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广西业余体校技巧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
2018-01-26王兆强
王兆强
【摘要】广西技巧队伍对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出现了重专业而轻业余的现象,影响了广西技巧队伍的整体发展。业余体校需要开设舞蹈课程,配备相关的舞蹈训练设备,聘请专业舞蹈老师,并做好运动员选材工作。文章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和所训练专项的特点,从初级训练阶段、强化提高阶段和艺术表现升华阶段三方面对他们的艺术表现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技巧运动;艺术表现力;价值;培养
一、前言
技巧是一项将运动与艺术相融合的体育项目,有着70余载的发展历史。随着时代的进步,技巧运动的发展也在不断更新。为适应国际技巧发展趋势,广西技巧队伍结合自身特点,对自己提出了“难、新、稳、美”的要求,这不仅意味着在技术难度上力求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还要求在成套编排上有所创新,争取将成套表现得精益求精。然而一套高质量的成套并不完全依靠高难度的动作来实现,在对动作技术提出新要求的同时,也需要对成套的艺术表现和观赏性提出要求。本文主要以广西各地市业余体校技巧队伍为例,从运动员初级训练阶段、强化提高阶段和艺术表现升华阶段,及各阶段在艺术表现培养方面的重点和途径来进行论述,希望能为广西技巧项目的发展带来启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西业余体校技巧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校图书馆查阅历年来国内外技巧发展和比赛的相关文献资料。
2.录像分析法。观看2010年广西青少年技巧锦标赛录像并做比较分析。
3.数理统计法。将统计数据用Excel和Word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艺术表现力在技巧运动中的价值
从技巧运动的发展来看,早期的技巧运动主要以强身健体和表演为目的,较注重娱乐性和观赏性,对动作难度则无规定要求。但当国际上将技巧列为正式竞技体育比赛项目,并制定出一套系统的评分规则后,其本质发生了变化。受“竞技”和“规则”的影响,规则中将评判重点放在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上,对应设立了难度裁判员和完成裁判员,而对于艺术性的评判却不设立单独的规则裁判员。
1.在提高比赛评分方面的价值体现。1999年,国际技巧联合会正式与体操联合会合并,2001年国际体联加大对技巧比赛规则的修改力度,最大的改动是对艺术性进行了独立评判,满分值为5分,设立1名艺术裁判专家、1名艺术裁判助理和4名艺术裁判员,裁判员人数与难度裁判和完成裁判相同。2005年,从新一轮规则周期开始,艺术满分提高到10分(见表1),意味着艺术性的评判由以往的无规则可依发展到具体化和分值化,强化了艺术表现力在技巧竞赛中的价值,对提高成套动作的观赏性起到推动作用。因此,现代技巧运动将在艺术表现上获得空前的突破。
艺术分的评判对运动员能力和项目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增強了成套编排的多样性,在与对手动作难度、动作质量相当的情况下,更高的艺术分具有竞争力。
由表2可以看出,在男子双人项目上,柳州市一组在难度分和技术分上都领先于南宁市,所以在艺术得分与南宁市相同的情况下,就保持住了前两项的得分优势,确保了它在该项目上的领先位置。
由表3可以看出,在女子三人项目中,柳州市与南宁市代表队的难度分相同,技术分却低于南宁市0.05分,然而在艺术分上高出南宁市0.15分,凭借此优势,柳州市代表队取得了该项目的冠军。
由此可见,一套动作的最后得分是由难度分、技术分和艺术分来综合评判的,在其中两项与对手实力相当的情况下,赢得第三项,就是获胜的关键。
2.对巩固成套综合评分的价值体现。在运动员训练初期,由于专项技术动作掌握不熟练,艺术表现力还未发展成型,所以成套的综合评分较低。随着运动训练更加深入和系统化,其动作难度和艺术表现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增长,个人能力逐步达到顶峰。
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训练年限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身体伤病和心理因素的困扰,虽然动作技术依然娴熟,但完成一些难度动作需要耗费比过去更多的体力,这势必影响了场上的发挥。然而,多年的训练和比赛让运动员在心理素质和艺术表现能力上更趋于成熟,在场上能通过舞蹈和个人的艺术气质将成套的主题思想传达给裁判和观众。这时候,借助于运动员的赛场经验和多年训练、积累下来的艺术气质来提高艺术评分,就能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减少因完成高难度动作而出现失误的风险,达到了巩固成套综合评分的目的。
