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应,取象达意
——略述中国写意人物画写生
2018-01-27赵晓晖云南省文化馆650118
赵晓晖 (云南省文化馆 650118)
写意画是中国画重要表现形式,起源于宋元,成熟于明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写意画是相对于工笔画,是在工笔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笔画相对而言注重造型的刻画,而写意画则追求意境的表达。形式是意境表达的媒介,固而写意画对于形的要求更多偏重的是符号化。工笔画强调以线写形,线条几乎是没有变化的铁线描。写意则引入书法用笔,通过多变的笔墨较为主观的追求意境的表达。写意又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两种。小写意一般又称为兼工带写,强调用线造型的同时加强了线的表现力。大写意则强调书法用笔的多样性和墨分五色的丰富性。因而大写意画的特点是“不着眼于详尽如实、细织密缕的摹写现实,而着重简易的笔墨表现客观物象的神韵和抒写画家主观的情致”。
一、写意画与写意人物画
写意人物画作为写意画的一种,具备所有写意画的特点,只不过由于受到对象的限制,相对于山水和花鸟更注重造型能力。写意人物写生一般多以大小写意相结合,即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也强调笔墨韵味的表达。
二、写意人物画写生要素
写意人物画写生的要素,一般分为构图、造型、笔墨、色彩、调整。一幅好的写意画作品离不开这五个要素特点。郑板桥曾经说过,画竹要经历“眼中之竹、手中之竹、胸中之竹”这样的过程才行。也就是说画家想要画出优秀的作品,要有一个观察,理解、内化的过程。当我们看见的物象通过视觉传达给我们的大脑,大脑对视觉成像的物体做出反应,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文化沉淀做出包含自己理解的艺术作品。那么我们从写意人物画写生的特点来更深刻的了解一下写意画的创作。
(一)构图
是写生开始必须考虑的问题。构图在国画中也叫作“布局”或“经营位置”。写生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画。同样的一个人物,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姿态,构图不同则效果不同。在写生时要通过的写生对象的观察和了解,在心中形成腹稿,也就是画面的构图。好的构图在画面上主次分明、虚实得当、计白当黑、疏密有致。通过实现预先的构图安排人物的位置、动作和神态,交待作品的环境,更容易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写意作品反映的是作者的主观表达,带有特定的环境特征,好的构图可以很好地在作品中体现这一点。它能够打破画面本身的大小和局促感,营造大背景大环境,创造视觉力度明显的空间感,让作品达到一种接近真实环境的理想画面,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目的。这一步较为重要,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造型
造型是人物写生的核心。造型表意准确与否,能否代表作者的主观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讲决定了作品的成败。一般而言
因为写意人物是依靠笔墨线条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应从大处着手,在刻画时要注意抓住重点,不可面面俱到。人物的面部和手要重点刻画,要重点观察人物的眼神和表情。因为面部的表情眼神和手的形态往往能表现出人物的情感,情感的传达是作品永恒的生命力。人物写生,人物是主体,但是也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环境。在环境描绘时要注意氛围的渲染。周边景物一定要有取舍,可要可不要的要做到视而不见,坚决不要。只留下有利于人物刻画和构图需要的物象。有时为了画面需要也可以加上一些现场没有的景和物。这就需要你对生活有深刻的理解和观察。总之,有利人物的表现和意境的表达可以无中生有。造型的失败会让整个作品意境坍塌,失去作者“写意”的目的,所以人物写生创作一定要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这是写意的核心。注意造型准确到位以及造型的完整性。写意凭借的是对人物内在精神的把握,考验的是作者的综合素质,除了高超的绘画技巧之外,还需要深厚的书法功底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当这些融合并达到统一的时候,才能使作者创作出有内涵的人物形象。
(三)笔墨
笔墨是写意的决定因素。笔墨包括用笔和用墨。写意画吸收了书法用笔而充分发挥了线条的表现力和节奏感。用墨则是墨分五色,充分发挥了墨的层次感和丰富性。笔墨贯穿了写意画的始终。由于宣纸和墨色的特性,一旦落笔就无法修改,但也是由于宣纸和墨色的特性,会呈现出一些意外的特殊效果。所以在写生时既要心中有数而大胆落笔,又要小心谨慎刻画细节。刻画面部和手脚多用干,枯笔,明确人物结构。在衣物和背景部分则大胆挥毫,利用毛笔抑扬顿挫的表现手法大胆的补充画面背景,营造人物环境,丰富画面需要的层次感。在运用笔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利用毛笔的笔锋,注意笔墨浓、淡、虚、实的表现。营造远景虚实不同的质感。笔墨的挥洒是一个从基础到深化的过程,平时一定要勤加练习,作画时方可显得的收放自如。作画时画家挥墨之前一定要构思好意境,画面中要注意留白,给画面留下想象的空间。
(四)色彩
写意画有笔墨和印章,所以已有黑、白、朱红三色。上色多以画龙点睛的方法在局部上色。写意画以黑白为本,用色不宜过重过艳。多以淡色调墨,层层叠加渲染。常见的方法一般有“凹凸法”、“高染法”、“平涂法”,三种上色方法各自有不同的效果,像凹凸法就是染低留高增强立体感,高染法是染高留低减少层次感使画面简洁,平涂法就是平涂颜色。多用的色彩像是朱砂、石青、白色、藤黄、赭石、花青等,用简结淡雅的色彩描画出意境丰富的人物形象,这也是写意人物画别具一格的地方。
(五)调整
调整是写意人物画写生的收官阶段,最后的整理到位的话完全能够提升一副作品的价值。调整考验画家丰富的文化功底和深厚的艺术涵养,是对画家综合能力最高的一种体现。整理首先要从作品整体入手,找到点线面的关系和黑白灰的层次,依次整理,再寻找构图、笔墨和色彩上的规律,根据整体感知查漏补缺,使人物形象与背景融合,达到整体上的统一效果,进而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与艺术体现。
三、写意人物画写生创造的注意要点
写意最关键的是在生活中提炼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在创作中体现生活。任何艺术的创作都和自己对物象的理解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简明扼要的点出了创作和生活的关系。我们的生活中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事情让我们突生感慨或是浮想联翩,这些感受通常来去突然,可以用转瞬即逝来形容,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对于任何事物都要加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欣赏,并且要学会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为相对于具体的事物而言这些感受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全靠作者自己的理解和表现力,当自己的绘画技能能够赶上对生活的理解能力的时候,技能和理解力才能达成统一,并以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作品的成功与否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否让观众与之共鸣,而共鸣就在于对于作品所表达的对于生活的理解和观察得到认同。达到写意人物画写生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取象达意。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写意人物画传达的是意境,依靠的是通过整体的造型表达作品内在的含义和作者的主观情感,是考验作者综合素养和艺术修为的创作方式,是生活与艺术综合的最高体现。我们要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从而达到心手相应,取象达意的境界。
[1]黄晓鹤. 写意人物画写生与创作的关系[J]. 美术大观,2016(04):51.
[2]杨慧. 浅谈当代写意人物画写生特点[J]. 美术大观,2016(07):70-71.
[3]王晓晖. 浅谈中国写意人物画写生教学[J]. 巢湖学院学报,2016,18(04):135-138.
[4]张葆冬. 心手相应 取象达意——略述中国写意人物画写生[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