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研究生《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教学改革
2018-01-27李同泽宋淑华
李同泽 宋淑华
自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3年招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以来,《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就被设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历经10年的努力,体育学院研究生的《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课程从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实验设备更新等方面都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但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怎样有针对性进行教改以适应新要求,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1. 教学现状
1.1 教学内容多,理论性强
《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不仅理论丰富,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由于理论课和实验课的课时分配原因,学生在有限的理论课时中知识掌握困难,内容衔接困难,学生缺乏兴趣,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实验课程中,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不能支撑实验的正常进行,实验操作不规范,实践动手能力差。
1.2 教学方法的单一
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在教学改革之前,教师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为讲授法,与本科阶段的教学出现类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未能得到充分的调动,对于培养创新型研究生人才产生不利影响。
1.3 研究生个体差异明显
硕士培养目标中要求高校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研究生。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在体育类硕士招生方面B区学生占较大的比例。与少数的A区学生相比在术科方面B区学生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理论知识尤其是英语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劣势,这种现象导致研究生个体出现明显的差异。
2. 教学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2.1.1 “难、繁、偏、旧”到“精、新、用、导”的转变
教学内容的精简优化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更加突出概括性、实用性、前沿性和联系性的原则,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教师在课程讲解上的精细,在实验数据统计上的精确,对树立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起到了重要作用。(2)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学者在运动生理学方面的最新科研动态。(3)用,在教学中突出学以致用,例如在讲到最大摄氧量、骨密度等问题时,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室的现有条件,让每个同学都亲身体验。既学会了仪器的操作,又学会了数据的分析,同时还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掌握了更多的生理学指标,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实验设计起到启发作用。(4)导,即引导,指导。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学中,知识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教师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教学方法的改革
2.2.1 翻转课堂与小组学习相结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主张“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转变”的教学模式,它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种教学理念的综合。例如在运动与慢性病的学习中,教师将学生分组,课下查阅文献资料,课上将查阅的文献以PPT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共同学习交流,这既增强了学生提炼文献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2.2 双语教学法
双语教学的基本概念是在课堂环境下使用两种语言组织教学的一种模式。对于体育类研究生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在课堂中教师反其道而行之,择取优秀的外文文献作为学习内容,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对文献进行翻译,这既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又增加了学生的体育英语名词的储备,对学生以后外文文献的查阅、翻译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2.2.3 案例分析法与启发法的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案例分析法时不仅仅是简单的带领大家分析各项指标、数据,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分析,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例如在动脉硬化和骨密度的教学中,就以学生为对象进行测量,再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教师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现场教学并启发学生根据影响因素总结改善动脉硬化和骨密度的方式,学生之间积极探讨,教学效果显著。
2.3 考核形式的改革
期末考核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的期末考核方式多为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和论文的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存在很大的缺点。闭卷笔试注重检查学生基础能力的掌握情况,但容易导致学生考前抱佛脚,死记硬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检测明显不足。多数学生对开卷笔试的认识不足,在考试过程中利用手机翻找答案,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还培养了不良的考试习气。大多数学生通过复制粘贴完成一篇论文,不仅是对原作者的不尊重,更不利于培养严谨求实的科研态度。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当前研究生学术规范性的要求,在本次期末考核中增加了提交论文重复率检查报告和核心期刊数量要求的规定。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能够准确的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文献的提炼能力。
3. 改革实效
经过第二轮的教学改革,新的教学理念的增加,教学方法的结合应用,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的创新,使《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课程的建设更加完善,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充分调动了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对运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有了更好的判断,逻辑思维和英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4. 思考
4.1 《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教材的选择
目前,在教材的选择上还没有统一的书目,这是各高校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体育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运动生理学》这本教材,因此急需教材的持续更新。基于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则立足本科教材不断丰富新知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但仍不能解决没有统一教材带来的问题,因此在教材的建设方面仍需加快速度,建立多学科交叉、结合国内外重大研究发现、定期更新的统一教材。
4.2 双语教学的挑战
加快研究生教育与国际化接轨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双语教学对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研究生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在双语教材的选择上选取国外英文专著,其知识的深度、层次性则增加了研究生学习的难度;如果只是在课堂上选取优秀的英文期刊供学生学习则不能起到长期促进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内容或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大纲等又是一项巨大的考验。
4.3 实验考评的尝试
培养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也是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理论考核方面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已经做出了多种形式的改革,但是在实验考评方面的尝试还没有足够的经验,这对下一轮《运动生理学研究进展》的教学改革又是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