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的汉字改革运动简论
2018-01-27孟万春李兰兰延安大学文学院716000
孟万春 李兰兰 (延安大学 文学院 716000)
延安时期是文字改革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文字改革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位有志于文字改革的人士的努力下逐渐步入正轨。延安时期是我国在争取民族解放的革命中比较特殊的一段时期,政治动荡,内忧外患,在此背景下,我国的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原先的文言文和繁体字由于与社会严重脱节并且出现功能性缺失而备受抨击,汉语和汉字的发展方向也引起了社会热议。
一、延安时期以前的文字改革工作
(一)清末民初的切音字运动
1892年卢戆章写成《一目了然初阶》一书。他将拉丁字母加以变化,编制了一套切音新字,共有字母五十五个,用来拼写厦门音。这是切音字运动的开端。
之后,王照又创制了一套“官话合声字母”,但是当时政府担心汉字会被拼音文字所代替,宣统二年便禁止了“官话合声字母”的推广。
1908年劳乃宣提出“简字全谱”,他将汉字与英国文字作比较,认为英国文字是拼音文字,所以识字者多,民智国强。中国要想富强,也要对文字进行改革,推行简字。“主形则字多而识之难,主声则字少而识之易。彼字易识,故识字之人多;我字难识,故识字之人少。识字者多,则民智,智则强;识字者少,则民愚,愚则弱。”1后来辛亥革命爆发,简字全谱的推广也就暂时搁置。切音字运动虽然没有成功,却推进了国语统一和文字简化。
(二) 汉字存废之争
随着世界语的广泛应用,吴稚晖提出了“废除汉字”“径用万国新语”等一些激进的主张,同时也引发了国内对于“汉字和汉语存废之争”。吴稚晖等无政府主义者组成新世纪派,明确提出“汉字落后论”,主张废除汉字,改用拼音文字;废除汉语,改用世界语。而以章太炎为代表的国粹派则主张汉字不可废,文字的优劣,教育水平的高低与象形还是拼音文字没有关系,并且汉字的单音字居多,方言种类繁多,拼音文字不易区别。
五四运动中,针对文字改革问题,钱玄同是比较激进的一位代表人物。1918年3月4日,钱玄同致信陈独秀,他提出:“中国文字,不便于识,不便于写,意义含糊,新理新事物之名词,一无所有,为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记号。此种文字,断不能适用于二十世纪之新时代。”所以,他主张废除汉字:“欲使中国不亡”“废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2钱玄同不仅主张“废除汉字”,甚至觉得连汉语都是社会毒瘤,应以世界语代替。陈独秀提出,他并不完全赞同钱玄同的主张。他认为废除汉字和废除汉语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废汉字可,废汉语不可。胡适主张将来废除汉字,当下要改良汉字,要注重文字改革工作的长期性和渐进性,“语言文字的改革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3钱玄同和吴稚晖之后也赞同此种观点,不再激进地要求直接废除汉字汉语,以拼音文字和世界语代替,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措施进行补救,待到合适时机再做废除之意。
总体来说,清末民初,汉字到底是该存还是该废,汉字到底要不要走拼音化的道路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经过时间的检验,我们看到,汉字进行拼音化改革历时很长,却依然推进缓慢。这也让我们思考,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是最重要的,这一点也直接影响到它的生存与发展。关于汉字到底能不能用拼音文字完全替代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考虑中国的文字改革的实际需要,不应盲目从众,一味地急于求成。
二、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延安抗战时期的汉字改革
20世纪30年代初,各国开展“文字拉丁化运动”,采用拉丁化拼音文字。瞿秋白等人受到启发,于1929年制订《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后于1931年5月制订《中国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方案》。1931年9月,“中国文字拉丁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参崴顺利举行,并且通过了吴玉章、林伯渠等人制订的《中国汉字拉丁化的原则和规则》。与会代表还提出要从根本上消除象形文字,采用拼音文字,拉丁字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由此,拉丁化新文字作为一种扫盲和普及教育的工具,被真正地推广开来。
1934年,瞿秋白同志回到中央苏区,尝试用拉丁化的新文字开展扫除文盲的工作。1934年,由陶行知发起并成立的中国新文字研究会在上海成立,并起草《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一文,以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柳亚子等人为代表的签名人员共688人。此后,鲁迅还发表《关于新文字》《中国语文的新生》《论新文字》等文章,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使用新文字。《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于1936年发表在《青年文化》的第4卷第2期,文中指出:“我们必须教育大众,组织起来解决困难。但这教育大众的工作,开始就遇着一个绝大难关。这个难关就是方块汉字,方块汉字难认难写难学。……中国大众所需要的新文字,是拼音的新文字,是没有四声符号麻烦的新文字……这种新文字嘛……便是北方话新文字方案……我们深望大家一齐……使它成为推进大众文化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工具”。4
毛泽东十分赞赏文化界人士拥护新文字的举动。同时,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在国内繁荣发展:1934年4月到1937年5月,全国各地出版社出版的新文字书籍种类和出版册数繁多;1937-1940年,上海是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中心……积极开办新文字讲习班研究班学习班、训练班……培训了一批新文字师资和宣传骨干……进行扫盲实验,取得显著成绩。5同时,除了上海,还有武汉、广州、香港、重庆等城市大力开展拉丁化新文字的推行工作,并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总体来看,拉丁化新文字推行有着最直接效果的地区还是中共中央所在的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促成了文字拉丁化运动的发展壮大。
从思想认知层面上来看,首先,中国共产党认为难写难记难学的方块汉字是导致中国落后并使中国遭受侵略的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人指出,在抗战文化的教育建设中,拉丁化新文字比起汉字来更适合作为教育工具。“在需要教育而教育缺少可能的条件之下,采取新文字作为教育工具,是最实际而不待踌躇的问题。”其次,要想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就必须进行文字改革,重构文化权力的格局。“假使我们停止在过去文化教育的畸形发展的阶段上……民众迫待教育是无疑义的。”最后,中国共产党人声明,文字改革采用拉丁化新文字,不是要用拉丁化新文字来代替传统汉字,而只是利用新文字来扫除文盲。6
