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博会: 全球工业的“世界地图”

2018-01-26史鹤幸

上海企业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世界地图工业人工智能

史鹤幸

2017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继续“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品牌化”地创新发展16载——既是国际展览联盟UFI认证的一个世界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窗口和经贸交流合作平台,又是一个全球面积第一的最具影响力的工业展,堪称每年绘制一张全球工业“世界地图”。

本届工博会,成就参展规模和专业观众数量之最,充分展现“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而惊艳世人——无论是哪个工业门类,或单一零部件或生产线,还是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集中的展示、交易平台……无不体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及技术创新”。尤其,众多“高峰论坛”的举行,成为世界工业“执牛耳”者而备受瞩目。

论坛:全球“头脑风暴”

“奖项权威,论坛前瞻”的工博会上,“黑科技”正多方位地演绎一幕世界科技神话。黑科技原意指非人类自力研发,凌驾于人类现有的科技之上的知识,引申为以人类现有的世界观无法理解的猎奇物。通常情况下,当前人类无法实现或根本不可能产生的技术或者产品统称为“黑科技”。机器人、新能源车、航空航天、通信技术等10大专业领域是“黑科技”的聚集地。位于6.2H的“创新科技馆”主要展示创新科技先锋产品,是本届工博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可谓史上最“黑”展。

是日,“误入”伽行科技的产品发布会现场,竟与“黑科技”撞下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量子计算机”原理讲座——这是利用量子相干叠加原理,理论上具有超快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的计算机。若横向和世界上别的同类计算机比,它胜一筹;若纵向和历史上的计算机比,计算能力让前辈望尘莫及。有人比方,如果现在传统计算机的速度是自行车,量子计算机的速度就好比飞机。或称,传统计算机好比两指弹琴,量子计算机就是千手观音弹琴。

其实,工博会就是“今天科技,明天产品”的一个创新舞台,世界科技革命的“风向标”。工博会上多个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EID)高峰论坛、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力邀全球城市管理者、决策者、工程院院士、世界500强企业CEO、国际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的高级官员和专家,以前沿性、前瞻性、专业性、学术性为特点,就引领世界新型工业发展而发表真知灼见,务实研讨——无疑一场世界级“头脑风暴”。

重量级的“国际合作论坛”,分别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中国制造2025高峰会议、全球城市信息化论坛和2017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发展论坛”继续着力打造以中国工博会专业展为基础、以制造业发展为重点的专业品牌论坛,包括第六届中国工业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三届CEO圆桌峰会、2017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上海)论坛、工业设计创新论坛;“科技论坛”秉承高层次、综合性、学科交叉性的特点,以院士圆桌会议为核心举办11项专题学术交流活动;“行业与企业论坛”——纷纷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要求,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缘此,论坛上还发布了《绿色产业园区指标体系》及《工业能效年度报告》,以更好指导产业园区创建绿色产业园区,更好引领工业行业企业能效对标达标。

尤其,工博会设有的金银铜奖与创新奖两大系列奖项,产品绝大部分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就是鼓励企业创新智造,拨动世界工业走向与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方向。如,风云四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和1.2万吨自航全回转起重船,正是引领卫星综合技术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最高水平而崭获“特别荣誉奖”;上海哈勃化学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产学研基地科研成果——“北航3号”探空火箭项目,揽获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空间产业暨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展创新奖……

展馆:世界工业走向

素称世界智造“风向标”的工博会,是否具有创新的能力,成为企业进入工博会的一张特别“通行证”。如获特别荣誉奖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高精度VLBI引领嫦娥登月”,采用全新的总体方案、结构形式、动力系统和电力系统,自主创新成果达几十项,发射可靠性提高到0.98,实现了我国在大推力、高可靠性、高适应性、低成本、无毒无污染运载火箭领域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对我国运载火箭后续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展位上,一道“嫦娥三号”卫星发射升入月球的环月轨道连天接地——这是“高精度VLBI引领嫦娥登月”模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CE-3)任务是我国首次实现在地外天体的软着陆,在技术上获得多项创新与突破,大大提升了我国深空探测器测轨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成立5年的上海明匠智能系統有限公司,在工博会上发布了智能网关“牛顿1.0”操作系统,能够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行多协议、多通讯通道的转化,实现大数据、云技术对制造业的信息化集成。

工博会“技术创新”主题的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和以“四新”为代表的新经济力量更具成长性的创新,势必为中国制造带来更强劲的动力。一举改观近年来资源环境相继告急,粗放发展难以为继的局面;创新也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自觉追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航天云网——基于‘互联网+智能制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我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基于“互联网+智能制造”的云研发、云制造、云创业、云营销等诸多服务,展示了平台经济的风采。

民营企业的双良节能,其钢结构间接空冷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实现节水85%以上,为上百家用户提供空冷系统,累计节水相当于7个太湖。公司直接参与起草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标准,“空冷钢塔”在钢塔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上填补了国内空白。北京第二机床厂有限公司的“随动式RV减速器偏心轴磨床”将随动磨削技术、智能化自动化加工等专利技术在该机床上进行集成创新应用,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使我国成为继英、德、日之后第四个掌握随动式磨削技术及装备的国家。endprint

