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例析
2018-01-27谭林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546100
谭林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546100)
一、新手教师课堂教学评价问题
课堂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在具体课堂上,小学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常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评价目的模糊化,为评价而评价
在一节三年级的语文课上,老师介绍了关联词的用法,要求学生用“即……又……”还有“不但……而且……”造句。
片段一:
生1:我既成绩好,又积极发言。
师:好孩子。
生2:我既唱歌好,又跳舞好。
师:这个句子不太严谨。
片段二:
学生1:我不但学习不认真,而且淘气。(全班哄堂大笑,教室开始闹哄哄的)
师:不错哦。
分析:教学中的三维目标包括了来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片段一中,学生1的造句实际上是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可是教师并没有觉察到问题所在,直到第二个同学出现了类似的错误后,教师才不得不评价,这种知识性的错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低级错误,可是由于教师本身的知识素养不够,以至于基础性知识都没有掌握,这对学生后期学习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片段二中,教师只注重了学科基本知识的达成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并没有注意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要求。事实上,教师的回答完全是一个无效评价。本来,这是一次很好的情感态度的正向引导机会,能使孩子克服和排解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习惯,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可是教师并没有明确评价的目的或说目标,使得最后还有可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得到一定的挫伤。
(二)评价内容知识化,忽视个体差异
在一节名为《赵州桥》的语文课上,教师提出一个延伸性的问题:为什么赵州桥的石栏上雕刻的只有龙,而没有别的动物?引出了师生之间的对话。
生1:因为龙很威武。
生2: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
生3:因为龙很神圣。
师:我也认为我们是龙的传人。有一个成语能表现龙像“活”了一样,你能找出来吗?
生1:画龙点睛。
生2:生龙活虎。
生3:龙飞凤舞。
师:课文中是哪个词啊?
生齐:栩栩如生。
师:对了,就是栩栩如生。
分析: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智慧,针对学生的回答没有一定的准备。当学生的答案不符合自己的预设时,教师并没有给出及时而有效的反馈,只对自己预设的答案进行一定的评价,还不乏敷衍的态度。这是典型的评价内容知识化,既无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忽视了学生品德、审美、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得学生被禁锢在标准答案之中,只能通过机械记忆、被动模仿来获取教师的关注,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全面发展的可能性。
(三)评价过程简单化,忽略知识的生成
这是一节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老师在讲解圆周率与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
片断一
在讲授《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篇课文时,老师给学生讲解“甲”的意思。
师:“甲”就是第一的意思。桂林山水甲天下,指的就是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生:老师,我想问那为什么不说“桂林山水天下甲”要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
师:(忽略)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近甲天下的桂林,欣赏桂林的山水。
片断二
师通过对桂林山水的讲解后进行总结: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行走于桂林山水简,真的是让我感觉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生:老师,可不可以说“舟游碧波上,人在画中行”,我觉得这样更好。
师:书上是怎么写的?你自己认真看看书,仔细体会一下。别多想。
分析: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来,而是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实现的。片段一中,教师直接给出知识本身,忽略学生的质疑,这是一种低水平认知的获得。事实上,“桂林山水天下甲”源于宋代学者王正功所作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罗碧带青意可参”。老师可以就此进行引导拓展,还可以简单介绍古文诗歌的表达方式以及桂林山水的历史。忽略学生的提问,只是提供一个既定的答案,对学生探究、分析、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的一种损害。而片断二中,教师对最起码的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掌握都没有要求,更别提学生对知识运用,知识的建构方面的要求了,当然这也反映出教师对于终结性评价的过分关注。
(四)评价主体单一化,学生处于被动
这是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名为《七颗钻石》,是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童话。课文讲述了一个富有爱心的小女孩把木水罐里的水给需要帮助的小狗、母亲和过路人后,木水罐变成了一个泉眼,最终泉眼里出来的七颗钻石变成了大熊星座。老师要求读出路人口渴,有气无力的感觉。
师指名生1读。
师评生1:她读出有气无力了吗?
生齐:没有。
师指名生2读。
师评生2:这个路人有些有气无力,谁能读的更好?
