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其钢:一个真正属于世界的作曲家

2018-01-26/秋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首演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

文 /秋 音

新作首演

今年10月,陈其钢的两部新作即将先后在北京进行世界首演。10月18日,由国家大剧院、卡内基音乐厅、南尼德兰爱乐乐团、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巴黎爱乐音乐厅联合委约的《如戏人生》将由吕嘉指挥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演出;10月29日,由北京国际音乐节、墨尔本交响乐团、上海艾萨克·斯坦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和美国新泽西交响乐团共同委约的小提琴协奏曲《悲喜同源》将由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小提琴家文格洛夫在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首演。

这两部作品将在随后的一年中,分别在美国及欧洲由不同的中国和欧美乐团与不同的演奏家和指挥家上演。同时,陈其钢还有两部新作首演日程也已确定。2018年2月10日,巴黎音乐城将举行陈其钢肖像音乐会,新作《魔幻单簧管》世界首演以及《梦之旅》《京剧瞬间》《回忆》《五行》《逝去的时光》等六部作品上演;2018年3月2日,由国家大剧院、悉尼交响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威尔士国家交响乐团联合委约的新作《江城子》将举行世界首演。

作品在世界各地频繁上演

在过去的十年中,陈其钢的管弦乐作品在世界范围内频繁上演。根据陈其钢官网提供的信息,过去三四年间,全球约六十个管弦乐团和机构上演了他的作品,仅去年在世界各地平均每不到一周就有一场演出,而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已确定的作品音乐会又有几十场。如此之多的作品上演率对于世界任何一位当代作曲家而言都是罕见的。大量的西方媒体对陈其钢的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陈其钢在某次访谈中说:“我的音乐逐渐变成了我自己,代替了我自己,人们虽然不认识我,但认识了我的音乐。这是一个作曲家最大的幸运。”

而这一切的背后蕴藏的到底是什么力量或原因呢?

真诚做自己

陈其钢出生于一个艺术家庭,环境的熏陶注定了他的音乐之路。1964年他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单簧管。文革后的1977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忠镕先生。1984年,陈其钢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教育部出国研究生考试,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同年获当代音乐大师梅西安赏识,破例纳为关门弟子。也许在别人看来,陈其钢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却自认“不是一个有天分的人,一切的改变均来自后天的努力与机缘,且与梅西安和罗忠镕密切相关。”这两位老师留给陈其钢最大的影响据陈其钢说,是“拒绝权利的诱惑,做一个简单纯粹的作曲家”。跟随梅西安四年之久,梅西安在为人处事与艺术观念上给予陈其钢极大影响,其核心就是“做自己”。

陈其钢曾经在文章中写到,“从罗忠鎔老师那里不仅学到知识和技术手法,也感受到罗老师超凡的悟性和为人,那一份笑看云卷云舒的淡然至今仍然影响着他。”而罗老师的画家儿子罗铮也深深启发着他,他说:“从罗铮身上可以感受到,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质量和力量来自灵魂最深层次的无拘无束。没有虚荣心,没有功利目标,没有金钱交换,没有技术炫耀,没有哭天抢地,没有讨好权贵和政治投机,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不知道比较为何物,不想通过作品证明什么,这些都是作品质量和个性的基础。”

躬耕之心

身为一位当代音乐作曲家,常年居住在巴黎的陈其钢被国内大众所知源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别是那一曲《我和你》以简单温暖朴实的音乐情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010年起他相继为张艺谋的三部电影《山楂树之恋》《金陵十三钗》和《归来》写作电影配乐。尽管电影音乐使更多人了解了他,陈其钢却觉得“经历过了,学习过了,该干点儿其他的了”,毅然将工作重心转回他钟爱的纯音乐创作。

2012年,爱子陈雨黎因意外不幸去世,在巨大的打击和悲痛之后,陈其钢说:“这是雨黎用生命给他的礼物”。陈其钢以他独有的方式承受着,思念着,蜕变着。雨黎去世几个月后,陈其钢离开了城市,去了 “躬耕书院”,一个远离市井喧嚣,依山傍水的世外桃源。在那里潜心写作,闭门谢客,一去已是四年!面对极端孤独单调的生活,陈其钢活得津津有味。他说:“每天除了写作之外,就是读书。越读越觉得自己无知、无能,也越觉得自己所取得的所谓成绩有很大的偶然性。”他也说:“艺术家追求的是真善美,当找到美感的那一刹那,是非常幸福的。为此,我愿意孤独探索,即便对别人来说毫无价值也没有关系……”他坦言,“今天自己创作的一切还没有得到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很可能明年,后年我会被遗忘。所以,淡然处之保持初心是我对自己时刻的提醒和要求。”

