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2018-01-26胡家昌
胡家昌
摘要: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鄂西北区域32个存在可疑病毒性腹泻猪场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应用RT-PCR与抗原快速检测试剂盒对存在可疑病毒性腹泻猪排泄物或肠道内容物218份样品进行病理性检查。结果表明,冬春低温季节为疫情频发时段。后备猪、母猪或育肥猪基本是一过性腹泻,发病率低于1.0%,哺乳仔猪为腹泻好发种群,发病率达到88.53%。伴随着日龄的增长,猪只腹泻发生率与致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阳性率为6.4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阳性率为82.57%,猪轮状病病毒(PoRV)的阳性率为11.01%,PEDV与PoRV共同发病阳性率为21.10%。
关键词:猪病毒性腹泻;鄂西北区域;流行病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8)01-0022-02
在引发猪腹泻病的各类因素中,病毒性腹泻的危害最大[1],其可能导致仔猪死亡,成猪生长迟缓,饲料报酬下降等问题出现,该病具有发病急促、传播迅速等特征,被视为危害养猪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之一[2]。TGEV、PEDV与PoRV为导致猪病毒性腹泻病的主要病源,其经常以单一或联合的形式存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研究对鄂西北区域32个可疑病毒性腹泻猪场的218份病样进行病理性检测,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样品获取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鄂西北地区32个存在可疑病毒性腹泻猪场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将存在可疑病毒性腹泻猪只排泄物或肠道内容物(一共218份)样品设置为研究对象。
1.2 发病情况调查
对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鄂西北地区32个存在可疑病毒性腹泻猪场猪只的临床症状、日龄、发病时间、发病率、致死率等信息进行采集与统计。
1.3 试剂
PED-Ag Rapid Test Kit、TGE-Ag Rapid Test Kit、ROTA-Ag Rapid Test Kit由北京金诺百特科技有限公司提供;RT-PCR 所需试剂与总RNA提取试剂盒由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供应。
1.4 样品的检测
取病猪排泄物或肠道内容物上层清液,参照EasyPure Viral DNA/RNA Kit获取病料RNA进行RT-PCR检测,反应体系如下:EasyScript One-Step Enzyme Mix 0.5 μL,2×One-Step Reaction Mix11 μL,RNA模板2.5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添加RNase-Free水至25 μL。
2 结果与分析
2.1 腹泻猪场发病情况调查结果
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对鄂西北地区32个存在可疑病毒性腹泻猪场猪只的临床症状、日龄、发病时间、发病率、致死率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猪病毒性腹泻疾病高发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冬低温季节[3],即2016年1-4月与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发病前期,后备猪、母猪和育肥猪基本是一过性腹泻,发病率低于1.0%,病猪通常不会因为单纯性腹泻而死亡;哺乳仔猪为腹泻好发种群,发病率达到88.53%。仔猪前期临床症状多样,呕吐、水样腹泻、粪便稀白色、黄色或黄绿色,肌肤表层干燥且无弹性,背毛凌乱,食欲不振、脱水严重,体重持续下滑,通常在2~3 d内死亡,病情严重者在24 h内死亡。
2.2 TGEV、PEDV与PoRV的病理性检查结果
使用 RT-PCR 方法或快速检测试纸条对32个存在可疑病毒性腹泻猪场的腹泻猪只排泄物或肠道内容物(218份样品)进行 TGEV、PEDV与PoRV病理性检查。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阳性率为6.42%,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阳性率为82.57%,猪轮状病毒(PoRV)的阳性率为11.01%,PEDV与PoRV共同发病的阳性率为21.10%。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1.1 猪传染性胃肠炎 起病急促,传播快速,7~10日龄仔猪为易感群体,呕吐、严重腹泻和高死亡率(一般为100%)为特征。病毒感染后潜伏期为8~18 h,有的为2~3 d。仔猪在感染16~24 h时段中有呕吐,严重水样腹泻,粪便为白色、黄白色或黄绿色,皮肤干燥无韧性,体重快速下滑,一般在2~3 d内死亡。
3.1.2 猪流行性腹泻 以水样腹泻、呕吐、脱水和新生仔猪致死率高为主要临床特点。症状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类似,但較轻微,传播速度相对较低。通常在4~5 d内使整个猪场染病,经由30 d左右自行停止。病毒感染后初生仔猪潜伏期24~36 h,育肥猪≥2 d。发生率与死亡率伴随猪只日龄增长而有所降低。1~5日龄哺乳仔猪感染率与致死率最高,达100%。
3.1.3 猪轮状病毒 不同年龄的猪都可以感染,一般会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源性大肠杆菌以及球虫感染共同存在。伴随着日龄的增大,致死率有所降低。猪日龄≤7 d的仔猪死亡率最高,可达100%。新生仔猪在奶源摄入量不足或母源抗体不够的情况下也可能感染该病。呕吐是猪只最初始症状,继而食欲下降、喜卧、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或灰白色,水样或糊状,有腥臭味。通常情况下连续腹泻3~7 d后就会因为严重脱水而死亡。在无继发或并发感染的情况下,该病死亡率通常≤10%。
3.2 防治
3.2.1 预防 首先要做好猪场饲养管理和环境卫生。合理设定猪饲养密度,科学管理,确保通风的顺畅性,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及有害气体对猪生长发育的负面影响[4],确保饲喂饲料营养丰富、供应水源清洁及产房和仔猪培育箱温度适宜,全面掌握仔猪断奶日龄与体重,最大限度降低仔猪应激反应发生率。其次要定期消毒。饲养员在日常喂养期间做好对猪场定期的预防性消毒工作,在疫病发生以后及时将病畜进行隔离[5]。所有生猪出栏以后,要对猪场进行彻底清理与消毒,空场≥3 d后才可以继续使用。对猪场消毒通常采用次氯酸钠、5%~10%的漂白粉、5%~10%的生石灰等。最后是接种疫苗。现阶段,猪场混合感染率不断上升,饲养管理人员应重视联合及多重免疫,以不同弱毒或灭活疫苗多途径同时进行免疫接种。通常在每年10月份、12月份各接种1次,在产前30 d进行1次强化免疫。
3.2.2 治疗 首先是补液补盐。针对脱水与酸中毒的病猪,可以让猪只自由饮用补液盐水(氯化钠4.0 g,氯化钾2.0 g,碳酸氢钠3.0 g,葡萄糖20.0 g,水1 000 mL),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可采用口腔灌注或腹腔注射的方式。其次是排毒及肠道保护。应用活性炭(强吸附剂)及陶土(肠道黏膜保护剂),其对消化道黏膜具备一定的覆盖能力,能吸附消化道内残留的有害气体与病毒、细菌及其他类毒素等各类致病菌[6],并使其生物活性丧失并随粪便排出体外。最后,应用抗菌药物。常用的肠道抗菌药有恩诺沙星、硫酸新霉素、痢特灵、氟呱酸、新诺明、庆大霉素等,其在预防肠道并发、继发感染等方面有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 俊.猪病毒性腹泻疾病的防治措施[J].甘肃畜牧兽医,2017,47(1):43-46.
[2] 朱子健,闫丽辉,鞠 妍,等.2015~2016年我国东北地区猪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7,39(5):356-360.
[3] 李江南.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症状、诊断及防控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7(6):113.
[4] 代宝贵.猪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6):170.
[5] 杨丽梅,马 力,徐倩倩,等.我国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概况[J].动物医学进展,2014,35(2):115-119.
[6] 杨光梅.猪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及综合防治措施[J].农技服务,2014,31(7):1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