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与哲学视域下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2018-01-27姜雪阳江苏师范大学221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2期
关键词:烟斗达利潜意识

姜雪阳 (江苏师范大学 221000)

上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依德出版著名心理学著作《梦的解析》,让“梦”这个看似与正常生活无关、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东西以全新的定义正式进入我们的视野。佛洛依德的学说是着重对梦进行解释,从多方面的角度分析阐述梦这个概念,从而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主要探讨的核心是人的潜意识。佛洛依德把我们正常人的梦境或是精神病人的潜意识的表现都是看成一种无意识的自然流露。而正是这种最真实的自然流露吸引了一批人,他们便是后来的超现实主义者。他们渴望想展示的是性欲的、潜意识的、妄想狂的世界,专注于对梦境幻觉潜意识的描绘,并受佛洛依德德精神分析学说影响,把潜意识作为艺术题材的来源。

超现实主义者一般认为人有两个世界:客观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超现实主义画家专注于描绘主观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正视自己与世界的思辨过程。因为人的潜意识是自发产生的它不受外力的干扰,是一种纯粹的心理活动。只有人在正视描绘自己的潜意识时才会真正的认识客观的自己。超现实主义者常将无形、混杂、繁芜的潜意识具体化,并把与现实生活相违背的梦境搬进画面。从而造成视觉感官的冲击,同时也将以往画面不会出现的元素内容展现给观众,让观者在惊叹之余也会产生共鸣。超现实主义影响非常深远,它虽有自己的信仰与宣言,但随时代发展社会形势的变动,艺术家的心境在变其艺术个性也在变,所以他们会利用自己独特的绘画个性去描绘自己的主观潜意识。此外我们无法忽视客观世界,其范围之大使每个超现实主义者都身处其中。客观世界有多大,主观世界就有多大,因为每个超现实主义者的人生体验,思想,智慧与行为等的不同能造就无限新世界。

一、精神视域下的超现实主义

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他是历史上最富有争议的艺术家之一,是超现实主义画派中最有代表性的画家,他以它独特的方式诠释他的艺术精神。在达利富有张力的画面上,可以看出他作为人这个个体是多么的不可理喻与怪诞。像著名的画作《圣安东尼的诱惑》中让人记忆深刻的莫过于马儿大象们又细又长的腿部,此般奇幻的描绘方式让人们难以忘却。总觉得他是如此精力充沛,不受丝毫世俗的束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诠释梦境般虚无缥缈的客观事实。达利精雕细刻的画面与设计周密的构图再结合荒诞的内容给人的震撼力是巨大的。

利用精神分析学对梦的真实转录在达利的作品中总是起着主要作用,作画时他采用迷幻系统化的方法使得画面带着属于他的快乐。鉴于此在自己构思画面时候也会不停地回忆自己的精神梦境,但梦境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当它模糊时我便会在生活中寻找相似的形象和生活在其中的真正宇宙去填补,但后天构思形成的潜意识难免有些冠冕堂皇,所以有些时候会觉得超现实主义有些矛盾。若是单纯强调无意识,潜意识的恣意发挥并不能真正表达超越现实的真实心理。因为超现实主义者所营造的潜意识只是策略性的或者说是一种假象,这些看似奇特的画面其实是受控制于作者的理性。这让我想起《达利谈话录》中佛洛依德与达利交流时对达利说的一番话:“你的艺术当中有什么使我感兴趣呢?不是无意识是有意识。”佛洛依德的一句话惹人深思并让人觉得有些玩味,无论是出于讽刺或是其他,但对于达利的启迪确是不容小觑。

