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与制约因素探讨

2018-01-27赵峥崔煜刘树峰赵猛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城乡农村体育

赵峥 崔煜 刘树峰 赵猛

1. 多角度下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涵分析

1.1 理解“城乡一体化”是理解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前提

所谓城乡一体化,实际上指的是体育事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所以,要想先理解城乡体育一体化,就先要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在很早的时期,恩格斯就认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必然会呈现出分离—对立—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模式,他认为要想彻底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关系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这种关系也是工农业生产的一种实际要求。另外,在道格拉斯看来,城市的发展往往呈现出向外进行辐射扩散状的形式,农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在一定内在动力的推动作用下将某一些“流”与城市发展的扩散力相结合,由此促进城乡关系的发展与演变,并最终趋于良性循环的状态。总而言之,城乡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思维与理念,是专门针对“城乡二元结构”而提出的,这一发展思维对于改善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分离关系,促进各大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于促进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增进城乡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减小甚至消除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实现城市与农村融为一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2 城乡体育一体化主要是指群众体育的一体化

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般将我国体育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即群众体育、经济体育和学校体育。而这种划分形式已逐渐被全国体育相关专家和学者所广泛认可和接受,并被各大媒体所广泛宣扬和传播,在本文中,我国城乡体育一体化主要指的是群众体育一体化,而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并不被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范围。之所以如此划分,首先,因为竞技体育仍然具有一定的“举国体制”的特色,其运行模式主要是政府的行政干预,开展地点主要集中于城市,参与对象主要是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等,其活动的开展目的主要是以获得奖牌或者优异的比赛成绩为主,由于这一系列的原因,竞技体育并不被纳入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范围。其次,学校体育之所以不被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范围,是因为学校体育是在教育部门管辖之下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教育范围,同时,在《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规定:“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想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逐步在更大范围内推进。”这说明,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学校体育可以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所以说,本文所指的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内在含义即是群众体育的城乡一体化。

1.3 城乡体育一体化是针对两个“二元结构”的一体化

对城乡“二元结构”内涵的理解是认识和了解城乡一体化概念的思想前提,同时,城乡体育“二元结构”所存在的两种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两种形态和类型。目前我国城乡体育的二元结构主要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传统的城乡体育二元结构,另一种是随着城市化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城乡体育二元结构。传统的城乡体育二元结构主要体现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区域体育资源的差异化发展现象,主要包括与体育相关的物力、财力与人力等资源的不均衡、不平等配置现象,与城市二元结构两种类型相对应的则是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两种类型,也就是说,城乡体育一体化的两种类型主要包括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体育一体化发展和城市中农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体育一体化发展。农民工的体育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说,如果只考虑城市和农村之间体育一体化发展还远远不够,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对城市中农民群体的体育发展状况进行充分重视,在实现城乡之间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城市中两种社会群体的体育一体化发展。

1.4 城乡体育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而是公平性发展

城乡体育的一体化发展并不是城乡的平均化发展,平均化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狭隘性和制约性,其形式方面的平均往往会造成实际上的不平均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单纯的农村城市化发展,也就是说不是使农村成为城市,也不是使农村人成为城市人口或者农业工人等,而是要实现城市与农村之间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实现资源互补的协调发展。城乡体育的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和谐的发展模式,而平均化发展则是另一种不平等发展的表现形式,是一种制约性发展模式。另外,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详细的讲,其“一体化”既是一种发展手段,又是一种发展目标,作为发展手段,城乡体育一体化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在体育发展方面要通过相互沟通交流,互帮互助,促进资源的互补与合理流动,进而实现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当一体化作为一种发展目标时,城乡体育一体化主要强调的是减小城乡体育之间的差异,实现城乡体育的公平性发展。所以说,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既是一种手段形式,又是一种目标,是两者的结合与统一。总的来说,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就是要实现城乡体育相关资源的公平性发展。

2. 多维视角下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硬件维度:困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城乡体育硬件资源的非均衡发展一直是困扰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资金投入、体育指导员的配备等方面。体育场地设施是城乡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基础条件,虽然城乡体育场馆设施总量不足,但是城市在群众体育设施方面明显好于农村。体育经费投入是城乡体育开展的动力因素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对城市体育经费的投入远远高于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对公众进行体育教育、技能培训的人才力量,但目前我国城乡之间体育指导员分布方面的差别仍然很大,绝大多数分布在城镇。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作为一个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边缘群体”,他们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由于多方面的社会排斥和限制,在参加体育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导致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体状况很不好。

2.2 软件维度:制约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内核性因素

漫长封建社会中的农村传统文化,由于受自然经济的生产特点、聚居方式的制约以及儒家文化的影响,虽经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但根基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虽然国家先后出台了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政策制度,但由于农村存在的封建传统文化、农民功利思维的价值取向等导致了农民体育价值观念的落后,在软件维度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造成了阻抑。农民工虽然大多数时间身处城市,但是思想的内核因素依然制约着大多数人的体育参与。这反映了农民工对于体育价值和功能认识还很不充分,没有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2.3 政府维度:没有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

目前我国政府层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制约着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发展。首先,地方政府(特别是一把手)的体育政绩衡量观念改观不大,政府关注度更高的还是竞技体育的发展,由于群众体育工作对象多、涉及范围大,工作业绩显效过程慢,很难受到领导重视。其次,政府存在着对城市与农村体育管理的分割机制,没有从功能区划上、空间布局上统筹规划城乡体育系统,而是分开规划、区别对待,把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作为两个分离的子系统。城乡体育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职责划分不明也是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阻力,主要体现在省(市)体育局不能有效发挥积极作用,造成中央政府越过省级直接对基层城乡体育进行统筹,这种直接的统筹和管理措施很难取得良好效果;乡镇体育政府由于缺乏资金、缺少编制,发展农村体育的积极性不高,容易形成城乡体育一体化发展的基层阻力。再次,城乡体育一体化的推进不仅仅是体育局一个部门的事情,涉及规划、建设、卫生、环保、宣传、财政等多个部门的协同共进,然而,由于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协调不力,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诸如体育场地规划不合理、体育场馆设施边建边拆或者只拆不建等问题。

2.4 社会维度:广泛参与仍然形成不足

经过新公共服务改革运动,国外地方与基层政府的功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转换的原因主要是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偏离问题日益突出。从学理上讲,政府功能转换的方向是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发展。地方与基层政府既不“掌舵”,也不“划桨”,而是服务。政府只是公共政策的参与者,并与其他治理主体共同引导着社会前进的方向。20世纪80年代,原国家体委提出了“体育社会化”的方针,其主要涵义是:“尽可能调动全社会参与体育的积极性与潜力,包括参与体育活动,参与兴办各项体育事业,参与、占有与分享属于全民财富的社会主义体育”。政府的“行政垄断”,造成了社会资金、组织、人才等资源难以融入体育事业发展的行列;形成的体育市场缺乏规范与秩序,难以发展壮大。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体育一体化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城乡农村体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城乡涌动创业潮
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