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在自卑中追寻涅槃
2018-01-27何晓奕西南民族大学610225
何晓奕 (西南民族大学 610225)
《简•爱》是一本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诞生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这一时期的女性仍旧处于社会中的从属地位。简与勃朗特都在这个社会中有相似的经历,这不仅是作者的处女作,也是作者反抗男权社会思想的写照。
一、自卑与反抗
简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她在里德舅妈家度过了悲惨的童年,自卑的种子也在逆来顺受之中早早在小简爱的心里种下。她内向,寡言,这样的性格皆是受童年经历与自卑的影响。这样的自卑在爱情面前放大到极致。逃离桑菲尔德府之后面对圣•约翰的求婚时,她的想法甚至低到了尘埃里。圣•约翰很优秀,他于简而言是一种精神上契合的存在,简对他的感觉但仅仅是处于一种理性的崇拜,根本无关爱情。她没有依赖他,也根本没打算取悦他,但圣约翰提出结婚请求时,她的独白却是“我看看他的五官,它们匀称显得美丽……看看那威严但不舒坦的额头……看看那明亮、深邃、敏锐但不温柔的眼睛,看看他那仪表堂堂的高高的身材……做他的妻子,哦!永远不可能!” 即使只是在外表这一最肤浅的层面,她也习惯性地将自己摆在一个较低的位置。直至若干年后桑菲尔德府大火导致罗切斯特先生失明,简内心油然而生的哀伤之中竟然充满了“抑制不住的狂喜”——因为他看不到她了。她发现他没有发觉她的存在,内心多了一份释怀,伸出的手也如初见般坦然。
寄人篱下的童年和残酷的孤儿院生活组成了简的年少时代,两段身不由己的逆境不仅仅是她性格中自卑的原因,也塑造了她不屈不挠的精神。
简的“反骨”从少年时期便有体现。我们无法真正探寻她反抗精神的原因,也许是简内心深处的本能对于艰苦的环境所激发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每一次的反抗都组成了简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对她性格的集中体现。
从和约翰表哥宣战的一刻起简的人生就拉开了反抗命运不公的帷幕。在孤儿院,简的性格与好友好海伦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海伦被历史老师赶去罚站,被史卡契德小姐用干树枝打的时候,简不能理解海伦的平静,“使我惊讶的是,她既不哭泣,也不脸红……她为什么不解释一下,说今天早晨水结冰了呢……这情景使我发抖,没法缝纫了,而海伦眼睛里却没有一滴眼泪,沉思的面容也面不改色。”逃婚是简的又一次反抗。全书至始至终简都只有一个爱人——罗切斯特先生,但是面对阁楼上他疯掉的妻子,她不能接受自己的爱情笼罩在违反道德的基础上。离开桑菲尔德府又是一次反抗,这次爱情的反抗却体现了她对精神世界中真正自由的幸福的渴望。
二、自尊与平等
成年后简的性格发展为一种更加神圣的自我。因为自卑所以更加看重自己的自尊,维护自尊的方式就是直接的反抗。离开学校自谋生路的简面对这个陆离而黑暗的世界,她依然没有乞求高贵富有的罗切斯特先生的庇护。反之,她视人格如生命,自尊是她的底线,也是她唯一在乎的东西。与罗切斯特先生的交谈中她一再强调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意志的自由人”,“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起誓, 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于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于 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这样与众不同的简,自然吸引到了罗切斯特先生的好感。
简的人生中有三段师生关系,每段关系中都彰显着独立平等、互相尊重的精神。第一段师生关系是简在罗沃德孤儿院期间,谭波尔小姐做她的老师。年轻善良的坦博尔小姐是简在孤儿院学习那六年里的除了海伦以外最重要的人,和海伦一样,也对简的性格有着深刻的影响。简曾说:“我获得的一些最宝贵的知识,都要归功于她的指导。……她充当了我的母亲及家庭教师的角色。”与坦博尔小姐相处的经历在简的生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坦博尔小姐对待学生的善良温和的态度也体现在日后简的教师生涯中。第二段师生关系是简到桑菲尔德庄园做阿戴尔的家庭教师,这是简离开孤儿院后的第一份工作,在这份工作中,简和阿戴尔的关系已经超过了简单的师生关系,在教授知识并照顾她的同时,简对阿黛尔也存在某种程度的依赖。第三段师生关系是简的爱情发生变故后被圣•约翰收留,并在当地一所小学校任教。在这段师生关系中,简作为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还关心学生的生活。她对待学生一直都保有平等的态度,所以她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很成功。也许教师这个职业很适合简,在一段师生关系中,简感受到了自己一直追求的平等与尊重。
三、结语
大浪淘沙,《简爱》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久不衰,与主人公多面的性格有很大关系。简•爱的形象代表着作者追求女性独立平等的思想,在不断逃离、反抗之中,简爱于逆境之中摆脱人生的桎梏,以反抗保护自尊,追寻涅槃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