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欣闻实体书店回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18-01-26关邨

中关村 2018年1期
关键词:欣闻一番滋味第三极

关邨

欣闻实体书店回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日前,在《北京晚報》读到一篇“实体书店回暖”的报道,欣闻新华书店在首善之区布局走上快车道。“香山有了一家24小时书店开门迎客”;“入驻华懋商厦提升文化品位”。笔者也是“嗜纸质书如命”的一介书生,奔走相告,微信相传,登门体验,果然是理想中的天堂书屋。蓦地,不知那根神经错位,想起“2010年元旦刚过,全国最大的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倒闭”时的心情。那时我在《中关村》杂志“打工”,办公地点离“第三极”书店很近,从“第三极”问世之日起,我和诸同仁就是“第三极”的常客。记得为写一篇读《钱学森书信》的随笔,竟然跑到“书局”的书架上拍照原文,书店年轻的服务员给我搬来铝合金梯子,便于我从书架高处取书。……后来读过北京大学肖东发教授《把实体书店留住》的文章,恍然大悟,原来那时节“实体书店”遇到了“寒流”。2011年6月,拥有16年历史的民营学术书店“风入松”停业;同年9月,广州仅余的两家“三联”书店宣布关门;还是这年的11月,号称拥有全国最大连锁渠道的民营书店“光合作用书房”也关张歇业,震惊了业界、学界和传媒界。……因之,今日读到“实体书店回暖”尽管是国营新华书店,也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据《北京青年报》的消息,“北京传媒蓝皮书”显示,2016年北京市投入180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京内71家实体书店发展。善哉,壮举!从统计数据看,我国图书市场正走向繁荣期,图书出版数量,书店营收总额,都呈现出稳增长趋势。妙哉,点赞!《湖北日报》的一篇文章认为,实体书店由一度的“冷清”,到逐渐开始“回暖”,一方面是倡导全民阅读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群众对阅读有了新认识。人们之所以能够从快节奏的网络碎片阅读中“返朴归真”,把目光再次聚焦到传统阅读,预示人们精神境界不断提高,文化需求不断升级。

其实,自从2016年中宣部颁发了《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后,政策引导明方向,实体书店迎春来。尤其是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书店”的扶持力度,确保实体书店布局合理,给读书人提供抬脚可及的“诗意去处”,为公众阅读习惯的回归提供“角落”。正如一些阳春白雪鲜为人知难以触及的“顶端科学”巨著,留下的是“火种”和“远见”,“诗在远方”,必须由国家投资出版一样,“书店不是一般的产业”,一时还不能完全放诸市场靠自负盈亏赖以生存。据悉,英国政府对实体书店100年不征税,法国政府不仅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还用大型书店的税收“反哺”小书店,以保证书店总量足以布局合理方便购书人。为什么不把书店的生存完全推给市场呢?因为有识者看到了书店的公共属性。因此,让实体书店成为传承文化自信的舞台,是政府具有远见卓识的作为。业界学者建议,“对所有实体书店包括新华书店减免税收,尤其是减免民营书店的税收,给确实以售书为主的书店以房租补贴,鼓励他们开展以读书为主的文化公益活动。”为的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增加图书销售网点、丰富书店形态,不仅可以推动产业发展,还可以促进国民阅读,涵养书香社会。”“莫谓书生空议论”,落在实处,“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实体书店成为“百年老店”,诚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文化传播问题。《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称,当纸质书店遭遇寒流袭击时,“所幸的是,严酷市场环境下,仍有一些书店因为情怀而坚持”。从经济效益上看,开书店不是一个赚钱的好营生。但从社会价值看,一座城市又如何离得开那些读书买书的去处呢?北京的西单图书城、上海的东方书城、武汉的文华书城等,哪一座城市少得了一两处集聚书香的所在,少得了一定数量的大小书店!我相信“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喜欢培根的那句话——“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最近聆听了俞敏洪先生的阅读演讲,“放弃新东方容易,放弃阅读难”。“始终坚持在适当时候读纸质书”,唯有“纸质书籍翻开,才有书的油墨香味”。可见俞老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视自己的新知补充,“不日新者必日退”,好生让人羡慕。唯有一点期望,像俞先生这样事业有成的“大咔”“大腕”,请关心“民营实体书店”的生存发展罢。endprint

猜你喜欢

欣闻一番滋味第三极
进军“世界第三极”的科考
冬至有寄
粉调幽然
启智脱贫奔小康(新韵)
相见欢·庚子春词
春风
有源有路,有滋有味
绘制西藏纪录片类型的新图景——《第三极》《天河》的纪录精神大转变
文化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第三极文化” 的思考
以《第三极》为例探析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发展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