3.在运动员实现自我目标方面的价值体现。体育运动是人类借以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和方法之一。运动员在自己的运动生涯时期努力追求自我价值和为国争光的强烈愿望,可通过刻苦训练、奋力拼搏得以实现,这良好的愿望和积极的表现是运动员积极奋进的内在动力。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光靠高超的动作难度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良好的艺术表现力来将其展示出来,最后获得裁判员的认可和观众的喝彩。当运动员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时,所有人对他们能力的肯定,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强烈的自豪感与满足感。
(二)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
认识到艺术表现力对成套质量的评判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广西技巧队伍对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只在专业队才有相对正规、系统的训练课程,业余体校则相对薄弱,仍存在“重技术,轻舞蹈”的现象,使得输送到专业队的队员舞蹈基本功不扎实,动作僵硬,缺乏表现力等,只能重新进行专门的舞蹈基本功训练,这样既错过了基本功训练的最佳时期,又延长了人才培养的周期。
由此看来,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在业余体校也应作为重点来抓,并与专项训练有计划的同步展开,使广西技巧项目在艺术表现力方面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本文以广西技巧项目业余体校队伍为对象,从以下三个训练阶段进行阐述。
1.初级训练阶段。“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这个阶段是青少年刚进队的时期,先让他们对技巧运动有个初步认识,并逐步培养兴趣。教练员的任务主要包括选材和基本功训练,这些方面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该队员是否能向更高层次的运动水平发展,也为今后往更高一级的训练单位(如区体校或省专业队)输送做准备,无论是专项技术还是艺术表现方面都应如此。
(1)选材。选材的重要性在于,运动员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尤其作为表演性项目的技巧更是如此,运动员上场做动作前,裁判员只能从他们的形象和气质上来做第一次“打分”,所以良好的形象和气质对艺术表现力的发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赛场上的表现,良好的外在形象和身体姿态能在场上营造出理想的表演效果,再配合优美的肢体语言,进而提高裁判员的艺术评分。选材要求:形象好,五官端正,最好眼大有神,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成套中能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
(2)训练内容。技巧基本功训练,这是初级训练阶段的重点,以发展柔韧性(如肩、腰、髋、踝的开度)、灵敏性(如跟斗)与力量素质(如杠铃)为主。尖子侧重于发展倒立和空翻动作,底座侧重于发展四肢力量和腰腹力量。打好这几方面的基础,运动员学动作会更快,更容易达到技术标准,且动作看上去更轻巧,无形中也为创造良好的艺术表现做了铺垫。
舞蹈基本功训练。由于新进队员对动作规格做得还不够到位,音乐节拍把握不够准,可以采取专项训练和舞蹈训练相结合的办法。首先,每堂训练课前必须进行柔韧性(肩、腰、髋、踝)的牵拉,一是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二是在做专项动作时能更容易、更正确地达到动作技术要求。其次,训练课结束后,可通过扶持平衡木来进行踢控腿训练,也可在体操板上做行进间踢腿、简单的跳步和转体类动作的练习,这也是塑造运动员良好身体姿态的方法之一。
教练员可以通过喊口令、击掌打节拍的形式来训练运动员的节奏感。训练重点抓运动员关节的软开度和脚尖膝盖的绷直度。有条件的,最好配以优美的音乐伴奏,以提高运动员对乐感、节奏感的初步认识,引导他们对自身形体美的兴趣,使之在音乐伴奏的环境下不断体验和熏陶,初步建立起自信的自我表现意识。
2.强化提高阶段。通常运动员在接受了一年至一年半的初级训练后,就有能力参加市级或省级的青少年比赛了,这时他们在专项技术、艺术表现意识上都具备了一定基础,心理素质也得到了锻炼,更有自信。这时候就可以在原有的技术上进行强化提高了。
(1)开设独立的舞蹈课。从这个阶段起,运动员需要掌握的专项技术内容会更丰富,对艺术表现的要求也会上升一个层次。训练手段的系统化是这个阶段的特点,既是运动员全面发展本专项技术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创造精品的准备期。
为确保与专项技术同步发展,体校可配备舞蹈训练设施,如音响视频设备、镜子、把杆和地毯等。可聘请专业的或让有舞蹈教学经验的教练员担当舞蹈老师,开始对运动员采取系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技巧专项训练课和舞蹈课分开进行,每周可单独安排1至2节舞蹈课,每节课60分钟到90分钟,这样的训练量除了能巩固舞蹈基本功,还可以增加舞蹈动作的难度。
(2)训练内容。有了以上这些硬件设施的支持,在对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上就能够实施更规范、更严格的要求了。
