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戏 唱 得心花放
——书画歌乐与健康养生之三

2018-01-27温长路

养生月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剧种脸谱京剧

◎温长路

【闲话唱年戏】

唱年戏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艺术欣赏中调整作息、娱乐身心、陶冶情操,应该说是聪明的多得之举。

春节唱年戏在我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涉及范围也广。这除了说明人们对戏曲的喜爱之情外,与我国是一个戏曲大国、剧种数目和演出团体之多为世界之最有密切关系。

★戏曲发展简史

戏曲是在先秦时期就有的事,是从巫的“跳神”演变而来的,与宗教祭祀有着血肉联系,至今还用“艺术殿堂”来称谓它就是这种关系留下的影子。当然,那时的戏曲还不是一门溶唱、做、念、舞为一体的完整艺术,它的完善是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和发展期之后才出现的,可追溯到南宋初年。具有代表性的是浙江永嘉一带的“南戏”,也叫“永嘉杂剧”。第一个剧目是《赵贞女蔡二郎》,就是现在看到的《秦香莲》的前身。它经历了从初始到《琵琶记》《铡美案》等几度变迁,历时近千年而不衰,可以说是我国戏曲史的缩影。那时还没有“演员”一词,对表演者的称呼为“优”、“俳优”。至于称“梨园弟子”则是唐以后的事,原是指乐器演员的,缘于李隆基在皇宫的梨园里集训乐工演奏《法曲》之举。到了元末明初,高则诚《琵琶记》开场白中已有“今日梨园弟子,唱演琵琶记”的话,说明“梨园弟子”是指戏曲演员了。“演员”的叫法是非常现代的,是20世纪初才从外国引进的,不过百年而已。

【健康链接】

★听戏与健身

欣赏戏曲,包括听音乐唱腔、看做派演技和领会剧目的故事情节等综合内容,给人最直接的收益是放松了心情、愉悦了耳目、休息了身体、缓解了疲劳、受到了感染和启迪,这其中许多是与健康有关的卫生学内容,特别是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的心理学、社会学内容。有些戏曲看了之后使人心情平静,起到安神镇静的作用;有些则使人兴奋不已,起到提神助兴的作用;有些使人怒发冲冠,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有些使人茅塞顿开,起到舒心解郁的作用。有人把戏曲比喻为“可口的精神刺激药”,还有人把剧场比喻为“没有疼痛的医院”,可见它与医疗、与人类健康的作用早已被人们认识、接受,并在潜移默化中被广泛运用了。汤显祖说它,能使“瞽者欲观,聋者欲听,哑者欲叹,跛者欲起”的作用,甚至钩魂摄魄,令人绝倒。

★音乐疗法

近年国内外对音乐疗法的运用有升温之势,英国有用它催产和缓解疼痛的,日本有用它治疗精神病和痴呆的,我国也有用它治疗记忆力减退、抑郁症和高血压的报道。有研究说,它产生的兴奋、镇静、止痛、降压效果是肯定的,但仅限于以管弦丝竹为主体的古典音乐。嘈杂的现代派乐曲不但没有这些作用,有些重金属、摇滚音乐,对于患有疾病或者体质虚弱的人来说,还可能会引起失眠、头痛、耳痛等不适。国外有研究机构对现代乐队调查的结果是:很大一部分人患有神经过敏症,或常产生急躁、消沉情绪。我国的戏曲音乐,属于用传统的乐器演奏的一种古典音乐,对人的健康是有益的。加上看戏是一种视、听、想的综合欣赏,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就更大了。近几年在不少地方兴起的“戏曲茶座”“戏迷角”“票友会”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娱乐形式,颇受老百姓欢迎。亲身参加演唱活动,通过角色的扮演,唱词、唱腔的演练,不仅能把心中的积郁唱出来,而且对锻炼心肌和肺部机能,对提高大脑气血供应和增进食欲都是有帮助的。

不过,看戏毕竟不等于吃药,只能理解为是一种与健康有关的精神疗法、心理疗法或对一些疾病治疗的辅助疗法,它和药物疗法的功能是不能相互取代的。相信没有人去钻这样的牛角尖:把舞台上“三五人千军万马,六七步四海九州”“可国可家可天下,能文能武能鬼神”的虚拟表达真正搬到生活中去使用,也不会借戏曲对健康有益的宣传代替吃药打针、住院治病的。

【相关信息】

★戏曲与脸谱

中国的地方戏剧种很多,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代表剧种,有的还不止一种。不少地区、县,甚至一些乡都有自己的剧种,全国剧种的数目在360种以上,用“百花齐放”来形容它一点都不夸张。中国戏曲的代表是被称为“国粹”的京剧,它的影响不仅遍及全国,而且已经超出了国度,成为在世界上流行的剧种。它早期称为“皮簧戏”,包括西皮、二簧两种腔调,后来逐渐溶入了昆曲、吹腔、秦腔、民歌等多剧种特色,才形成了目前所看到的京剧。京剧有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出现了像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徐碧云等号称“五大名旦”的一批名家。京剧不仅讲究唱腔和做派,而且讲究穿着和脸谱,特别是象征人物形象、性格、政治特征的脸谱,更引起人们的兴趣。在中国,普通老百姓都会通过脸谱认出戏中的“好坏人”:红脸表示忠烈耿直,如关羽;黑脸表示刚正不阿,如包拯;白脸表示阴险奸诈,如曹操;绿脸表示草莽好汉,如蒋平等。这些脸谱早已在人们的心目中定型,如要改变它,大多数人准不认账。此外,还有表示干练勇猛的黄脸、热情恭谨的紫脸、少壮毒辣的灰脸、邪恶寇盗的蓝脸、神怪仙佛的金银脸等。从审美学观点看,脸谱所勾划出的不仅是舞台角色的演出符号,而且已成了民族文化传统的象征。近年,这些脸谱还被印在布料上,画在蛋壳、鹅卵石上,作为工艺品出口国外市场,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京剧艺术深远的文化内涵。“脸谱化”,还被用作人们形容和批评现代某些文艺作品表现手法简单、单调、重复的代名词。

猜你喜欢

剧种脸谱京剧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新兴剧种的建构理念与文化再生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京剧表演开始了
做个脸谱迎『六一』
现状与思考——写在江西剧种普查之后
灶王爷的“脸谱”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