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新起点 激发新动能 迈出新步伐
——山西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侧记

2018-01-27李晓娟

种子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种业山西省农作物

李晓娟

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郭建文(左三)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站长阎会平(左一)主持会议

为新当选委员颁发聘书

新年伊始,山西省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太原召开。会议由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站长阎会平主持,农业厅副厅长郭建文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山西省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农业主管部门及种子企业的62名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总结了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了当前品种审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安排部署了第七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要工作。

新的一年,山西省品种审定工作如何更好地为品种选育把好关、为品种推广服好务?山西种业应如何变革以更好地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我们拭目以待。

新起点——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从农业生产实际来看,山西省虽然不是粮食生产大省,但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占全省种植业的比重仍排在首位,仅次于黑龙江和吉林两个粮食大省。可以说,粮食生产是山西省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种业作为农业的先导产业,必须切实担负起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筛选审定出一批经得起生产考验的丰产、稳产优良品种,巩固和提升粮食产能,实现农民种粮有效益、产业兴旺有保障。

从目前山西省审定的农作物来看,玉米方面,适于机收籽粒的品种少,同时适合雁门关畜牧产业发展需要的青贮玉米品种也少;小麦方面,强筋、弱筋及节水抗旱品种少;大豆方面,高蛋白、高脂肪优质专用大豆品种短缺。新时期的品种审定工作要引导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调整育种方向,选育出品质显著改善、抗病虫性明显增强、稳产丰产性明显提高、适宜机械化生产、抗旱节水性更好的突破性品种,为优化农产品供给质量、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强,则种业强。过硬的品种既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为此,品种审定工作要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通过简政放权、保护知识产权等措施,让企业有更大的自主权,快出品种、出好品种,逐步成为育种创新的主体,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推动山西省现代种业快速发展。

新动能——市场导向 自主创新

阎会平介绍,山西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自2012年12月成立以来,坚持为山西省农业生产服务,以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为宗旨,科学、公正、高效地筛选审定了一批优良农作物新品种。5年来,共组织53种农作物2 756个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召开10次品种审定会议,审(认)定(引种)通过农作物品种424个,其中,12个品种在山西省审(认)定后又通过了国家级审定或鉴定,3个品种被确定为国家试验对照品种,16个品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5个品种被国家列为主推品种,12个品种获得了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励。初步统计,424个品种累计推广面积667万hm2以上,增产粮食3亿kg,增加经济效益达5亿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年来,第六届委员会着重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以改革品种管理制度为抓手,调整审定标准,开设自主试验,扩大试验容量,提升了品种创新能力,审定了一批高产、稳产、广适性好的突破性新品种,如强盛388、福盛园57号、中地88及大丰30等。近5年来,通过第六届委员会审定的玉米品种在山西省累计推广面积333.3 hm2,显著提升了山西省玉米生产能力。

审定标准是育种方向的“指挥棒”,直接关系到品种选育者育种目标的制定。近几年来,品种审定委员会不断结合生产需要,及时调整评价指标,适当降低了产量要求,强调了品质、抗性等方面的协调,还放宽了特殊用途品种评价指标,审定了一批适应当前生产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如:玉米审定通过了章玉10号、中种8号等高淀粉品种29个,迪卡517等适于机械化籽粒收获品种3个,迪甜6号、晋糯10号、黑甜糯631等鲜食玉米品种6个;小麦审定通过了晋麦93等强筋品种7个、晋麦99号糯小麦品种1个;马铃薯审定通过了丰产性好、商品性佳的青薯9号,淀粉加工型品种晋薯25号及油炸加工型品种希森9号等。

当然,最为重要的成就还要属企业育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明显提高。第六届品种审定委员会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育种、科企联合育种,为企业开设了绿色通道试验和科企联合体自主试验,为企业自主选育品种参加试验开绿灯。5年来,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中,企业自主选育及与科研单位合作选育的占70%左右,比上届提高15个百分点;小麦、大豆等常规作物品种,企业自主选育及与科研单位合作选育的占15%~20%,比上届提高10个百分点;向日葵、西瓜、辣椒等经济作物企业育种占50%以上。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明显提升,促进了商业化育种的发展。

可以说,山西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取得卓越成绩的同时,也为今后的品种审定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第一点是坚持改革创新。品种审定委员会不断改革创新品种管理理念、制度和相关法规,并将品种审定与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紧密结合。第二点是坚持市场导向。品种审定对品种选育的“指挥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连接育种与生产的纽带和桥梁功能进一步放大,市场因素在品种审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第三点是坚持企业主体。企业在品种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树立,引导企业整合资源,促进企业育种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与商业化育种体系的建立。

新步伐——健全体系 深化改革

新形势下,品种审定工作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创新工作机制,加快品种审定步伐,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规程,加强农作物品种试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品种展示示范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此,郭建文要求第七届品种审定委员会重点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一是加快审定一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以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为目标,审定一批节水抗旱、优质高效、稳产广适、抗病虫害及抗逆性强的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加快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小麦要立足南部主产区,提高节水抗旱品种选育水平,积极支持省内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水地品种育种创新,提高自育品种的市场占有率。玉米要以推进生产全程机械化、栽培简约化、节水节肥为主要育种目标,加快审定一批抗旱、早熟、耐密植、脱水快、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简约化栽培的普通玉米品种和适于北方农牧交错区推广的青贮玉米品种。

二是继续深化品种审定改革。其中包括:修订山西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以品种的“绿色”和“抗旱节水”为目标,以抗病虫性、抗逆性、水分养分高效利用性状为评价指标;全面开放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绿色通道”试验,鼓励企业选育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受市场欢迎的绿色性状突出品种、优质专用品种和特殊类型品种;完善审定品种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备案工作,加强与兄弟省审定委员会交流合作,建立省际间品种试验数据共享互认机制,把外省优良品种“引进来”,让本省优良品种“走出去”。

三是加强品种试验审定监督管理。要拓展品种试验渠道,加速推进联合体试验、自主生产试验、特殊类型品种自主试验等工作开展,加强各试验渠道的统一管理,同时严格落实主要农作物品种试验过程公开、审定品种公示等制度,提高品种试验审定的透明度。

四是建立健全农作物品种试验、展示示范体系。品种试验是品种审定的前提和基础,展示示范是新品种大面积推广的手段。品种审定通过后,要积极组织新品种展示示范,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农户开展现场观摩、技术培训,进行多渠道宣传,加快新品种推广步伐。

科技兴农,品种先行。品种是现代农业和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品种审定是种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形势下,山西省品种审定工作要立足新起点、激发新动能、迈出新步伐,真正充当品种创新的“指挥棒”和品种推广的“安全阀”。只有扎实做好品种审定工作,才能推动山西省种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现代化种业强国、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种业山西省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