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唐宋音乐差异现象的思考

2018-01-27山西大学音乐学院030026

大众文艺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曲歌舞宫廷

曹 琳 (山西大学音乐学院 030026)

一、唐宋音乐的差异

1.音乐性质:自娱性——商业性

唐代实行中央集权制,强大的国力和繁盛的经济促使宫廷音乐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唐时期的音乐主要服务于官方的礼仪活动和宴饮娱乐,这一时期的音乐可谓是带有贵族化气质,且具有自娱自乐性。据《唐会要·杂录》中记载:“开元二年,上以天下无事,听证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1随着宋代都市的繁荣,工商业迅速发展,市民艺术逐渐崛起。音乐艺术的发展重心逐渐从宫廷转向民间,大批从事音乐活动的艺人都有自己的行会组织,艺人在固定的演出场所表演,他们将音乐作为一种职业,表演以谋取利益为目的,使音乐活动成为具有商业性质的活动。南宋时,宫廷常常雇佣民间艺人进宫演出,并给予一定的报酬。宋代从事音乐活动的艺人把音乐作为一种谋生、盈利的职业,这种极具商业性质的音乐活动较之唐自娱自乐性的音乐活动是宋代音乐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2.音乐形态:歌舞大曲——杂剧大曲

燕乐歌舞大曲是唐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音乐形式,歌舞大曲是一种集歌、舞、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著名的《霓裳羽衣曲》便属于这一音乐体裁,同样创作的大曲还有《绿腰》(《六么》)、《水调》《玉树后庭花》,还包括唐坐、立部伎中演奏的大部分乐曲如《破阵乐》《庆善乐》《鸟歌万岁乐》等等,仅《教坊记》中记载的唐大曲就有48首之多。这一时期歌舞大曲之多,规模之大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唐时的大曲表演, 注重塑造华丽夺目的场面,音乐风格主要以抒情为主。到宋代,市民阶层逐步壮大,生活节奏的转变,人们的欣赏趣味也逐渐转向带有故事情节的艺术形式上来,新兴的具有很强叙事性的音乐体裁形式如戏曲、杂剧艺术和说唱音乐等逐渐替代歌舞大曲。唐宋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还在于音乐的主要表现功能由场面性转向情节性。

3.音乐表演场所:宫廷——民间

唐代的宫廷音乐可谓发展到了巅峰。从“十部乐” 和“坐、立部伎”中演奏的音乐可以窥见唐宫廷音乐的繁盛。在唐代,音乐表演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宫廷、官府以及仕宦府第中,这时期的宫廷音乐主要用于官方的礼仪活动和宴饮娱乐。贵族阶层是主要的参与者,可以说唐时期音乐艺术的主导形态是宫廷音乐影响着民间音乐。然而到了宋代,音乐活动的重心已不在宫廷,而在城镇、市井的瓦子勾栏、茶坊等等大街小巷的繁华场所。音乐参与者也都主要集中在中下阶层,市井成为宋代大众音乐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宋代,民间音乐占有主导地位,如北宋时期深受文人士大夫喜爱的唱赚与诸宫调,南宋时新兴的清乐、细乐等器乐合奏形式都是民间兴起的艺术形式。宋时期民间音乐发展水平代表了整个宋代音乐发展的水平。

二、唐宋音乐差异的原因分析

1.社会制度的变革

纵观中国的历史,在社会历史条件的巨变下引起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发生变化是一种必然。唐宋间音乐文化的差异,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强大的中央集权和繁盛的国力,促使宫廷音乐取得了高度的发展,燕乐歌舞大曲的繁荣离不开唐初政治上采取的一系列开明政策。繁荣的经济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了雄厚的财力和闲暇时间进行自娱自乐的音乐艺术活动。到了宋代,国势开始衰弱,随之经济削弱也使统治者无力继续供养大量的乐工,宫廷的乐官、百工流向民间成为必然。而同时伴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阶层逐步形成,随着城市的兴起,市井娱乐场所增加,与之相适应的音乐形式也频繁兴起,市民音乐在宋代蓬勃发展。

2.音乐观念的不同

唐宋音乐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音乐观念上的不同,唐代采取兼收并蓄,广纳百川的思想政策,在保留中原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吸收外来新鲜的音乐素材创作乐曲。唐太宗曾自诩道:“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代文化上这种“有容乃大”的气派,在整个王朝的音乐活动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宋王朝面临“四夷不服,中国不尊”的社会危机, 统治者强调伦理纲常的教化作用,急需要利用儒家的思想来巩固其统治地位,儒士大夫们掀起以儒学复兴为旨的复古运动,音乐思想和音乐风格表现出一种“古风”。统治者崇尚齐鲁文化,致力于恢复、推崇雅乐的正统地位,但是宫廷恢复的雅乐已不再是西周时期的雅乐,而是一些刻板、空洞的音乐,它已经失去了艺术性,而不再受到民间百姓的喜爱。因此,宫廷音乐的衰微与宋代的音乐思想,音乐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结语

宋代较唐代在音乐文化上表现出的不同,有其必然性。正如黄翔鹏先生说的:“在传统音乐的一脉相承之中,每当出现断层现象之时,却促成了新艺术的诞生。有如‘凤凰涅槃’,就在某些音乐失传的同时,失传了的东西却以形态的改变重新获得新的生命,并且逐步把传统音乐推向更高级的发展阶段。”2而面对这一“必然”的结果,是否有值得我们思考的方面呢?站在对当今音乐文化发展启示的角度,倘若能从历史的事件中汲取宝贵经验和教训,而当我们面对当今传统音乐艺术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时,或当我们正在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失衡而焦虑时,或许能够有所启发。而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注释:

1.吉联抗《隋唐五代音乐史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

2.张林《长调到短调的衍变——以蒙古贞地区民歌音乐形态衍变为例》《音乐研究》 2013(02):29-41

[1]赵为民.简论宋代音乐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D].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7.

[2]曾遂今. 社会音乐生产本质结构引论[D].音乐研究,1996.

猜你喜欢

大曲歌舞宫廷
基于高通量技术对比分析南洲大曲与茅台大曲的细菌多样性
特香型大曲培养条件关键技术优化研究
2021贵州大曲杯“记忆里的味道”征文终评结果(各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锋芒毕露的法国宫廷画家
明代宫廷队舞考论
浅谈藏北巴青“果谐”歌舞
浅谈《霓裳羽衣曲》结构特征与艺术特点
歌舞欢庆“三月三”
罗依乡白马藏族歌舞(外三首)
歌舞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