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读书求知的生动比喻
——读朱熹《观书有感》

2018-01-27北京丁启阵

金秋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方塘治学王国维

◎文/北京·丁启阵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

此前两年,朱熹被任命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朱熹利用给皇帝讲解《大学》的机会,宣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理学主张,希望通过匡正君德来限制君权的滥用。此举招致宋宁宗和执政韩侂胄的不满。因此,朱熹在朝仅46日,便被罢免了职务。为了躲避宰相韩侂胄的排挤与迫害,朱熹带着门人黄干、蔡沈、黄钟等人到新城福山(今福建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旁的武夷堂讲学。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之间。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的邀请,朱熹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社仓记》。正是在这期间,朱熹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

如诗题所言,《观书有感》,即读书时产生的感想、感悟。当然,这个感想、感悟跟读书治学有关。

从今天的立场看,由朱熹发表读书的感想、感悟,简直是不二人选。

盖棺论定,朱熹头上桂冠不少。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等等。朱熹不是浪得虚名之辈,他是一个真的有学问、有思想之人。不去说他当时到处开书院,收徒讲学,慕名听讲者有时多达千人,单是列出他的平生著作目录,便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朱熹存世的著作共25种,600余卷,总字数在2000万字左右。主要有《周易本义》《启蒙》《蓍卦考误》《诗集传》《大学中庸章句》《四书或问》《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楚辞集注辨正》《韩文考异》《参同契考异》《中庸辑略》《孝经刊误》《小学书》《通鉴纲目》《宋名臣言行录》《家礼》《近思录》《河南程氏遗书》《伊洛渊源录》等等。

朱熹不是一个迂腐的学究,作为教育家,关于读书方法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他的弟子们将其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县城南郑义斋的别墅内。朱熹父亲朱松任尤溪县尉期间跟郑义斋交好,去官后即居住于此。朱熹也出生在这里。朱松《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可见,朱熹这首词的第一句,跟他父亲的词句有点儿关系。

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古代用来储存冰块的青铜器皿,一说是镜子。我赞成后者。冰鉴是封闭性的容器,看不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水中倒影画面。

源头活水,这个知识的比喻可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知识的源头必须是清澈洁净的;另一层是,为了保持储存知识的新鲜、活力,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

《观书有感》题下共有两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是第一首。第二首如下: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一首相对而言知名度较低,因为它没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样的佳句。但同样是讲跟读书、知识有关的道理的,并且,道理讲得也不错。毕竟是理学家,擅长哲学思考,加上一点诗人的才华,有理趣,有文采,又通俗易懂,因此便于传播,脍炙人口。

有人认为,朱熹的两首《观书有感》诗的意思,跟王国维《人间词话》借三首宋词比喻治学三境界说“颇多可通之处”(谷一然《千家诗评注》)。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王国维讲的是治学的境界,即读书学习不同阶段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而朱熹两首诗讲的是读书学习的方法和重要性。具体地说,第一首诗讲的是要读好书,常读书——活到老学到老;第二首诗讲的是人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知识,优异的禀赋才干(艨艟巨舰)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应用裕如。朱熹跟王国维,说的基本上不是一回事。

猜你喜欢

方塘治学王国维
王国维、罗振玉晚年交恶考论
从《中庸》治学观浅谈党史学习的方法
半亩方塘,妙趣横生
观书有感(其一)
观书有感(其一)
分期付款
张雪明《王国维·集宋贤句》
王国维“古雅”话语的阐释
《王国维未刊来往书信集》辑注商榷
恩格斯军事治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