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节活动带给电子商务专业的挑战与机遇

2018-01-26牛立成

现代企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网商网店校企

牛立成

众所周知,每年的11月11日前夕,各个电商平台都会精心准备由天猫提出“双十一”电商大促销节日,并且在每年的6月18日各个电商平台会由京东提议的网商促销的另一场饕餮盛宴。消费者大多获得了实惠,网商各卖家也获得良好的销售数据,作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师生只能作为看客还是积极参与其中?从教学的角度其实对整个电子商务专业师生是一次良好的机会,我校电商专业一直都和电商卖家进行校企合作,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电商企业,如顾家家居、伊米妮、百诚家电、有活科技、扬梦网络科技等电商企业。于是师生共同参与电商节活动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教学活动。这个教学过程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又对电商专业带来哪些挑战,本文就整个教学活动进行浅显的解剖和分析。

一、有助于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教师专业知识能力

变化,是电子商务行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在电商的世界里,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要是电商专业老师都与电商企业脱节了,那学生还能学到什么呢?“校企合作”是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尽管多个高校在形式上进行了校企合作,但是目前的问题是,学生只是在学习阶段参与了顶岗实习,而要实现人才培养和将来的就业零距离衔接,首先要解决教师与企业衔接的零距离。目前我校专业教师学历上不乏硕士,博士等学位,网商实战经验却很缺乏。

1.教学内容。电商专业是一个职业化很鲜明的专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一线专业人才,很难想象没有实战经验的老师教授去培养一线人才。原来有些课程依靠开发虚拟流程、虚拟运营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搭2建校企数字传输课堂,毕竟缺乏真刀真枪的实战感,仍有时空隔离感。而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电商节活动,恰恰是弥补了这些缺憾。老师和企业的关系,首先应该是以一个学生的角色参与整个活动,深入到该教学过程,根据教师教学中的授课内容,结合网商企业实战中商品体系、客户管理、网店装修、网站运营、订单管理等电商知识与技能分类,有针对性的参与其中。比如有的教师从事于网页和网站设计,那么可以有针对性的参与网店装修的实战,平时上课的案例,总是一些虚拟的商业网站的设计与制作,但是企业在网络促销时,网店装修与设计是如何达到设计要求的,会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因为这个时候的网店设计好坏会直接影响网店的销售效果。有的教师从事于商业数据分析,而这个时候,可以利用真实的企业销售数据进行总结分析,反过来进行销售策略的改进。各个方向的教师都能从整个过程中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获得第一手的案例,这些内容作为将来课程的教授提供最真实,最原始的信息,再也不是纸上谈兵,呈现在课堂上的内容更加光鲜真实,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方式。经过多年的教学课堂改革,我校电商专业几乎所有课程采用案例法或者项目引导法。在教学中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相结合,很显然没有实战经验的教师进行的教学,其案例只是一些听到的,看到的别人的间接的案例或者虚拟的项目。而经过电商实战的教师,完全可以根据网店运行的流程重构课程知识,改变原来的按照教材步骤实施教学,真正实现了以活动为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讓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和网商运营零距离接触。打通校企合作“最后一公里”

我院校企合作参与电商节活动,先期企业入驻学校,或者学生人驻企业,在电商节活动开启前的时间,进行充分的学生动员活动,活动目的不是为企业解决人手不够的矛盾,而是把这个为期一个多月的活动作为教学大纲规定的一个课程中的一个环节内容。首先由企业行业专家和学校一起制定详密的教学内容,做到课程内容不脱离大纲要求,又满足企业应用的需要,然后由网商一线行业员工和教师共同授课。理论知识部分由教师担任,实践知识部分由企业一线员工结合网店进行指导,尽早使学生融入网店的运营中,学和做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知识再也不是原来教师展现的PPT的教案形式,更不是原来教师讲授的虚拟项目的运营,而是真实企业的运营。

实践中,经过学校和企业协商把学生分为商品体系、客户管理、网店装修、网站运营、订单管理等电商知识与技能几个大组,分别对应着企业中的相应岗位,在真实工作环境,融“教、学、做”为一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融入了真实角色,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设身处地把前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当前的实践岗位结合起来,既巩固了前期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岗位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真正的工作岗位埋下了坚实的伏笔。

三、促进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重构

大部分教师尽管理论知识非常丰富,成长过程很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真实的网商企业运营的过程。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主要应该放下身段,沉下去,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努力向企业学习。通过参与电商节活动,熟悉网店运营的全过程,如何进行商品体系管理,维护客户关系,网店装修怎样适合网络促销、商品订单如何管理等方面和环节是如何进行的,对教师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由此可以反思我们课程设置中,在内容和组织方面如何适合企业的运作,在课堂教授中又怎样组织教学。实践中获得的真实案例,都可以作为将来校本教材的优秀项目资源,这样的教材又怎么能不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呢?完全有理由认为教师参与的电商节活动在将来的课程内容和体系建设中起到促进作用。

四、教学管理过程的特殊性

由于活动的开展是穿插在学期中间,时间短,它和传统意义上的顶岗实习不完全相同。由于学生是学校的学生,不是企业员工。如何进行工作纪律管理,如何进行这个过程的考核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院采用学校和企业共同管理模式,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起到协调解决问题的作用,比如学生的考勤,企业每天按照员工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纪律考核,教师每天检查学生的考勤情况,出现迟到,旷工情况,及时分析原因。工作业绩考核主要由单位指导员工进行,由企业根据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也容易使学生服从企业的管理,学生会认真对待这份短期的工作,而不是只是当做实习敷衍形式。

五、电商节活动带来的挑战

墨守成规,不改革落后的教学模式,对于快速迭代发展的电商专业是致命的。电商节活动是校企合作模式中新探索,势必带来新的挑战。根据我院情况总结有以下问题。

学生方面,总有个别学生不积极,甚至认为,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企业解决入手紧张的矛盾,实事求是的说,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解决企业的这个矛盾,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学生参与的企业运营,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比如个别学生在实习中由于工作疏忽,影响了买家,这种情况也使企业比较困惑。学生没有认识到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对教师也是一个很好的接触企业的良机,总体上学校的收获远超过企业的获益。经过学校和企业协商,企业给予学生一定的报酬,也能缓解这个方面的消极影响。

后期学生继续学习的影响。由于这个活动从企业入驻到结束,时间持续有一个月之久,学生不知不觉的完全融入了企业员工的状态。所以后期学生需要尽快转变角色,由一个准员工状态转变为学生。另外实习前教学如何衔接后续的课程内容,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要面临的困难。

电子商务专业天生具有互联网属性,而互联网行业是具有快速迭代发展的特性,电子商务好像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发展迅猛,新的商业态借助互联网不断推陈出新,电子商务专业为电商企业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必须要改革教学实践模式,校企结合要实现零距离,积极参与网商企业的运营活动,为电商节活动带来的是更多的机遇。

猜你喜欢

网商网店校企
网商银行升级,将逐步暂停支付宝提现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北村返乡开网店:卖的不只是“乡愁”
在线口碑、服务水平与网商绩效——基于交易量和交易额的比较研究
浅论B2C网商对于售后问题的会计处理
网店“卖”毕业生值得推崇
网上生意 成功者仅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