从运动的开展层面讲,吴玉章回到延安之后,于1940年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重新主持和领导边区的新文字工作。第一,成立若干新文字工作机构,领导新文字运动。1940年11月起,吴玉章等人发起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协会,具体负责新文字运动的开展,并且在各地成立新文字工作机构,保证了新文字运动的有效开展。第二,发表关于拉丁化新文字的文章。1940年2月15日,吴玉章在《中国文化》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学革命与文字革命》和《新文字与新文化运动》。1941年春,吴玉章发表《怎样开展新文字的实际工作》,阐述在中国如何开展新文字运动工作的策略和方法。第三,创办新文字培训学校,培养新文字师资力量。1940年10月起,吴玉章组织创办了新文字冬学教员训练班,与徐特立亲临指导讲课,为新文字冬学班培养师资力量。7
从理论提倡层面讲,1940年,毛泽东同志发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一文,第一次肯定了文字改革对于我国革命斗争和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在抗日战争中,应有自己的文化军队,这个军队就是人民大众……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8194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规定:文盲干部必须先学习三个月的新文字,再学习其他文化。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文化战线要与人民大众结合起来,我们的文艺工作要为人民大众服务,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教育。到1943年底,陕甘宁边区开班的新文字冬学班停办,新文字扫盲教育运动也随之停止。
实践证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新文字推行扫盲工作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绩。历时三年,拉丁化新文字的发展处于停顿状态,反观其原因,既有外部环境的客观影响,也有新文字本身的内部原因。
从内部原因来看:第一,拉丁化新文字系统本身存在缺陷,缺少声调的制订。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是有声调的语言,中国传统音韵学中就有平仄之分,这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系的一大特点。而拉丁化新文字却直接忽视了汉语的这一重要特征,只想一味地模仿西方语言的形式,缺乏对汉语本身特点的考虑。
第二,汉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作为书写工具,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它记载了华夏五千年文明,有传统历史文化的积淀和民族心理的寄托,难以被拼音文字所代替。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一开始只追求简单,易学易教,用拉丁字母代替汉字扫盲,忽略了与汉字的结合,与汉字直接站到了对立位置。很多群众反映,学完新文字看报还要重新认汉字,增加了学习负担。拉丁化新文字作为短暂的战时教育工具,时间短,缺少文化积淀,缺乏人民大众对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文字易学,但是学了不常用就会忘,学习效果得不到保证。此时,跟繁体字和拉丁化新文字比起来,简体字更受欢迎。
第三,根据地的新文字运动工作方法存在不恰当之处,工农兵群众对其有抵触心理。吴玉章等人在根据地创办新文字学校,但是在民智并不十分开化的边区,政府不加解释,直接强拉硬拽各类人员进校学习,使得许多群众对其产生误会,以为要被拉去做“公家人”,心里惧怕并抵触。新文字教师在讲课时,沉醉于讲史期,讲起源,讲文化,却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文化水平和学习需求,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经常借口逃学。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我国文字改革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最终由于内外原因,运动失败了,但它的改革探索却给我们后面的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简体字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占据主导地位,文字改革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是“在解放区,简字就不声不响地从地下蹿出来,侵入到每个人的笔下,侵入到一切书写的范围里,势力之大,已经变为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了。”9简体字代替了拉丁化新文字,快速发展起来。简体字的笔画简单,比起繁复的汉字,可以节省大量的书写时间。也由于字体结构和偏旁部首比繁体字更为简洁,因此更便于教识。简体字的方便通用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它生在民间长在民间,比起自上而下需要系统教学的拉丁化新文字来说,简体字的群众基础更为深厚。同时,抗日根据地和全国解放区的氛围也十分有利于简体字的书写与传播。比如,毛泽东在题名时,20年代多写为“毛澤東”,到40年代时基本写为“毛泽东”了。很多中共的领导人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支持简体字。
在简体字出现初期,从一开始出现到后来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规范,因此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简体字没有印刷版,导致读写不同的问题;其次是简体字在各地冒出,尽管简化的趋势大致相同,但是简化细节多存有差异,导致了异体字的问题。因此,简体字的发展亟待规范。罗竹风收集和整理了当时在抗日根据地流行的简体字,进行了归纳整理,大力推进了简体字的应用和规范。
四、结语
汉字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给汉字注音是汉语学界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延安时期,为了壮大革命力量,团结人民大众,中国共产党用科学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观指导我国的文字改革工作,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与简体字改革是文字改革进程重要的转折期,为建国后语言文字的改革和规范工作指明了方向。
注释:
1.劳乃宣:《简字全谱》序.《简字谱录》.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23.
2.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J].《新青年》第4卷,1918年4月15日.
3.《革新文学及改良文字•胡适答书》[J].新青年第5卷第2号,1918年8月15日.
4.倪海曙编:《中国语文的新生——拉丁化中国字运动二十年论文集》[M].时代书报出版社,1949:120-122.
5.王爱云:《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14:50.
6.《陕甘宁边区新文字学会组织缘起》.倪海曙编:《中国语文的新生——拉丁化中国字运动二十年论文集》[M].1949:282.
7.《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D].湖北:武汉大学,2014:54.
8.《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708页.
9.罗竹风:《论简字》,《大威周刊》(总48期)第三卷第三期,第3页,1947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