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8-01-26赵冰
赵 冰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300300)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也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1]。
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区域创新驱动增长的重大智力引擎,而且能够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如何有效发挥京津冀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是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雄安新区的战略定位及发展规划,研究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支撑雄安新区的态势及国际高等教育支持新城建设的经验,为高等教育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路径及对策提出建议。
1 雄安新区战略定位及发展规划
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 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作为国家重点规划的新区,雄安新区的定位是: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1]。这些功能定位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要求:一是对高水平发展理念的需求;二是对高素质人才资源的需求;三是对高质量创新资源的需求。
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与协助,高等教育的积极参与,是实现雄安新区功能定位的重要力量。主动融入是京津冀高校乃至高等教育的共同责任和光荣使命。
2 当前高等教育支持雄安新区的态势
当前,设立不足一年的雄安新区已吸引了超过15所国内高等院校的关注[2],京津冀区域多所大学已明确提出对接雄安新区的规划,纷纷与雄安新区进行战略合作,主动对接雄安新区的开发建设,或在新区设立分院、分校或是成立研究机构,为雄安新区的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纷纷与雄安新区及河北省开展战略合作,通过校地协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新区的规划和建设;中国传媒大学、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成立了与雄安新区有关的研究机构,通过项目研究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河北大学、燕山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已明确表示将结合自身学校学科特色为雄安新区的建设提供人才、智力、科技等多方面支持。
3 国际高等教育支撑新区建设的经验——日本筑波科学城
规划建设河北雄安新区,是尊重城市建设规律、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关键一招,是创新区域发展路径、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点睛之笔。从国际经验看,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许多国家都采用“跳出去”建新城的方法。在建新城的过程中,多数国家利用高等教育和科研驱动新城发展,带动了新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始建于 1963年的日本筑波科学城就是一个由高等教育和科研引领区域发展的典型代表,而且其在规划、定位等方面与雄安新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本文以日本筑波科学城为代表,总结其利用高等教育支撑新区建设的经验,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3.1 筑波科学城简介
日本的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政府为缓解东京都市圈生态和社会发展压力,在距离东京市中心约 60,km的筑波建设的国家级科学城,是政府主导型高科技新城的典型代表。筑波科学城的定位十分明确,即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建设一个引领日本科研发展的新城。历经 50余年的发展,筑波科学城已聚集了日本 27%,的国家研究机构、40%,的研究人员和 40%,的国家研究预算,成为知识学术密集城市和日本最大的研究与开发中心[3]。
筑波科学城与雄安新区的相似之处主要有:筑波科学城与雄安新区建设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疏解首都人口,缓解生态和社会发展压力而规划建设的;筑波科学城与雄安新区均距离首都不远,地理条件、基础环境较好,建设空间大;筑波科学城与雄安新区均以创新驱动作为战略定位,都主要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见,创建于 50余年前的筑波科学城的许多举措和经验都可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尤其是其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和科研带动区域发展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3.2 筑波科学城的突出特征和建设经验
筑波科学城的突出特征与建设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由政府主导建设,通过立法指导规划先行,并被赋予许多优惠政策。日本于 1970年颁布了《筑波研究学园城市建设法》,在法律指导下开展城市建设。同时,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筑波科学城的建设,引导大量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迁入筑波,在成立初期缺乏市场机制刺激的条件下起到了重要作用。
②拥有明确的发展定位,并能够根据发展阶段动态调整发展措施。在筑波科学城发展初期,就被赋予了实现国家技术创新的使命,制定的首要发展举措是搬迁部分国家级的研究机构并创办国立大学;发展到 20世纪末期,又在秉承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对发展规划做出进一步的修改和细化,不仅是独创的高尖端科学技术的创造据点,而且是国际知识技术交流网络的重要据点,是创造新的成长性产业、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的模范城市,发展定位既具有连贯性,又与时俱进,发展措施则紧紧围绕定位展开。
③主导产业明晰,教育、科研机构高度聚集,并注重各研究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及相互合作。筑波科学城兴建初期,政府主导部分研究机构、大学搬迁,使科技城内公办教育、科研机构高度聚集,大学和科研机构达 46家;在形成科研氛围后,大量民营研究机构和企业也随之迁入,截至 2014年的文献显示,入驻机构和企业已达 250多家[4]。这些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及相互间的合作活动非常密切,使筑波科学城从相对封闭逐渐走向开放和国际化。
④通过产学研协同,与市场机制相结合激发市场活力。筑波科学城建设之初就被赋予实现 “科技立国”战略,战略定位相对封闭,创新的主体是国有及企业所属的研究机构,缺少对创业型企业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筑波科学城有意识地改变基础性研究与应用研究、产品转换、商业生产相脱节的问题,通过引进企业所属的研究机构实现产学研协同,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法更顺畅地连通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商业化生产之间的纽带,与产业、城市、市民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创新之路。
4 高等教育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对策措施
根据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建设经验,高等教育作为能够高速带动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够成为支持新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雄安新区战略定位及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结合筑波科学城的建设经验,提出以下对策措施,为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
4.1 引导更多高校、科研机构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并通过硬件、软件的完善,使雄安新区成为高素质人才聚集的战略高地
通过政策引导,使更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为其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同时,加快启动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为高校、科研机构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除了硬件设施外,体制、政策、法规、教育布局与地方经济、文化的协调,需要做出调整和改变,为落实创新发展理念营造氛围,以此带动吸引一大批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和人文社会科学家在雄安定居,让他们安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打造我国与国际学术界交流交往的前沿阵地。
4.2 鼓励高等院校根据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体系,成立智库机构加强对雄安新区的跟踪研究
鼓励京津冀地区的高等院校根据雄安新区的需求入手改革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新区建设所需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同时,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成立与雄安新区相关的研究院所、研究中心等智库研究机构,对雄安新区的建设进行跟踪研究。组织专家、学者为雄安的发展建言献策,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为其设计发展路径,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和参考依据。
4.3 注重各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及相互合作,形成区域创新合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区域开放和国际化发展
进一步推进各高校、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资源的流动、整合,打造联合创新共同体。可参照日本筑波科学城,整合京津冀三地高校优质资源在雄安重新组建一所一流大学,探索全球名流学校建设的新体制,倾斜使用国家的科研与教育经费,实现教育体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雄安新区的先行先试。另外,进一步推进雄安新区的开放和国际化发展,通过举办国际化会议及相关活动、打造国际学术研究交流中心、国际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中心,以此提高雄安新区的国际化程度与吸引力。
4.4 探索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利用产学研协同,打造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产业布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路径,在发展高等教育、科研创新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将雄安新区建设成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地和科技新城,使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商业化生产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纽带。通过建设高端高新产业园区,畅通资源流动通道,吸纳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集技术研发和转移交易、成果孵化转化、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力促雄安新区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创新活力之城。
[1]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河北雄安新区设立[N]. 人民日报,2017-04-02.
[2]澎湃新闻. 雄安获多所知名高校青睐:新的“智力高地”有望崛起[EB/OL]. (2017-07-21)[2017-12-02].http://hebei.sina.com.cn/news/interview/2017-07-21/detail-ifyihrmf3089633. shtml.
[3]白雪洁,庞瑞芝,王迎军. 论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再创发展对我国高新区的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2008(9):135-139.
[4]许浩. 日本筑波大学城发展经验及其启示[J]. 江苏高教,2014(5):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