
金缮是一项复杂的工艺流程,需要金缮师具备精湛的技艺、较高的审美以及足够的耐心。其具体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清水清洗需修补的瓷器创面,遇到粗糙不平的裂痕,可以用砂纸将其打磨平滑。2.取适量面粉加水调和成面团,以成“拉丝”状态为佳。再用生漆与面团按1:1的比例反复揉搓、充分调匀制成粘接剂,均匀地涂抹在裂痕的边缘,用量以稍微溢出为佳,待瓷片与瓷片充分黏合后,及时固定器物使之成型。在粘接剂完全干透后,用刀片剔除衔接部分溢出的黏糊,并将釉面清理干净。3.取适量细瓦灰与生漆碾压调和制成补缺料,用刀片或是小毛笔将其填充器物缺口进行补缺。补缺的过程应采取少量多次的方式反复实施,直至将瓷片间的缝隙填补平整。4.待漆灰完全干透变硬以后,先用240目至600目的粗砂纸打磨填补的部位,再用1500目以上的细砂纸细致修磨,直至器物表面光洁细腻。在打磨的过程中,之前填补的部位会出现细小的裂缝和气泡孔,因此需要反复上漆补缺、干燥、修磨这一系列操作,直到补缺部分完全填实填平、表面光滑。5.最后一个步骤是给器物描金。用极细的画笔沾取黑色推光漆描绘在裂痕处,再用红色推光漆描绘,等到漆面半干时用扫金笔蘸取金粉,将金粉轻轻扫入漆面,厚薄均匀地覆盖在描漆处,待漆面完全干燥后,用扫金笔清扫多余的金粉即可。由于天然生漆是从漆树中提炼而成,黏性强、可塑性好,干燥后无毒无污染,没有任何化学成分,而且坚固度和稳定性高,具有耐酸、耐碱、防腐蚀、防霉杀菌的性能,经大漆修复的陶瓷器皿可以放心使用。但是,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天然大漆中的漆酚所引起的人体皮肤过敏问题,需配备手套、防护衣、过滤防尘面具等充分做好防护措施。
金缮源自于中国的漆器工艺,并在日本产生且发扬光大。据资料考证,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家伊藤东涯所著的《蚂蝗绊茶瓯记》中记载,室町时代的大将军足利义政得到一只南宋龙泉窑茶碗,喜爱万分,将其视为珍宝。但因这只茶碗流传的时间过于久远,器物上出现了裂痕,足利义政倍感惋惜,特派使者携此茶碗来到中国,恳请大明皇帝再赐一只相同的茶碗,可是寻遍各个窑厂,也未能找到一只器形、釉色如此出色的青瓷茶碗,只好命工匠用锔瓷的工艺修复了裂痕并带回日本。因锔钉形似蚂蝗,所以日本人将其称作为蚂蝗绊。足利将军对这种既破坏原有器物,又极其不美观的修补形式非常不满,于是,日本的工匠开始尝试研究使用天然大漆修补裂痕再施以金粉装饰,使得破损的器物恢复了实用性、功能性的同时又增添了装饰性,日本的金缮工艺也由此发展起来。
金缮工艺在日本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日本侘寂文化的影响。而“侘寂”作为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又与茶道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纵观茶道的发展史,茶道大师们始终强调朴素、单纯、淡泊、清静,防止茶室、茶器、设施、布置、流程等方面豪华、奢侈、繁琐的倾向,并提出“侘”这一概念。
日本传统茶道流派中最主要的流派之一千家流派,其始祖千利休居士认为茶道的根本是“和敬清寂”,即平和、尊敬、清净、侘寂。“和”代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在茶室中品茶时,不论是主是客,“请先”、“请慢用”等谦和的表达,都传递出茶道中“和”的精神;“敬”是对长辈的尊敬,也是对朋友、同辈之间的敬爱。“以和而敬”是茶道的精髓。“清”,则是清洁、清净。清洁是茶道中必要的程序和礼仪,利休曾语“水与汤可洗净茶巾与茶筅,而炳杓则可以洗净内心”。“寂”,则是由清而静、朴素而又淡泊,即所谓的“侘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朴实寂静的空间里,审视自我的内心,在沉思中加以沉淀,从而达到茶道中“茶禅一味”的最高境界。
利休的弟子南坊也写道:“侘”的本意就是清静无垢的佛世界,拂去甬道、草庵的尘芥,主人、客人倾心交谈,规矩尺寸法度可以不讲。生火、烧水、喝茶,此外别无他事。到了千利休之孙宗旦时期,茶道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他认为茶道不应为权贵所有,而是进入寻常百姓家,摒弃华贵珍奇的器具和茶叶,如:茶碗不用名家名瓷,而用普通的乐烧茶具;茶勺不用象牙质地,而用竹子制成,一切简朴平易,这就叫作“侘”。《松平不昧传》所收录的《茶道心得五条》中的第一条提到:“茶道无论如何应以清纯洁净为本。”《怡溪和尚茶说》中亦云:凡茶道,皆不可追求场面华美、诸种茶具的完好,应以清静淡泊、物外之幽趣为本义。另外,“侘”在《离骚注》中的解释是:侘,立也,傺住也,言忧思失意,住而不能前也。引申意为:寂寞、无助、无奈。在《大言海》中的解释是:1.痛苦、烦忧;2.以闲居为乐,转指闲居的处所。3.雅致、朴素。