仔细观看达利的画作会发现他的画面背景丰富多彩,这些必然是受控于作者的理性构图绘制而成。梦境的复杂与梦醒后的遗漏,画面怎样做到神秘与独特,背景如何做到丰富,想必真的是佛洛依德所说的“有意识”。猜想达利怕自己像个法国勃艮第的蜗牛:没有味道必须要人为地加入调味品。这样的状态很糟糕,因为这等同于没有了自己的鲜明个性也就等同于没有了弥足珍贵的神秘感。潜意识中每个人都会做梦,这样的梦是自私的并且对于个体人彼此而言也是神秘的。达利神秘与丰富在于对梦的记录,过着禁欲般的生活记录着模糊或清晰的梦境再结合细致繁琐的描绘手法,形成带有神秘注意的画面。但世间没有成分各半的东西存在只有即这两种感情发作的平衡。若是想保证画面渗透神秘主义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画面更加客观,因为神秘主义必须和具体现实世界事物保持联系,这样才会让观者由事物本应该的状态发现它现有状态的不同从而产生神秘之感,否则就会有成为游戏的危险,一场只有原始人明白的巫术游戏。

二、哲学视域下的超现实主义

通过前文精神分析对认知中的古典绘画直接反应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产生质疑。所谓客观再现所能达到的预期真实,现在看来无非是一种表象层面的相似而已。因为这与真实事物本身毫无关系,与我们人个体的感知也无本质性关联。从精神分析上升到哲学意蕴,这是一个新突破。超现实主义画家玛格丽特,从他的画面感受到各类图像是蕴藏着种种哲学的。画作《沉思的疯狂》值得注意的是画面给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眩晕感。这种眩晕感的产生很是奇特,画面看上去很正常很简单。呈现的状态是,的确我们在看他,或者说我们看到他在看,并且我们试图去看他所看见的东西。他看到了欢愉或是忧郁或是疯狂,你却看不到,你看到了他的欢愉忧郁或是疯狂,却看不到自己的欢愉忧郁或是疯狂。哲学韵味徜徉在画面之中,潜意识里的复杂信息用简单的元素展现在画面上却是另一种未知的表达。另一幅作品《这不是一只烟斗》,画面中画了一只烟斗但独特的是下方有一句话:这不是一只烟斗。这样的描绘方式不惊让人若有所思甚至是感觉有些矛盾。但这的确不是一只烟斗,画面中的只是烟斗的画像,它并非是实体的烟头,这样思考玛格丽特的命名的确正确。我们从哲学层面思考,这体现的是意义与指称的断裂。观者具有主动识别图像的行为:画中烟斗是烟斗,因为图画作为图画指称似乎相似性成为一种概念性要求。而玛格丽特画面中的一句话让观者跳出相似性的圈子,体会到画中指称与外延意义的断裂带来新的艺术感受。

这样转变构思是否可以概括为“简省”的表达。在简省中升华,在简省中变形,这其中拥有一切。达利也曾说过自己是一位知道怎么画得简省的画家之一,但如此优秀杰出的画家若与古典画家相比较,那他绝对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那是因为对于描绘的对象,古典画家在意于如何只是做到真实描摹再现生活,而20世纪的超现实主义画派却在意于如何将自己体会到的“真实”尽可能纯粹的还原到画面上。超现实主义者注重的是潜意识里意识画面的描绘,是期待穿透现实世界的藩篱,抵达意识与世界的深处。

总之,超现实主义绘画在精神分析中产生在哲学层面上发展,是一种情感经验而非认知经验。想必观者对其理解不尽相同,同一幅绘画作品面对不同的观者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此若画面制造者也不能深刻理解和清晰阐释自己的画面,怎么能奢望观者能简单理解。唯有一种方法解决即尽可能的严格性(借由多类并熟练的绘画技巧)和尽可能的客观性(一种观者易懂的逻辑分析直觉)。事实同一个人面对同一件画作,他今天的解读所领略的与他明天的解读所领略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人的经验是不停地更新是生生不息的,而艺术家能做的就是利用一种简单的逻辑直觉分析法去规划画面。因为最后的作品终究是一种人为的产物,想象力产生的共鸣才是它被肯定的关键。超现实主义绘画以利用自我潜意识在非理性的状态下萌生的幻想去引导客观世界,以一种艺术精神去处理生活中常见的意象。并让画面充满应有的激情与神秘,并且能与观者内心产生共鸣甚至是能激发他们的想象,这样的艺术纯粹得可爱。

猜你喜欢

烟斗达利潜意识
达利的超现实之旅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爷爷的烟斗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烟斗疑案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价值连城的烟斗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认识潜意识与培训潜意识
叼烟斗的老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