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人物画中眼部图式及其主体投射运动
2018-01-27合肥工业大学230002
樊 怡 (合肥工业大学 230002)
一、 席勒人像作品中的意识监狱的形成
投射在心理学上指的是潜意识和显意识中不匹配的部分转移到他人身上的心理过程。这种情绪或者特征是消极的负面的,但又是深藏在自己潜意识中的内在需要,不被显意识认可但又难以割舍的部分。形象的说,就是显意识根据社会和外界的束缚设置的一个监狱,其中关押着一些需要被释放 的危险而消极的潜意识的需要。1890 年这个概念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他认为投射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通过将这种需要,这种引发焦虑的意识内容转移到他人和外界上,从而消弭自身需要和自身认可之间的矛盾、压抑。从这一理论出发,可以试分析席勒作品中的三个意识监狱。即母亲形象的失落、对性和死亡的不安和对自我的迷恋。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是二十世纪初奥地利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的主要代表之一。席勒作品中母亲题材来源于他悲剧性的家庭。席勒的幼年饱受死亡对他人格和审美的塑造,和母亲有情感上的隔阂。在席勒的作品有关母亲的形象总是尖锐畸形而可悲的。席勒画过的好几幅怀孕女人,这些母亲的眼神没有一丝温情或喜悦,有的只是空洞和阴冷的眼神。席勒在画面中大量暴露女性的生殖器官,却并非流露出沉迷和陶醉,是一个内心畏惧但又不断挣扎的心理的外化。在这些裸露女体画作的人物表情中,席勒对人物眼神的塑造充满和创作者主体精神有关的痛苦和虚无。1911年9月,席勒写给奥斯卡·李尔王的信件中用一种近乎哲学的语言描述了艺术家作画时候的精神状态:“当我看到我自己的全部,我就不得不看我自己,了解我之所欲,不光了解我内部正在发生什么,还要了解我“看”的水准,了解什么方法才是我的,了解组成我的神秘物质。了解我正在观察、审视的更大部分,和迄今为止我已领悟到的有多少。我看到自己不断蒸发,升华,我那星光的震荡变得更快速,更直接,更简单,就像一股宏大的悟力进入世界。”这段文字中所提到的自我,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存在,并且和艺术家本人似乎是一种激烈的对持关系,也就是说,席勒的自我在观察自我,席勒的看,并不是看向模特,而是看向自我的内部。文中的“爱”,则是确切的自我爱恋。
二、 席勒人像画中的母亲形象与家庭的眼部图式
眼神在席勒的人体画和肖像画中起一种主体投射线索的作用。而主体投射的需要和随着经历而变化的艺术家主体有着极大的关系。最早的一幅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母亲和孩子》画于1908年,此时艺术家还未完全形成自己的个人风格,创作遵循的是相对传统的学院构图,即圣母圣像画的一些三角形构图痕迹。在这幅画里母亲眼睛的图式在模糊的背景里似乎只露出了两个聚焦的小黑点。而这样的黑点式的瞳孔曾经在表现主义先驱爱德华·蒙克的画作中广泛出现。在蒙克的直白的系列标题如《呐喊》、《焦虑》、《吸血鬼》里,笔者对这样的眼部图式的理解为在极度强烈的恐惧和精神焦虑下瞳孔的聚焦。而在此眼神关于恐惧的理解是和时代有关的,即母亲与社会和时代之间的恐惧联系。同样的眼神在之后的创作《拥抱的少女》中出现,作为对另一个全眼神的少女眼神的衬托和释读存在于画面里。席勒的这一意识投射活动一直保持到1915年,期间创作了大量各种母亲和孩子主题的绘画。从1911年《孕妇和死亡》到1914年《年轻的母亲》,悲观、不信任的情绪通过眼神体现出来,如在《目盲的母亲》中眼神几乎是含糊不清的失明形象,暗指一种盲目的不到位的母爱的态度。
三、 席勒人像画中女体眼部图式--性与男性主体投射
前人学者提及席勒肖像画中模特时都充分肯定了一点,即模特的本人的意识在画面中是缺失的,或者说是受画家的意识摆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席勒描绘所有人体都是呆滞而了无生机的,事实上,从大部分画作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精神气质,而且这种气质并不是千篇一律的,有时候能从中看出人性的敏感和软弱,有时又能从中看出强烈的挣扎和挑衅。而从色彩上来看,虽然席勒的主题追求代表着死亡的色彩,但并非千篇一律使用赭石和棕色等灰暗色调,而是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色彩艳丽而恣意,其中尤其以水彩稿女性人体中的红色、橙色和紫色搭配为典型。这些不同的精神气质是否意味有部分精神气质来源于不同的模特本人呢,莱因哈德·斯坦勒在《艺术家的自我》一文中给出了否定的论证,他认为席勒作为艺术家,本身的主体意识具有精神上的丰富和人格上的多样性,这样一来,即便画面上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也是可能来源于艺术家个人的。
