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惊雷一声 春分得意

2018-01-26悦然

乐活老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月令秋分平分

文/悦然

《游景仁东园》宋苏辙 新春甫惊蛰,草木犹未知。高人静无事,颇怪春来迟。

民间有谚语:“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在公历3月5日~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其意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者,藏也。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用不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惊蛰节气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气的风也被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等谚语。

3月,继惊蛰节气之后,我们又迎来了春分时节,是各种春种作物播种、种植的大忙季节,可谓“春‘分’得意”。春分也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之日,有着3000年的历史。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则处于各季的中间,平分了当季之意。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故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

屈指算来,一年365天,不是白昼长就是黑夜短,就像人生总是是是非非,起起落落,春分时节也许是在提醒我们,所有的节气都不仅仅是一个节气,而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走过了漫长的寒冷季,无限春光终会来到眼前。

猜你喜欢

月令秋分平分
白露 秋分
平分比萨
平分气球
平分气球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徽宗朝丰亨豫大的政治理想与月令的文体新变
二十四节气之白露·秋分
清宫月令承应戏改编略论
秋分
不听话把你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