写作之余,他于2015年创办了“躬耕书院音乐工作坊”,与有追求的作曲学子共同探讨音乐。在那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们畅所欲言,激辩见解,交流心得。这些与年轻人的交流,使陈其钢宛若重获新生。

陈其钢自认只是一个本分的作曲家,对今天获得的一切非常感恩。“从客观条件来说,我很幸运自己的人生能够起始于一个艺术家庭,能够经历文化大革命的苦难和历练,能够碰到超凡的好老师,能够长时间地走出国门看世界,理解世界的多样和自己的渺小,能够碰到那样多的伯乐,特别是梅西安大师,法国广播电台的历任音乐管理人,我的法国和英国独家出版社(从1985至今的所有作品均被出版),2002年结识了余隆这位致力于新音乐推广的指挥家和很多更年轻的杰出指挥家、演奏家、演唱家。没有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也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附1 新作品《如戏人生》解读

* 由国家大剧院、卡内基音乐厅、南尼德兰爱乐乐团、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巴黎爱乐音乐厅联合委约

* 将于今年10月18日在国家大剧院由吕嘉带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演

陈其钢说:这是我创作的第二首乐队变奏曲,第一首是“乱弹”,颠覆了我以往的很多表达习惯,所以很想再突破一次自己。这次写作历时六个月,多次易稿,困难重重,几度想放弃。原因除了能力有限之外,主要来自突破自我的愿望,想让一个不断重复的素材既保持新意,又不故弄玄虚或声嘶力竭。这些想法就像一个牢笼,让自己迈不开脚步。现在作品完成了,但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能否长大,我一无所知,只能听天由命了!

写作如同人生,人们抱着良好的愿望和理想,追求完满的结局。但命运无常,并非总如人意。而且,无论人生“成功”还是“失败”,都像是一出大戏,一度热闹喧嚣,辉煌耀眼,以为是真的,但到头来都要谢幕,无论是明星、政要还是拾垃圾的老太,等待我们的都是离开这个可爱的世界。

因此,我将这首作品取名“如戏人生”,寓意人生轻松起步、跌宕变幻、艰难险阻、辉煌灿烂、温情告别、化为乌有的心路历程。作品由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为基础,以螺旋上升的形式不断重复、变化和增长,到达顶峰之后忽然沉寂归零,悲壮之余,是淡淡的萧瑟凄凉。

附2 新作品《悲喜同源》解读

* 由北京国际音乐节、墨尔本交响乐团、上海艾萨克·斯坦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法国图卢兹国家交响乐团和美国新泽西交响乐团共同委约

* 今年10月29日将由余隆指挥中国爱乐乐团,小提琴家文格洛夫在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音乐会首演。

陈其钢说:《悲喜同源》是一首单乐章小提琴协奏曲,并题献给北京国际音乐节20周年。

音乐主题素材是在古曲“阳关三叠”(源自唐代诗人王维(699—759)的诗“送元二使安西”)的基础上变形而成。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不单因为阳关三叠是我从年轻时就喜爱的音调,更因为它所陈述的是人生的永恒话题-离别,离别时人们对奔向未知前程的憧憬与告别(永别)时的悲情。

人们因得而喜,因失而悲,但一切事物皆由阴阳两面组成,悲与喜如同得与失,有得必有失,从这个意义上说,得就是失,失也就是得。得与失,悲与喜,都是人生过程中的瞬间,得到的一切终将留给他人,留给自己的其实是虚无。

所以,我想通过这首作品表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情,而想将悲与喜这一对不能分割的孪生,通过大喜与大悲,激越与深情的穿插对比,升华成为人间大爱的统一体。

写作每一首作品对我都是挑战,“悲喜同源”也不例外。在写作过程中,我希望超越自己已有的表现方式,达到艺术与美学的新高度,但又深感力不从心。写到最后,唯一有把握的只是真诚面对自我,真诚表述自我,剩下的只能由听者评说了。

猜你喜欢

首演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
大剧院
闽剧现代戏《生命》首演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色经典音乐会
Chinese Tragedy Performed in Greece
三年只为这《兰花花》——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兰花花》观后
2016年度优秀剧目推荐名单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卡内基特别支持,为青少年音乐家搭建平台
“青春版”越剧《春草》首演
颜荷:跳上国家大剧院的女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