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科技金融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

2018-01-26武龙包娜

现代企业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科技型知识产权融资

武龙 包娜

科技金融关系到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际影响力、建立科技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召开后,“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再次被列入国家议程,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使更多的目光聚焦于科技金融领域。近年来,我国科技金融研究文献数量呈井喷式增长,但核心期刊(含CSSCI)数量占比较少,文献质量欠佳,针对这种高热度、低精品的现象,有必要对当前研究热点进行梳理评析,为未来科技金融发展和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一、我国科技金融文献数量及总体趋势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主要文献信息检索源,截至2017年12月31日以“科技金融”为主题词共检索出3983篇相关期刊文献,其中共有661篇核心期刊论文(含CSSCI)。进一步探究这些数据,可得如下两个发现。

1.科技金融的发展与研究热度总体是受宏观政策影响和推动的。1985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积极开展科技信贷的联合通知》,启动了科技金融工作,随后1986年开始出现了第一篇科技金融文献。此后,科技和金融的结合逐年深入,科技金融的研究文献数量也在缓慢增长,期间出现两次波动,同样都与政策推动有关。第一次较明显波动出现在1993年至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1993)的颁布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较明显的波动起步于2004年至2006年,在《中長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鼓励和引导下,自2008年起科技金融的研究数量开始井喷式增长,研究水平也在逐步提升(核心期刊论文数量逐步增长)。

2.科技金融近年来受到空前的研究关注,但研究质量有待提升。自2008年起科技金融的研究迅速增加,表明关注度空前高涨。但是,核心期刊(含CSSCI)文献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文献总数的增长,且这一现象在2013年之后更为明显(2013年之后核心期刊文献数量趋于平缓)。2013年至2017年,相关文献总数分别为424、490、569、585和543篇,核心期刊文献年度总数分别为95、103、105、113和83篇,文献总数总体上升的同时,核心文献在文献总数中的占比却是下降的,这些都表明研究质量的提升是相对滞后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研究数据的获取困难,导致计量实证研究缺乏数据基础,而计量实证研究又偏偏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因而制约了文献质量的提升。

二、我国科技金融当前研究主题评析

1.科技与金融的辩证关系相关研究。一方面,金融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能力具有推动作用,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金融机构通过对科技型企业各方面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将资金注入到有前景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随后通过风险控制和信息处理等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科技创新效率,帮助科技型企业实现筹资和科技投入,从而为科技创新发展增添动力。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反作用于金融业的发展,例如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金融中介机构的生产经营效率,而且也推动了整个金融业的模式创新和资源整合,对于典型的金融机构银行来说,电子信息技术的变革是零售银行业务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银行的服务水平和效率大大提升,并且使银行业的结构更合理,业务范围也更广阔。

总体而言,目前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如何推动科技发展,而研究科技如何促进推动金融创新的文献还相对比较匮乏。但是,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近年来支付宝、微信等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已经对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和企业积累的大量个人征信数据也为优化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提供了大数据基础。那么,如何利用新型的科技手段促使金融业突破传统束缚,实现创新发展,则必然会成为新的热点研究方向。另外,目前我国科技金融相关研究大多以定性的规范性研究为主,随着上述数据的积累,定量的实证研究也将成为可能,将会有心理学、行为学等更多侧重个体机理性的研究参与进来。

2.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相关研究。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金融难题。科技成果难以量化、金融中介与科技型企业信息不对称、企业自身融资结构不合理、科技型企业未来发展不明朗、金融机构的融资机制不完善、企业的高风险和规模小等特性都是导致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随着对科技金融的深入研究,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问题的创新融资模式也逐渐出现。一般企业融资的方式主要有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信托融资,但是目前科技型企业融资方式主要有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以及两种融合的融资方式。在融资渠道上,开始出现了利用网络和电商进行网上筹资贷款的新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在众筹模式下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在融资模式上,也出现了适合我国的桥隧模式、路衢模式和云融资服务平台三种模式。

3.科技金融体系的宏观构建相关研究。科技金融的发展由于区域差异存在发展不平衡和显著异质性特征,整体科技金融效率水平呈现东部高于中西部的阶梯现状,区域差别较为明显。因此,各地区开始了对自身科技金融平台构建与发展模式的探究。本文选取部分典型省市的研究文献,总结出三种典型的发展模式,以期为未来的科技金融区域性研究提供借鉴。

(1)模式一:政府引导+银企对接,即以政府为主导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从全国各个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模式来看,较多地区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和创新技术的支持力度,依托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模式为主,搭建银企沟通桥梁,积极高效的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典型代表是广东省以政府主导发展的“EMC+供应链+金融”的商业模式,它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中心,将企业信用进行科学化计量,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另外,江苏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了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其中南京高新区根据企业所在的不同生命周期实行不同的政策扶持,形成了“金融超市+银企对接”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

(2)模式:信用体系+投保贷联动,即以构建信用体系为抓手借助投贷联动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随着科技金融的发展以及投贷联动条件的成熟,一些较发达地区探索出了通过建设完善的信用体系,利用风险投资、信用担保和银行贷款进行融资,为科技型企业打造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典型代表是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科技金融体系,使得其融资额、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以及贷款和投资额都居全国前列;另外,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了完善的信贷服务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利用银企带动发展,解决问题,其推出的“未来星”、“启明星”、“投贷宝”等产品,也形成了“投资+贷款+担保”一揽子解决方案。

(3)模式三:投融資平台+梯形融资体系,即通过投融资平台的构建形成多层次的科技型企业融资体系。典型代表是浙江省的“杭温湖甬”地区,它的融资模式由财政拨款改为贷、投、保方式,搭建了湖州汇科高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支持科技金融的稳步发展;成都市的“梯形融资模式”由上市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各项投融资方式组成,也形成了科技金融的独特发展之路。

科技部等五部门分别于2011年和2016年先后批准确定了两批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其中第一批包括上海等16个地区,第二批包括郑州等9个地区,在科技金融领域已做出大量创新尝试,这为研究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大量实践案例,以此为基础的案例研究必将是未来科技金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未来值得拓展的其他相关研究主题

1.如何对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进行定量和评估。市场上评估机构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没有成熟的评价标准,评估结果难以令投资者和公众信服,未来要想解决科技金融发展过程中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要先解决知识产权和技术的定性和评估问题。考虑技术、经济、法律的影响因素,利用知识产权的使用价值及其稀缺性和效用性,建立起一个有合理指标体系的评估系统,通过定量动态评估和定期检测使知识产权价值透明化。

2.如何利用知识产权和技术进行融资。目前有部分学者已经利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对知识产权融资进行了分析,采用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路径进行融资。利用知识产权融资也有颇多风险,如法律风险、评估风险、变现风险等。如何能够对其风险进行控制,利用金融创新构建一个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解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这就需要从法律学、资产评估学、保险学等视角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3.如何构建专门的科技型企业筹融资平台。构建一个由多方力量组成,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金融体系支持,有完善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和风险控制的科技型企业筹融资平台是未来要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科技型知识产权融资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