在智能制造方面,机器人展、工业自动化展、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展等展区,ABB、西门子、三菱电机、智能云科、徐工集团等企业展示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在绿色制造方面,节能环保技术与设备展、新能源与电力工程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展展示了最前沿的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在高端装备及创新技术方面,一批标志性重大装备成果展出,实现了技术创新,推动了重大装备产业化发展,为传统行业改造提升提供范例。

作为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ABB,展示了三款新型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生动演绎ABB自动化与数字化技术在未来智能工厂中的互联协作,其中以六轴机械手臂搭载木蚁自主移动機器人进行产品传输搬运的演示更具创新,关注度更高。

尤为突出的第十九届中国工博会的多个专业展,智能智造占半壁江山的“上海智造”,高屋建瓴地在工业化或者信息化领域,展示出了独特的风采。

上海:人工智能示范

随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回暖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正在重新找回昔日的辉煌。“上海制造”的领头羊上汽集团,以荣威RX5为首,系列产品获得市场认可,销量大幅增长,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现场展示的两款燃料电池车,向观众诠释了未来汽车产业变革丰富的“想象力”与可能性。

上汽集团的燃料电池车,成为商业化跑道上的“抢跑”者。上汽由此成为国内唯一有能力覆盖插电混合、纯电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的汽车企业。“电驱、电池、电控”三电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已推出了10余款乘用车和商用车新能源产品,并在国内车企中率先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风景这边独好”。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的产品、设备、组织、运营的模块化布局,创新性地打造出一条可以柔性选配产品、扩展加工能力、快速换模响应需求的“定制化柔性化装配生产线”,实现“无人化、网络化、定制化”的人工智能生产。这是对传统制造工艺和流程的一次“革命”,其动态配置生产方式的设计理念改变了制造业的传统思维模式,对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起到了引领作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复杂工艺加工一次成型的上海机床厂生产的一台数控端面外圆磨床,俨然成为“主角”。该产品在原来的磨床基础上配以机械臂,别看机械臂左右移动没什么特别,据说,这款产品可用于大批量加工轴套类零件外圆及端面一次成型;同时可实现自动装甲,其速度可以按照客户的需求自动调节。此外,这款机床可与桁架机器人配合,拓展为无人控制精密磨削单元,为面向3C制造的智能制造单元以及无人化工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汽车、航天、铁路等行业大批量轴类、盘类零件的加工均适用。

隔音玻璃超静音的耀皮玻璃,着实一个“惊喜”。这是一款能有效屏蔽室外噪音污染的功能性产品。在超静音系统门窗外,人们听不到一丁点的声响,当展台人员打开门窗时,震耳欲聋的音乐一阵袭来,还真有点招架不住。该款超静音门窗系统配置顶级特殊隔音玻璃,除了玻璃上的绝对优势,该款门窗系统还采用特殊隔音芯板,将其施加在型材系统结构的腔体内部,利用声波传播与介质损耗的原理,进一步有效减少声音共振。

该超静音门窗系统的隔声功能是普通门窗产品所无法比拟的,拥有国内领先技术。针对住在高架边、飞机航道边、睡眠质量差等有隔音需求的客户。这一品牌旨在提高建筑居所的整体价值,提升客户住宅生活的整体精度。

走近上海恒亚实业有限公司展台,其研发的手推式“扫地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看上去有点厚重、有点“笨拙”,实际上机敏得很,清扫效率高。它只需人工手扶调整方向,工作平稳、噪声低,其清扫效率是传统的人工清扫效率的6-9倍,一台扫地机可代替6-9位清洁工人,特别适合广场、宽敞处的清扫使用。同时,内置真空吸尘系统,机械清扫和真空吸尘相结合,可有效减少清扫时产生的扬尘。

上海电气通过一大块电子沙盘模型,采用多媒体联动控制等技术,完整地呈现上海电气从发电端到用电端过程中,在绿色能源装备、电力传输、能源配置等方面探索转型的研究成果,并且选用3D触屏增加观众互动乐趣,提高了展览的观赏性和互动性,传递了上海电气在能源领域探索转型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显示屏上可选择任意一个城市,观察“风力发电”情况,串联成工业基地与城市中心之间的纽带。

通过本次展会不难展望上海制造的未来。据悉,上海2020年人工智能发展目标已经拟定,着力打造6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区,形成60个深度应用场景,建设100个以上应用示范项目。同时促进人工智能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健康和养老等领域深化应用,局部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基本建成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培育10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全球第一块用于智能手机的AI中国“芯”,人机交互领域的小i机器人推出的最新智能虚拟客服解决方案,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勇夺全球人脸识别测试四项世界第一的算法及其应用……

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人工智能既是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供给力,又体现城市竞争力;在加快创新驱动引领发展方面,人工智能既是科技创新力,又体现社会创造力——今天,上海企业趁势而为,正构筑起全球工业“世界地图”中的上海位置。endprint

猜你喜欢

世界地图工业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世界地图隐瞒了什么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世界地图版十二生肖
工业技术
世界地图隐藏了什么
世界地图隐瞒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