“侘”作为茶道的一种风尚,并不是隐退江湖者离群索居的避难所,不是郁郁寡欢、闷闷不乐的情绪,而是舒畅、从容的心情,宽广、豁达的胸怀,爽朗、积极的精神,以及崇尚闲静、优雅的心境。而“寂”,则是寂静、孤寂、空虚,引申意为朴素、清静、淡泊等意思。另外,寂还有“老”“古”“宿”的意思,对象在外部所显示出的某种程度的磨灭和衰朽,这是时间因素的外部积淀,是其消极的一面;而对象的内在精神则体现在时间因素的内部积淀与增进,这是积极的审美价值。随着茶道在日本的广泛普及,“侘寂“之美也逐渐成为日本国民欣赏趣味、审美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易碎是陶瓷器皿的弱点,一件支离破碎的瓷器,给人的感受是可惜、悲伤的消极情绪,而经过金缮工艺修复的瓷器,不仅恢复了器物原有的形态与功能,而且锦上添花,增加了装饰效果,延续了器物的历史积淀,将消极的一面转化成积极的审美意味。这恰恰符合了“侘寂”美学的精神。
伴随近年来茶文化在国内的回归与盛行,金缮工艺也蓬勃发展起来。一件老茶器,未必是古董名瓷,也未必出自名家之手,可这些都不会影响主人对它的珍爱,因为它本身可能就是一段美好的回忆、一段深厚的感情或是一个精彩的故事。面对破损的器物,不由心生惋惜,更多的是怀念与依恋。金缮修复让原本应该丢弃的作品重获新生,这一条条充满节奏与韵律的金色线条,弥补甚至超越了器物外在的缺陷,让人产生惊鸿一瞥的惊艳。在一片寂静中,器物焕发出一种历经沧桑的岁月之美,充分体现了侘寂的审美情趣。侘寂美学的精神还体现在金缮工艺从创意构思到具体实施的每个阶段。虽然金缮修复可以根据器物的破损情况进行二次艺术设计与创作,丰富它的艺术效果,甚至赋予全新的审美意象,但是我们还是要根据裂痕的长度与宽度,缺口的位置与大小,来决定描金线条的长短与粗细,以及具体的修缮方式。所设计的线条、图案要与器形、釉色相协调,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不能喧宾夺主、刻意做作,用最简洁、自然的方式顺势而修,还原器物本来的审美效果和精神气韵。
残损的器物被金缮修复以后,会散发出内在持久而又深刻的美。残缺何以成美?不完美何以胜似完美?这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内容。因此,这就引出了金缮工艺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审美特征——残缺美。
残缺,是审美范畴中的一种审美形态,与纯粹的完美对立,是一种不完美的表现形式。但残缺本身就可以具备美的因素,体现出美感,形成独特的残缺美。只是需要人们借助想象或思维补充,获得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残缺辜负了人们对圆满和完美的期许,但也是人生必须经历的沉重、消极、矛盾、复杂的感受体验。从忧伤到快乐、从遗憾到圆满、从瑕疵到完美,这些极端的变化给人造成了相当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残缺美常常带给我们一种难以言语的审美触动,以摄人的魅力猛烈地撞击我们的内心,让人产生豁然开朗的生命感悟。这正如金缮工艺所体现出的残缺之美,通过艺术家的巧妙心思、精心修缮,以及多道工序的漫长等待,将残缺涅槃为极致的美,在视觉和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并带给我们峰回路转的惊喜。
美与丑、残缺与圆满,表面上看两者矛盾冲突,实际上两者相互依存、对比、映衬。美丑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融互化。丑必定是由不同程度的残缺所构成的,然而残缺的却未必是丑的。通过金缮工艺对器物所进行的二次艺术创作,将破损的器物化丑为美,重新焕发出生机与神韵,并赋予新的艺术表现力与精神内涵,拓宽了陶瓷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与审美范畴,很好地诠释了丑与美的美学转换过程。
经过金缮工艺修复的器物,将不完美的裂痕用金色隆重地凸显出来,纵横交错,不仅无伤大雅,反而意外收获非比寻常的脱俗美感,显得别有情致,体现独特的工艺价值。金缮工艺用不完美的表象呈现出耐人寻味、震撼心灵的美。这也是金缮工艺的魅力所在。如今,金缮工艺除了用来修复瓷器,还被运用到陶瓷作品的设计与创作中,其表现形式也越发丰富。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金缮工作室和艺术家,积极投身于金缮工艺的传承与本土化的发展。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生活方式的悄然改变,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传统文化、传统工艺、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金缮工艺必将还有很多值得探索与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