四、 席勒人像画中的自我的眼神图式—绝对主体
席勒短暂的创作生涯一共创作了一百多幅自画像,他对于自我探究的兴趣由他看来,是为了将自我这种寓言一般的精神特质揭露给世人。艺术家的自恋情结对于模特客体毫不关注,仅仅将其作为画面姿态形象的材料,而所有的画作所表达的都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意识。通过仔细的观察,观者可以发现,席勒肖像画中的眼部结构极其神态极具统一性,微闭、微张、眼神空洞仿佛透过了肉体的虚无而直视人性深处,或者愤怒而瞪出、挑起,极具挑衅意味。有学者认为这是奥地利下层贫困的流浪人士的因饥饿困厄而紧张、迷茫的眼神。这一说法或许用来形容同时代的表现主义画家科柯施卡的画作更为合适,因为席勒的画作中流露出的紧张多了一层虚无和死亡的意味。要知道年轻的流浪者的眼神中出于生活的困厄的紧张,纵使因社会而绝望,也难以掩盖一种到底是希图求生的渴望。比如一个因肚饿而痛苦的人,眼神会锐利地寻找着食物。而席勒的画作中的眼神直接联系到了死亡,这必然是出于一种精神高度的无助和绝望。这种精神的体悟,应该是同样困顿的席勒个人的痛苦的精神。席勒肖像画中眼部的线条非常简单,以《三个少年》为例,一根刻画上眼皮的线条,两根闭合的弧线,刻画着凹陷的眼眶,一个圆圈代表着几乎全是涣散的瞳孔的漂在眼眶上半部分。极其简单的线条,却塑造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眼神,暗含着蔑视,挑衅,依托着死亡的虚无而无所畏惧的眼神。我们来还原一下这个眼神本属于的面部情态,要使得眼睛的上眼皮的弧线清晰的展现,下巴需要微微收起,要使得瞳孔在这个下垂的角度里清晰展现,眼神往往是暗含着诸如恨意这样的强烈的情绪而有力的,眼珠在眼眶的上半部分,是因为眼神直直锁定着观者。描绘眼袋的线条绝不是浮肿的而是凹陷的,围绕着眼眶,加深眼眶的凹陷感,事实上,如果加上一个浮肿的下眼袋的线条,眼神中的死亡的灰暗气息就会迅速失色很多,这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因为既然眼袋表示着疲惫,在表达消极情绪的眼神时候似乎应当着重刻画。但通过对比和分析,的的确确是凹陷的眼袋线条的眼神更加的阴冷可怖,实际上,即便眼袋是因为疲劳疲惫产生的,但浮肿的眼袋是平和而有着生气的,老年人的泡肿眼袋有时候可以表达一种历经沧桑的平和和看淡,年轻女孩的卧蚕眼袋甚至显得清纯可爱,除此之外,席勒的眼神虽然空洞但并不疲惫无力,而是在非常强烈的精神下充满穿透力量的眼神,丝毫没有与外界妥协的疲惫,又或者说,那是死亡的眼神,但却不是平静的死亡的眼神,而是一种在死亡中却又极具精神力的充满执念的眼神。这个眼神,显然不可能是模特的眼神,而是席勒本人的眼神,更是艺术家极欲展现给世人的主体投射。
[1]程楚玥.从投射性认同方面看《麦克白》中男性主体意识的建立[J].英语广场,2014(5).
[2]蔡永怡.死亡与性—埃贡席勒绘画中的人体[D].苏州大学,2011.
[3]王影.透析席勒的精神世界[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3).
[4]武晨明.关于视觉共约性的一次讨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
[5]王文博.论埃贡席勒个性化语言的形成因素[D].西安美术学院,2014.
[6]陈石.论油画中线条的节奏[D].南京艺术学院,2014.
[7]沈彬斌.谈席勒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D].南京艺术学院,2015
[8]朱佳艺.透视席勒的精神世界[J].美术大观,2010.
[9]杨烨.维也纳分离派生与死主题探析[J].艺术探索,2009(2).
[10]曲俊.象征到表现的传承—克里姆特与席勒绘画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9.
[11]沃尔夫冈·德莱克斯勒.奥地利的抽象绘画[J].中国美术馆,2005(5).
[12]伊恩·布鲁玛.爱与死的艺术[J].东方早报,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