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国》:立足“党性与人性的辉映”
2018-01-26许艳艳
许艳艳
由知名主持人朱军担任制作人、总导演的人文艺术类节目《信中国》将于近期登陆CCTV-1综合频道。该节目立足“党性与人性的辉映”,由60多位演员及观众熟知的各界文艺工作者作为“信使”呈现建党以来的50多组信件,由朱军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同时请到信件当事人或相关人士来到现场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值得被更多人关注的书信”。三种形式形成合力,立体挖掘信件背后的人性,观照当下、催人振奋。
一档“讲故事”的节目
区别于其他以书信为主题的文化类节目,“读信”环节在《信中国》中所占比例并非最多。《信中国》总编剧程禹介绍,每期节目70分钟,读信占30%,朱军讲述故事占30%,与信件相关人士的交流占15%,用外拍形式记录信使的准备全过程占15%,剩下10%留给现场突发情况等非常规内容。
节目的另一个区别在于,朱军不会等信使全部读完信后再讲故事,两个环节穿插进行。程禹介绍,“节目从观众的角度出发,在信件内容出现关键信息可能造成观众认知模糊时进行穿插讲述。有些信是文白结合,有些信具有地域特点或涉及复杂的人物关系,对基本信息的明确有助于观众理解信的后续内容。此外,穿插进行也能为观众的情绪累积做足铺垫。”
基于以上区别,程禹反复强调,“这是通过书信讲故事、透过传奇看人性的节目。”节目由多个环节和元素构成,但核心都指向还原真实鲜活的人物,展现党性与人性的辉映。信只是载体,借以体现故事的真实性。为了让这种真实更立体,节目还将通过多封信全方位诠释一个事件或人物。例如,演员刘奕君和企业家俞敏洪分别担任白求恩信件中英版本的信使,有三位不同的信使分别诠释三位维和部队战士的信,这些都为观众了解历史事件提供了更多线索。
程禹坦言,信使的筛选更像一部戏的选角过程。“与朗诵或演讲不同,读信更像是一次体会人物、体会角色、体会表演的过程。信使本身的影响力、表现力、贴合度都是重要的筛选标准。年龄、形象气质、感觉等方面的贴合,都能帮助信使更好地完成信件诠释。很多信使反馈说:‘我觉得我就是他。只有达到这种贴合,才能让信使的诠释和呈现效果达到爆发。”
贴合感更高的信使对立体呈现信件大有裨益,但这还只是停留在“立体”的外在形式上。如何才能进一步深入内核?程禹给出的答案是,在大量资料搜集的基础上講好故事,讲好“情感”。“每封信都不是孤立的,从这封信出发,能够找到很多关联信件。既有其他相关人回复的信,也有写信人自己在不同时期写的信,同时还要将时代背景、关联事件考虑在内。只有以大量资料为基础,才能找到最能打动观众的点,不断优化故事讲述顺序,完成背景解释和情绪铺垫。”
高科技赋能
不同于以往综艺节目大多运用LED、大屏等呈现方式,《信中国》借助潘多拉投影技术,运用19台激光投影对舞台进行完整呈现,该技术不仅是国内电视综艺的创新尝试,也将刷新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刻板印象。潘多拉投影技术能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增强场景还原的真实度及色彩的细腻程度。例如,无投影的舞台是纯白色,打上投影,根据信的不同情境,观众能看到立体的建筑、森林或江河湖海。
为增强舞台呈现的戏剧化和表现张力,节目用方格搭建了不规则舞台。《信中国》执行总导演宁博芳介绍,《信中国》舞台高度超过10米,以360度全景式呈现。“高大”“震撼”“如同置身山谷中”是现场观众的直接感受。一般而言,对于常规平面的多个投影,实现无缝拼接本身就需要一定技术含量,及至这种非平面格状积木组合,要实现19台投影的无缝拼接难度可想而知。此外,常规投影往往只有一个投射面,《信中国》舞台的每一格相当于五面,这些都对节目的技术团队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人工搭建的舞台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而从建模阶段的模拟动画到潘多拉的3D模拟,1厘米的偏差都将造成正式投影时的更大移位,因此舞台整体调试过程相当繁复。“熬人”是宁博芳在执行中最深切的感悟。
《信中国》在技术层面不断发起挑战、创新实践,以期实现更高的可看性和更好的传播效果。程禹告诉《综艺报》,节目还使用了3000多个视频等投影素材,“这些素材都是根据每一封信的具体内容量身打造的。”
当我们读信时,我们在读什么?
自建党以来,从历史名人、伟人到普通党员,写就的书信数不胜数,什么样的信能走上《信中国》的舞台?程禹用四个关键词概括:发现、感动、震撼、振奋。在这50多组信件中,写信人有观众熟知的伟人、革命先辈,也有完全陌生的普通党员、年轻党员;时间跨度涵盖自建党至如今,其中2000年以后的信占1/5左右,还有不少是2017年新鲜出炉的信;书写方式上,除了手写的书信外,微信、长微博也都有所涉及。
“有些信只能找到片段,有些信没有时间落款,有些信支离破碎,有些信字都不完整了。形式千差万别,但展现隐藏于其后的人性,这个诉求始终未变。”在程禹看来,那些渐渐远去的年代遗留下来的信件对观照当下的意义“更强”。“建党初期的党员,很多都有留学经历,他们的思想和眼界非常开阔,即便在今天来看,他们都可称得上是潮流感很强的人。通过一封封信件以及隐藏于其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当代年轻人更能反观自身,有所感悟,并践行于自己的真实生活。”
读信,其实是读人、读懂时代,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下有所指导。宁博芳表示,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导演组始终明确一点——节目应借助信件的“七情六欲”来展现精神信仰,通过字里行间蕴含的亲情、爱情、友情展现人性。“节目不会喊口号,或直接表达伟人有多伟大,所有的感受都由观众自己体会,节目只负责呈现最真实的故事和情感。”宁博芳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