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休闲两不误:让数学游戏走进课堂
——基于小学低年段数学游戏教学现状的思考

2018-01-26江苏南京市东山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6期
关键词:小棒右手小朋友

江苏南京市东山小学 施 琦

小学低年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持续不长。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也发现,低年段的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常不专心,容易走神,部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较低,课堂40分钟不能有效利用,学习效率难以得到保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通过教学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并积极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能否通过外在因素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之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调查以了解游戏教学的现状,通过对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出小学第一学段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结合第一学段数学游戏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本学段数学游戏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围绕教学目标,提高游戏效率

(一)现状:过于注重游戏形式,忽略课堂教学目标

在一节《认识左右》的公开课中,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共设计了五个游戏活动:

活动一:交朋友。我伸出右手,你伸出右手,让我们做个朋友,在歌声中认识“右”。

活动二:找座位。根据手中的数学卡片,重新找座位,认识你左右手边的新同学。

活动三:机器人。听要求,做动作。

活动四:击掌游戏。在活动中认识左右的相对性。

活动五:放松操。左手动,右脚动,左脚动,右手动。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自身的好动性,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热烈,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但整节课,教师忙于组织学生活动,学生忙于活动的完成,在交流中很少出现有关本课的知识,教师在课中也没有时间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认识上的交流。教师整节课的关注重点放在了游戏的形式上,而忽略了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对策: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游戏

1.紧扣教学内容,选择游戏类型

教学内容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合理选择游戏类型。课前,一般是激趣引新;课中,则是技巧的生成;课后,通常是对知识的巩固。

同样是《认识左右》这节课,笔者还曾看过另一种上法,该教师选择的游戏是课前激趣: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你愿意吗?

生:愿意。

师:愿意的小朋友请举起你的右手。

说明:人们通常以写字的手为右手,另一只手为左手。左手那边为左边,右手那边为右边。

师:现在和你右边的同学握握手,和左边的同学点点头。

师:伸出你的右手,伸出我的右手,让我们做朋友。

提问:刚才和你们握手的是老师的哪只手?

生:右手。(从答对的人中选出2位)

追问:和它相对的另一只手是?

生:左手。(从答对的人中再选出2位)

师:请前面的两位站在老师的左边,后面的两位站在老师的右边。现在进行拔河比赛,你们猜猜是左边赢还是右边赢?

揭题:你们的答案为什么和老师不一样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左右。

上述的游戏安排紧扣学生生活,选取课堂上学生熟知的情境,借助身体器官认识左右,继而通过合作交流,从自身左右到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每个环节学生亲身参与,充分体现出“做中学”思想。这个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使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会了新知。

2.围绕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游戏时间

一般来说,7~10岁学生可以连续注意20分钟左右,所以一节课要根据课型合理设置,如果是课前激趣,5分钟以内的游戏即可;如果是巩固知识的练习课,10分钟左右的游戏时间,效果会更明显;如果是综合实践类的课型,20分钟以上甚至整节课都是可以的。这些要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学生在玩中学确实可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但切不可安排过多游戏,导致事倍功半。

二、不断推陈出新,丰富游戏类型

(一)现状:数学课堂游戏教学形式单一

在低年段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大部分教师都有利用游戏进行教学的意识,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会经常用一些游戏穿插教学。但经常发现,有的游戏刚开始运用时,学生充满了兴趣,反复多次使用后,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如“找朋友”“点亮小星星”等,时间长了,学生的兴趣随之减少,给教学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对策:不断推陈出新,丰富游戏的类型

1.教师通过学习反思,提高自身游戏教学能力

教师要通过学习游戏教学的相关理论及教学策略,提高自身的游戏教学的能力;平时多注意研究有关游戏教学的案例和视频,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加强交流学习,多从优秀教师身上学习经验。在日常实施游戏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游戏教学的能力。

2.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不断推陈出新

随着教学内容、形式的不断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新课改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鼓励自己创造,这是维持游戏教学的重要保证。对于一些经典的老游戏,要能够经常变一变,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对于陈旧、单一的游戏产生厌烦,也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加强课堂管理,规范游戏秩序

(一)现状:数学游戏课堂教学秩序难以把控

笔者曾听过一节一年级“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在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师:猪八戒和孙悟空也来和我们一起数小棒,八戒抢先一步数了出来,而悟空却不一般,他摆了摆,不用数一眼就能看出小棒有多少根,你知道他是怎么摆的吗?同桌合作摆一摆。

学生1组:独自摆小棒。

学生2组:用小棒拼成了数字14。

学生3组:互相争夺小棒。

学生4组:用小棒搭成各种形状,完全忽略了老师的要求。

从上面的游戏中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于同桌合作感到十分迷惘,由于没有明确的分工,学生会觉得无从下手。因此出现了上述几种情况,使得教学效果较低。

(二)对策:加强课堂秩序管理,规范游戏秩序

1.游戏设计周到,明确具体分工

课堂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常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状况,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到所有的预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需要教师明确告知怎么做,对有些复杂的操作甚至需要教师示范。同为“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有了以上案例的经验,笔者在这一环节进行了略微的改动:

师:我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在你的桌上摆出来,不过小鹿老师有个要求,比比谁摆得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摆好的小朋友就举手。

【投影展示】

单根和一捆带两根的两种情况

比较:这是两个小朋友的不同摆法,你觉得哪一种能让人一眼看出是12根?为什么?

追问:为什么不一根一根地摆呢?

小结:哦,像这样左边摆1捆,右边摆2根,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

①师摆生说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个好办法来试试看。老师摆小棒,小朋友们说是多少根。不用举手,抢答!比比谁快!

师:这么快,怎么看出来的呀?

②生摆生说

师:刚才都是老师摆小棒,你想不想也用这样的方法摆出一个十几呢?老师说一个数,比比谁摆得快。

14,17,16

每次要求学生摆好的就举手,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左边摆一捆,右边摆几根,合起来是十几。

③同桌活动

师:下面要请小朋友来做小老师,听好要求,左边的小朋友先说一个十几让右边的小朋友摆,然后右边的小朋友再说一个十几让左边的小朋友摆,同桌两人都摆好了就坐直,比比哪桌的小朋友合作得最好。

这一设计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师摆生说—生摆生说—同桌合作,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知道该如何摆就能让大家一眼看出有十几根小棒,将这个游戏变为比比谁摆得又快又好,这样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也在游戏中巩固了新知。

2.游戏设计要面向全体

数学游戏的对象是学生,设计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尽量关注到不同层次的、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给每个学生都有锻炼、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也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

猜你喜欢

小棒右手小朋友
左手和右手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举左手还是举右手
左手和右手
巧移小棒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左手右手