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语言
——术语
2018-01-27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730030
张 栋 (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 730030)
“语言结束之时就是音乐响起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质疑,语言结束音乐响起,而你的音乐的语言从何而来?从何而谈呢?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我们看似学习的乐谱中,深藏者许多音乐中的语言,只是我们忽略了许多这方面的语境,探究到它的真实性,帮助我们了解音乐内在的奥妙,犹如李民铎先生评价傅聪先生一样,“一个能读懂天书的圣人”,哪么天书也是书,是书就有语言,就有教化和引导人们的作用,而在我们所读的天书的乐谱中,一个能启发我们体现在乐谱中的语言之一即音乐术语,它标志着作曲家给予作品的一个概念性的要求,虽然这个概念受一定时期的政治、社会、文化特征和作曲家个人喜好的影响,但它确实是引领我们表达作曲家的情、思、境、意的桥梁和脉线,只有在这种语言的框架下,我们才能逐渐真实的接近作品原貌,才能正确的与作品交融,当我们拿到一首作品时,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乐谱上面的术语,它大概分为三种方面:
第一:速度术语,速度术语同时包含着几种情况1 原来就是速度用语,2从表情术语演变而来,3速度用众所周知体裁名称来表述。在我们认知的速度一般大致可分为慢、中、快,但有些速度术语是情绪表达的一个部分,有些速度是体裁表达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演奏者仔细研读乐谱,吃透速度术语顷向于哪些方面,以便在演奏中更好的进行把握,不同速度对作品效果和情绪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影响演奏着表达作品质量的高低,合理科学的掌握速度,将对不同时期的作品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和色彩有着直接的关系,研读出更有说服力和作品相吻和的速度的表现方式,是我们初级学习着乃至演奏家们学习过程中必须修炼的一种能力,这种最基础和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也是音乐表达中的一个要素,同时也是提醒演奏着在了解作品时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如若无视术语而自由发挥,不理解乐谱基本要求,演奏充满了随意性,使的演奏质量大打折扣,有时甚至变成与作品完全不相符的效果,作曲家久石让的音乐手记中是这样写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难点之一是第三乐章的速度问题,开头部分十分从容,中途从4/4拍变成12/8拍,速度标记是l’istesso tempo(每一拍和前面保持同样的速度)。小提琴从这里进入,重复很短的乐句。开头部分如果按照我希望的速度演奏,在l’istesso temp的地方保持每一拍和前面一拍的速度,小提琴的速度就必须相当快(顺便提一句,克劳迪奥•阿巴多就选择用这样的速度)。而老派传统的指挥家们在开头演奏非常慢,到l’istesso tempo的地方速度就会刚刚好。这两种不同的演奏方式都是尊重贝多芬的、忠实于乐谱的做法。还有一种演奏方式,开头并不是很慢,而是以一个比较正常的速度,到了l’istesso tempo再把速度降下来。其实选择这种方式的指挥最多,而这和贝多芬的意图是相悖的”①。从以上指挥家对速度严谨的态度上,我们不难看出速度在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中是何等的重要,只有遵循它,才能使我们的演奏达到一定的水准。
第二:力度术语,其实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力度术语的应用要比速度术语的应用
更为广泛和更为实用,在许多钢琴演奏和学习的过程的中,对演奏轻和重的表现是相对的,同时也作曲家的风格特征的表现,例如:在莫扎特作品中力度术语大部分在p和f之间。我们演奏的过程中p(轻)的语言是一种什么样的语境下,是需要对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的,同时是左手伴奏部分的p(轻),还是作品背景部分的轻和情绪对比中的轻,快速的轻和慢速的轻等等,这些的应用和表达是需要我们像语言中的语气一样去体会和理解,并学会应用,而在我们演奏的f(强)中,个别音的sf(突强)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大片段的ff(很强)作曲家想要什么样的效果而这样去写的,快速中f强和慢速中的f强的区别和表达的情感、情绪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如在有些作品中crescendo(渐强)并非要机械地理解为agitato(激动地)或accelerando(渐快)。恰恰相反,渐强只不过是要求乐曲变的宽广、雄伟、更显得威严的标记。同样,diminuendo(减弱)也并非一直与rallentando(减慢)相关,不能总把它看成是安静下来的标记,很多是用减弱的音乐片段实际上是不段加重某种音乐意境的渲染力度.结合作品的情绪力度术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变化。作曲家想需要用什么样的音响去表达此时的情绪和情境,这些疑问都是我们在分析作品和研读作品中需要思考、摸索和体会的,并要根据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文化气息和个性使然,在艺术潮流诸因素的启发和影响下想表达的一种音响世界,例如在海顿有些作品中的突强就是给人一种警醒。而贝多芬作品中乐句中力度的突然变化是贝多芬作品的另一个标志,同时贝多芬作品中的sforzando(的持续意味着每一个sf都要比前一个弹的更响亮,却不能在两者之间做一个大体的渐强等等这些术语语言的表现与应用,是作品表现的内涵深刻性的一种体现,展示着一个个作曲家个性特征特点。而不是看到强就用力,看到弱就轻弹这么简单。我们要多研究应运了多少强和多少弱的术语记号,在什么位置上;在什么音型的句子中,在什么和声的的基础上,作曲家用此语言的目的是需要表达一种什么情绪;什么效果和作品整体中形成一种怎样的语境对比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习和演奏中需要细读体会、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很有说服力的音乐表达手段和音乐效果的呈现的能力,而不是只局限于强弱那么简单。
第三:情感术语 在我们学习的作品中,能看到许多情感术语前面都有速度术语的标记,充分说明了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限定的时间内我们要将乐谱中所要表达的力度层次和情感情绪相结合才是作品中最基础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本真的艺术效果,例如:肖邦前奏曲 (op28No24)开头的术语Allegro appassionato 速度为快板,情感术语为热情的 、激情地,这首概棺之作,乐曲热情澎湃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抒发了诗人发自内心的呐喊和咆哮,而情感术语是给予我们最好的启迪。同时我们看到不同的语汇如Triste et lent忧伤而慢的、cantabilo如歌地、速度基本上在慢和适中中,delicato精致的、pastorale田园风味的、piacevole使人惬意的基本上在中速里,vivacissimo极其活泼的、appassionato充满激情而有活力的基本都在快速的音乐表现中,但有些情感术语在细微的变化使作品展现出不同效果,例如:勃拉姆斯《D小调第一协奏曲》中,终曲
第二主题在呈示部中标有espressivo(富于表情地),而当它出现在再现部时却改为con passione(热情地)从术语的变化来看,主题情感内涵戏剧性发展有了转变,如果演奏者能意识到情绪中的变化就能创造出一种引人入胜的效果。从以上的速度、力度、情感术语来看,在我们学习阶段,音乐术语的研究是有利于我们学习作品并表现内心情感最接近音乐语汇的一种语言,例如:如歌的这种术语,就是要塑造音乐的连贯性,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塑造角色》一书中曾提到“不断的线条”,从我们要表现歌唱的声音上,也就是声音的连贯和气息的连贯,应用到器乐演奏中也就是把指触力量转移用气息拖住歌唱的表达出来。而en animant {法}逐渐活泼,这种术语就是把你演奏的情绪加温是你的演奏充满热度而赋予激情,当然情感术语是要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相联系的,不能孤立看待,它是可以给我们在音乐表达上给予更多的启发,更多的思考,和更多的表现方式,从而是我们从多角度的对作品进行论证分析使音乐的表现更丰富;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它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