舞种的选择以芭蕾和民族舞为主,两者都能够锻炼运动员的弹跳力,使动作看上去更轻盈,四肢肌肉线条更优美。芭蕾能很好地塑造形体,也能培养出运动员独特的艺术气质,增强自信心。而民族舞则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利于成套动作编排,借助其“自由欢快、生动活泼”的舞蹈特点,与芭蕾相辅相成,形成艺术表现的多样性。
柔韧性练习。柔韧性的优劣程度决定舞蹈动作幅度的大小,进而影响舞蹈技术的规范性,如踢腿和大跳的开度、脚尖和膝关节的绷直程度等。在初级训练阶段已经对这部分的训练做了强调,那么在本阶段就必须做好巩固强化的练习。
舞蹈动作练习。把杆练习是塑造良好形体的基本方法,从头部的方位到脚位的练习,蹲、擦地、踢控腿的要求,再到七个基本手位的练习,强调沉肩、正确的手肘弧度。步伐练习:从简单的立脚尖行进间步伐开始,过渡到行进间踢腿练习,踢腿方向可以由踢前腿、踢侧腿、踢后腿和三个方向的连续踢腿组合,强调踢腿过程中手位的保持、挺胸立腰、眼睛看的方向、脚尖膝盖的绷直。跳跃练习,包括小跳、中跳、大跳等,这些跳步在技巧比赛规则中属于专门要求,是必须在成套动作中编排进去的,所以要引起重视。舞蹈老师亲自示范,给运动员视觉上直观的刺激,使其通过模仿和学习老师的肢体感觉来完善自己的动作和感觉。训练初期以简单的动作为主,配以舒缓的音乐伴奏,让运动员仔细体会发力方法和技术要领,同时鼓励他们主动大胆地去做。训练可以先从简单的小跳、中跳开始,当正确的动作技术熟练后,再提高跳跃动作的难度,可进行变身跳和双飞燕的练习等。
3.艺术表现升华阶段
(1)增加舞蹈动作难度。这个阶段的主要训练内容,一是继续要求运动员的身体姿态练习和对原有舞蹈技术的规范性,因为这些都是在比赛中要用到的,每堂课的训练必不可少。二是根据各项目的配合程度和运动员能力,相应地提高舞蹈动作难度,既能增加难度分,又能在视觉效果上带来更大的冲击,提高艺术评分。可以进行变身跳、双飞燕等舞蹈动作练习,强调动作的细节技术,如在起跳前的下蹲动作和擦地动作;强调动作质量,如跳跃的高度和空中姿态;最后是落地时的下蹲缓冲,跳跃过程学会提气,使动作完成得更轻松、更轻盈,具有美感。
经过半年至一年的专业训练后,运动员在舞蹈难度和艺术表现力上都已有了非常好的成长,这时候假如还停留在单一的芭蕾和民族舞练习上,对于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提高就会产生局限性。因此,可采取横向教学的模式,就是在保持原有舞种训练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舞种的练习,例如现代舞、爵士舞等,拓展运动员的艺术表现风格,同时寻找适合他们自身特点的风格,为成套的编排提供更多选择。
(2)美学教育。仅仅增加舞蹈动作难度,或多掌握一个舞种,对提升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和提高其在赛场上的竞争力还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只是外在的肢体练习,还应从运动员内在气质方面进行培养。这就需要舞蹈老师引导运动员进行内在艺术的修养,即美学教育,使其成为一名“内外兼修”的高水平运动员。
可让运动员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同时老师对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做简要讲解。基于运动员对音乐旋律、意境的感知和理解,引导他们进行想象,使其通过对音乐语言的综合理解和情感体验,学会借助音乐的烘托,将成套的主题思想透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
还可以观看经典舞蹈剧目,如《梁祝》《红色娘子军》《猫》等,并对剧情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做适当的讲解。这就将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结合起来,给运动员树立一个高标准的舞蹈示范,让他们通過模仿学习这些优秀的舞蹈示范,在自我意识中建立一个更高的要求,鞭策自己往这个标准方向去努力。
(3)具有主题的舞蹈套路练习。随着美学教育的逐步深入,老师除了让运动员观看舞蹈剧目外,还可以让运动员练习一些具有主题的舞蹈套路,通过肢体练习来强化自身的艺术修养。例如通过练习《梁祝》的舞蹈套路,让运动员体会两位主人公的爱情在封建思想下受到的摧残以及他们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和反抗,时而缠绵,时而撕心裂肺,将一切美好愿望都凝集在富有回味的舞段之中。
鼓励运动员在练习中大胆地表现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的肢体美,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单单是一名运动员,同时也兼具“艺术表演者”的素质,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那么真正的技巧艺术表现力也就在其中了。
(4)学习技巧项目规则。组织技巧规则学习班,邀请区内具有多年执裁经验的裁判员来对教练员进行授课,通过学习规则,教练员根据项目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动作,利于成套编排。
(5)表演交流。利用对外表演的机会,如体育局系统内的春节联欢晚会,技巧能够与武术、艺术体操、健美操等项目同台演出,随着交流次数的增加,将其他各项目的艺术特点吸收,如武术的阳刚、艺术体操的柔美、健美操的阳光等特点,使本项目的艺术风格在原有基础上集众家之所长,获得锦上添花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