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人像摄影中的创新应用探析
2018-01-27陈维康武汉工程大学430000
曹 婷 陈维康 (武汉工程大学 430000)
一、传统元素的情感意味
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文明瑰宝,是中国历代艺术家努力创作过程中所凝聚的精华。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能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知识,那就如同树木没有根植于地下一般,很快便会枯死,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浮躁的文化艺术现象。由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的差异,所以我们中国的摄影与西方的摄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中国有许多著名摄影师,她们的作品都体现出独具一格的中国古典特色摄影文化。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深厚,可采用的传统元素非常之丰富。如传统纹样、戏剧脸谱、水墨画等,这些元素能够有效地彰显出中国文化面貌。但中国元素并不是表面上形式化的符号,不是身上有个刺绣或站在亭台楼阁等古代建筑旁拍摄就是中国风了。作为有文化素养的摄影者,不要沦为只追求技术的“手艺人”,要努力提升作品想要表达的内在灵魂本质,从全新的角度与高度来深刻的认识是到中国传统元素在摄影中所表达的内涵,通过摄影来大力弘扬中国元素。对中国传统元素应该重本质,淡现象。不拘泥于中国传统元素本身,把一切元素具象化,传统元素本身是千年历史、政治、伦理各种内在事物的集中体现,虽通过各种形式、符号得以体现,但它所主要蕴含的是一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髓。这就要求我国本土摄影师在传统与当代中穿梭自如,灵活的运用中国文化元素。
二、人像摄影中的文化融合
现如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汇集。新的文化在互相交融相互碰撞中不断产生,这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时代下越来越明显。
时尚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形式,对全球文化的相互交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时尚一词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所呈现的特质也是纷杂不一,所以我们也很难去定位时尚一词,它的前卫性与未知性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是一个不断重构的过程。
中国文化在时尚演变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中国传统元素更多的与时尚相融合在一起,能更好地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认识在不停顿的丰富着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当中。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且巧妙地与中外文化相融合。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文化元素在国际时尚中的运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符号运用的更加广泛。人像摄影作为时尚文化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是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也作为摄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人像摄影在推进人类文化融合创新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担负着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沟通的重要责任。
三、中国传统元素在陈漫作品中的体现
陈漫是当下中国著名的时尚人像摄影师,她既是一名时尚摄影师也可以说是一名艺术家,是传统东方哲学推动者,正是这种多重混合性的身份造就了她。在大多数国内摄影师还在一味参照西方摄影风格的时候,陈漫已经开始了她采用以中国当代为背景系列主题的作品了。在这一作品系列中,她的作品采用了本国模特,和著名旅游景点为背景,用此来展现出中国当下的时尚和中国当下的美。她的作品中中国风的元素非常之多,如长城上披着军大衣的巩俐,站在五星红旗下敬礼的名模杜鹃。在给世界流行天后蕾哈娜拍摄杂志封面时采用流苏发髻和藏蓝色的京剧头饰,浓浓的中国风。国外的元素,国外摄影师已经了解的非常饱和了,陈漫认为国内摄影师需要有自己的审美表达方式。她小时候一直生过在北京的四合院里,从小到大一路以来接受科班的画画训练,大学后选择了与视觉相关的摄影方向。这种生活环境和一直以来的学习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了她今后的作品。
陈漫的人像摄影作品大胆,热烈,奔放,作品十分前卫。虽然它的作品非常时尚前卫,但是她的作品中仍然有着浓浓的中国元素的介入与传统东方哲学的融入。她的展览作品以佛学中的“六尘”来命名——“色、生、香、味、触、法”为命题,其中《色》是视觉系列,“绘画式摄影”的代表作,是陈漫的成名作品。她这幅作品是以摄影为媒介,但是却以数码绘画对照片进行渲染,色彩浓艳而饱满,图案感强烈,非常具有画面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精确地捕捉到了当下社会中年轻一代的形态,她们浮华的外在形态、追求自我的形态一一展现的淋漓尽致。其二《香》,在陈漫镜头下的大牌明星、名人和时装杂志封面,总是笔墨不多,但却挖掘出明星们深藏的性格特质与气场。在“香”系列作品中陈漫向大众展示出一个令人向往的梦幻世界。如王菲的两面性格被她以简洁的方式所传达出来,她的外表尤如冰雪女王一般的犀利冷漠,内心却细腻柔软地渴望着温暖的的地方。其三《味》,给人一种过目难忘的色彩标签。作品中有着鲜艳饱满的色彩和画面中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效果。那些饱满的食物和形象鲜明的人物,构成了这“味”这一主题特征的系列作品,把大众的视线紧紧抓住,挑逗着他们的味蕾,这一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其四《声》,是陈漫以“祖国万岁”系列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其中作品里名模杜鹃身穿一袭红色时装站在庄严的国旗下敬礼,体现了时空交错、声与色的相互冲突。其鲜明的中国元素与现代人像摄影的视觉语言完美地融合。“祖国万岁”这组作品也代表着陈漫的思维创作与拍照手法逐渐被世界当代艺术所认可,同时也凭借着这组作品在国际摄影界内树立起自己的风格并建立起自己的声誉,也引领着中国新一代的年轻摄影师在国际上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其五《触》,陈漫开始回归零修片。以生态环保主题的作品,呈现的是身穿着棉质服装的人像背影与自然及人工环境的对话。朴实、平和、单纯,一反陈漫以往作品的形式。这一系列以环保为创作主题的作品,采取的拍摄形式仅仅只是单一的记录式摄影,没有使用过数码软件进行绘制,都以最单纯朴实的手法,从内心最深处去探讨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处与互动,抛开外再的一切去剥露出浮华背后的最朴实、最真实、最具“触感”的画面。其六《法》,相由心生,法由心生。在这个阶段里陈漫不再去解释自己,并且清楚地明确了自己艺术创作的道路,因此“漫”式独立视觉语言渐成自法。展示了陈漫如何用自己的创作手法一步步将中国独特的传统元素与当代摄影视觉语言相结合,逐渐形成自己艺术创作的一套法则。她的技术手段和想法使其作品更加艺术化,创作领域更加自由。陈漫在完成了从商业摄影师到影像艺术家的一步步转型过程中,同时也逐步向更深层次的哲学命题探索,作品更加具有哲学意味和视觉冲击力。
四、小结
中国文化是在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不断吐故纳新的循环发展着,中国元素需要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与探究,才能把握住其精髓,再把它很好的运用在人像摄影当中,而不是传统元素的照搬照抄、生硬在现。中国传统元素应从方方面面入手,不应被表面上的含义所束缚,它在摄影艺术上的应用,不单只是视觉表层上有形的具体事物,它无处不在,贯穿于摄影师的的思想之中。人像摄影在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中国文化不是虚无缥缈,没有根基的。隐匿在其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哲学,引导着我们在人像摄影中越走越远,提供宝贵的经验。在时尚前卫的摄影领域让西方感受且认知到东方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