生3读完后,笑了。
师评生3:严肃点。
师指名生4读。
师评生4:好的,大家都能掌握了。
分析:乍看这个这个教学片断没有什么问题,指点了学生该怎么地读课文的方法,符合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课标》第二学段中“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的要求,但是评价主体几乎都是教师一个人,什么时候评,评什么甚至怎么评都是由评价者决定的。在这个片断中,被评价者全是学生,学生处于一种消极和被动的局面,没有一个被评价对象被允许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更没有产生互动性的评价。学生3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在老师那句“严肃点”的训诫式评价中受挫,从而影响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改进的建议
尽管新课改以后,我国的教育评价工作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不能忽视其中的问题。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新手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有不少的问题,如何使新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评价逐步达到熟手甚至是专家型教师的要求不能忽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教师的个人素养
1.加强教师的知识素养
作为一名专业人员,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一般来说,教师除了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素养和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等“本体性知识”外,还要掌握相关的教育科学知识等“条件性知识”。20世纪80年代中期,舒尔曼提出了包括学科教学知识(PCK)在内的七类教师专业知识中,关于学生及其特性的知识(knowledge of learner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是很重要的一项。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才能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更好地避免一些知识性的评价错误。
2.形成良好的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它是教师通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自我的反思对教学的一种领悟,它是一种通过长期教学经验的累积和教师本身高效应激机制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教师基于教育理念的一种生命创造,是教师综合素质在教育实践中反思、重建的结晶,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指向教师与学生生命主体的共同发展。新手教师由于实践经验不足,缺乏丰富的实践性知识,从而容易导致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实践中临场应变能力较弱,教学智慧不足。这就需要新手教师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实践的训练,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注重反思,学会思考,通过不断地经验积累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实践性知识和教学智慧。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地课堂教学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学相长,实践中的反思也是尤为重要,只有不断地反思实践,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不断思考,才能真正形成具有教师个性的教学智慧。
总之,教师深厚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智慧是形成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的基础。
(二)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氛围
“和谐共生”理论多见于生态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领域,自张诗亚教授提出“和谐共生教育”以来,备受教育界推崇。和谐共生的课堂氛围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师生平等的、民主和谐的基础上,营造出一种自然的、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
由于新手教师处于教学的适应阶段,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掌握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担心学校领导和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因此他们很注重教学目标的预设,忽视教学的生成。通过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教师更快地进入教师的角色,缓解教学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使师生实现对话的可能。可以说,和谐共生的课堂氛围是课堂教学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三)完善配套措施,重视教学评价的规范
新课改的评价观强调评价功能人性化,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过程动态化等几个方面的特点1,教学评价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多数新手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课堂教学评价中往往较多出现随意性的评价,有些甚至都没有标准意识,虽然大部分新手教师会以正面的激励性评价为主,但是由于缺乏规范,使得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环节受到一定影响。从课堂教学的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过程和评价主体的四个维度出发,新手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价的规范意识。首先,评价目的明确,导向正确。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不能过于随性,每一次的评价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同时评价本身具有导向功能,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该注意导向正确。如上例:
片段二:
学生1:我不但学习不认真,而且淘气。(全班哄堂大笑,教室开始闹哄哄的)
师:不错哦。
教师应该针对该学生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正确的导向。“不但……而且……”是一组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学生造句,从语法上来说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作为一名学生,如果我们这样做对不对呢?教师应适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而不是随意跳过忽略。第二,评价内容丰富,尊重差异。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个性的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不能简单粗略的用“你真棒!”“回答的真好!”“你答的不全面”等貌似评价的语言进行无效的评价,应该丰富评价语言和评价内容,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差异化的点评。第三,评价过程动态,重视生成。复杂性理论视野下,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生成的系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不能只是一味地强调结果的评价,而更应该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动态分析评价。教学是发展的,学生在课堂中也是动态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要树立动态发展的意识,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针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生成性的评价。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强调互动。课堂教学评价更多是一种即时性的评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虽然不像终结性评价那样可以调动家长、学校等评价主体进行评价,但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产生互动性的效果,达到多元评价。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进一步密切师生关系,实现“和谐共生”的课堂教学。
此外,教育部门可以完善配套的措施,如开展教学评价的培训,学习新课改的评价观或者树立相应的榜样等方式使教师明确教学评价的标准意识。在确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的宏观目标后,除了从课程标准为依据建立学科学习目标之外,还要贯彻一般性发展目标,完成从学习能力的培养到道德品质、情感的升华。只有确立了宏观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才能树立教学评价的规范意识。总的来说,规范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实现课堂教学评价有效化的一个重要保障。
注释:
1.于向东,菀德庆等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0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