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山水间
——读宗其香《漓江夜泊》
2018-01-27刘雪蛟
刘雪蛟
2017年是宗其香先生的百年诞辰,家属将宗先生一生的代表作品慷慨捐赠给江苏省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与宗其香先生一生有着不解之缘的三个地方,以此作为对宗先生的最好追忆和崇高纪念。宗先生之子宗海平联系中国美术馆收藏部,有意愿捐赠其父的一批重要作品,作为国家永久收藏,丰富并完善了20世纪中国美术之收藏序列。
宗其香(1917-1999)是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善作山水、人物、花鸟。他素养全面,擅持诸法,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素描之佳作,皆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史册,尤善夜景和彩墨山水画。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水彩教研室主任、中国画系山水科主任。这样一位在艺术上取得颇高成就的艺术家,并没有光鲜亮丽的家庭出身,他靠着自己的刻苦勤勉与对艺术的那股子“倔劲儿”,闯出了一条卓尔不群的艺术道路,书写了一段波澜起伏的艺术人生。
此次入藏作品囊括山水、人物、花鸟,亦包括宗其香艺术标识性的彩墨山水画和夜景山水画。《漓江夜泊》就是其中一件夜景佳作,绘于1980年,纵69.8 厘米,横104.3 厘米,以水墨淋漓写出漓江夜色的氤氲溟濛。
近景为水渚旁几株疏密有致的劲竹,或秀颀挺拔或倚势斜出,纵贯左侧画面,犹如舞台的帷幕一般拉近了观众的视角,巧妙地分割了画面,同时突出了作为主体的江面和渔舟。透过其星星落落的间隙,可以窥见平静的江面和连绵的远山,自然地串连起近景、中景和远景。画面右下侧亦旁出两枝修竹,以作呼应。
蜿蜒广阔的漓江,居于中景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整体呈“S”形延伸至远方,给人以“咫尺千里”之感。水面主要采用灰色调,近处月光映照下的粼粼波光,在夜幕下显得愈加灵动静谧。两只渔船一远一近,以浓墨写出,增加了画面的重量感,突显了船坚实的固态实体特性。左侧复有一舟从竹影中缓缓而出,船头矗立着三只鱼鹰,如剪影一般,其中一只似是听到声响回望船舱,引人遐思。右边中部一艘大渔船泊于江面,桅帆已经收起。桅杆、船篙以坚实的中锋用笔写出,两根桅杆构成的等腰三角形突破画面上沿,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同时丰富了画面的构成因素。船舱内两人促膝对坐,人影、烛光、船体倒映在水面上,浑然一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画中两人悠游水山间,表现出传统文人士大夫笑傲林泉、物我合一的自在心境,观之令人神往。
远景即为闻名遐迩的桂林山水,两岸山峰平地而起,千姿百态,彰显了喀斯特地貌的别具一格。画作染天染水,并没有画出月亮,但却晕染了几朵逆光的云彩,月光在遥远的水面上洒下了一片清辉,暗示了此时云遮月的情景。宗其香在这幅作品中进行了逆光山水的尝试,逆光为云朵和山峦都镀上了一圈薄薄的光晕,隐约勾勒出它们的外轮廓,在破和立的关系之间取得了微妙的平衡。
此情此景,带有中国文人绘画的禅味和哲思,触及到国人特有的时空观——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线性流淌、一去不回的悲思和春去春来、四时轮回的冲淡豁达中取得平衡。令我们不由思及苏东坡当年夜泛舟赤壁之下,留下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的千古绝唱。
画家自早年起就开始了夜景山水的系列探索和创作。他在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求学期间,时常晚饭后漫步于嘉陵江畔。夜幕笼罩下的隔江山色,灯光水影,蒙上了一层柔丽的面纱,遮蔽了战乱带来的残垣断壁、哀鸿遍野,看起来单纯静穆,温馨惬意,那点点灯火与其在水面上的倒影交相辉映,仿佛夜的明眸,亲切而温暖。望万家灯火,生家国情怀,画家自是开始了水彩夜景画的尝试。在徐悲鸿先生的鼓励与指导下,宗其香对夜景画这一新题材进行系统地写生创作,创造出光影溟濛、夜色氤氲的嘉陵江夜景画,开夜景之先河,成就了他青年时期的艺术高度。其后数十年间,宗其香行路万里,师法造化。他认为大自然是美的源泉与典范,绘画技巧在自然面前会显得捉襟见肘,于是想尽一切表现的可能性和方法来显示大自然之美。
继嘉陵江夜景之后,宗其香又创造了三峡夜景、漓江夜景等系列作品。他的夜景画的总体特征是以浓淡不等的灰为底色,以厚重深沉的黑为主调,在一派蒙眬氤氲的气氛中透出点点、条条、块块或偏暖或偏冷的光,层次分明而又浑然统一,成功地以中国画纸笔墨色表现出夜的深沉与光的美感,创古之未有。他一生不断从事夜景画的连续创作,成为他艺术人生中的巅峰和标识之一。徐悲鸿先生赞其“笔墨管含无数物象光景,突破古人的表现方法,此为中国画的一大创举”。
宗其香的艺术依怙长期的实景写生,积累沉淀,用内心去感受外部世界的万千气象,笔底毫端水、墨、色淋漓尽致,主客观情与景遇,真善美纤毫毕致。他的作品记载了神州大地上的锦绣河山,鸢飞鱼跃的瑰丽生活和生机盎然的风土民生,同时也钩沉了画家艰苦卓绝的艺术之路。夫人武平梅女士在《为画而生——宗其香传》再版序言中评述:“他(宗其香)永远在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他像他的徐悲鸿老师一样,甘愿做美术事业发展中的一块铺路石。”斯言当矣,我们今天在回望历史,追忆往昔时,应当铭记和学习近现代大家们为中国艺术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转换所付出的努力与求索,以及他们奖掖后进,弘道无私的高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